
儿童与健康主要目标行动计划.docx
15页儿童与健康主要目标行动计划一、 儿童与健康主要目标覆盖全区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优先保障儿童健康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构建完善覆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出生缺陷防治体系,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宣传儿童健康知识,普及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儿童及其照护人健康素养水平预防和制止儿童吸烟(含电子烟)、酗酒,保护儿童远离毒品保障儿童生命安全与健康,加强新生儿科规范化管理2025年,新生儿死亡率降至3‰以下,婴儿死亡率降至4.2‰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5.2‰以下2030年,新生儿死亡率降至2.3‰以下,婴儿死亡率降至3.4‰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4.4‰以下地区儿童死亡率差距逐步缩小新生儿访视率保持在90%以上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2%以上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区为单位保持在98%以上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儿童疾病得到有效防治12岁儿童龋患率控制在25%以内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控制在7%和4.5%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儿童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下降0.5—1个百分点。
2025年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30年达到92%以上小学生近视率降至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降至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降至70%以下儿童常见病和恶性肿瘤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得到有效防治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增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降低增强儿童体质,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60%以上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均达到95%以上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供给,普及儿童早期发展的知识、方法和技能适龄儿童性教育与生殖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不断提高,儿童性健康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二、 儿童发展的意义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开发、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进一步解决儿童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权利保护,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儿童工作的重大任务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儿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制定和实施新一轮儿童发展纲要,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三、 儿童发展面临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密度越来越高,到处都是钢筋水泥架起的高楼,城市森林面积也越来越少,而那些城市的公共服务则大多不会去考虑儿童的需求,城市中孩子们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小单一的游乐设施,不合儿童身高的设施,学校空间则强调的是知识性的教育,能够游戏的空间也在减少儿童能够解压和玩耍的途径也仅剩电子产品,这导致了儿童对于、ipad等电子产品产生巨大的依赖性。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这本书中写道:孩子坦率的说:‘我更喜欢在屋里玩,因为只有屋里有电源插座’孩子们单纯的想法并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但这透露出了一个讯息孩子们已经与自然疏离了向往电子产品,长期处于室内的环境之中,与户外的空气,蓝天,草地,绿树隔离会导致许多不好的后果:感官使用减少,注意力集中困难,生理、心理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近视率、儿童及成人的肥胖症、维他命D缺失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增加在《中国眼健康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2020年中国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而更加可怕的后果是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近些年来有许多孩子因压力过大导致自杀这些都无一不在证明:现代城市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伤害了儿童的健康发展四、 儿童发展基本原则(一)坚持儿童发展的全面领导把握儿童事业发展的方向,贯彻落实关于儿童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贯彻到儿童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二)坚持对儿童发展的优先保障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发展需求。
三)坚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四)坚持保障儿童平等发展创造公平社会环境,消除对儿童一切形式的歧视,保障所有儿童平等享有发展权利和机会五)坚持鼓励儿童参与尊重儿童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儿童参与家庭、社会和文化生活,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五、 儿童发展理论(一)遗传决定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天赋或本能决定人的发展一个人的能力、性格、兴趣与生俱来,遗传决定的,环境和教育只能加速或延缓,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前途二)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片面夸大环境或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把儿童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简单的理解为机械的被动反应,忽视儿童的主动性,把教育归结为培养行为技能,要加强训练,往往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儿童教育万能论、教育救国论的倡导者三)苏联的教育主导发展论及其发展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主张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和主导作用的观点对我国教育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凯洛夫在《教育学》中认为个体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三方面的影响其中遗传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但遗传对个体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离开了环境因素,人也不可能成为人,比如狼孩。
因此使人发展成为人的决定因素是人生活的环境学校教育作为特殊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四)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数量上的简单积累,而是认知图式不断建构的过程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这四因素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们本身不是充足条件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包括语言和教育等社会经验,可能会加速或阻碍其认知图式的发展起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个体成熟与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图式的新建沟正是由于平衡过程,个体才把接受到的信息组织起来,使认知发展五)叶澜提出的二层次三因素论我国学者叶澜教授通过对影响人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二层次三因素论她把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分为可能性因素(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对个体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和现实性因素(对个体的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两大类两因素对人的发展影响不在一个层次上,故称为二层次每一层次中又包含不同影响因素:可能性层次中包含着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现实性层次指发展主体所进行的各种类型活动六、 儿童发展的领域(一)健康领域情感领域: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认知领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动作技能领域: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语言领域情感领域:乐于与人交谈,讲话礼貌;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认知领域: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动作技能领域: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三)社会领域情感领域: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认知领域: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动作技能领域: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四)科学领域情感领域: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认知领域: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动作技能领域: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五)艺术领域情感领域: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认知领域: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动作技能领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七、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一)遗传1、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
遗传素质是儿童从亲代那里获得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特点,如五官、皮肤、体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技能的特点等.首先,遗传素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儿童发展总要以从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为其前提,如失明的或色盲的儿童无从发展视力,培养成为画家人在感知以前,必须有各种感知器官,人们为了思维,必须有特殊组织的物质一一脑的存在不然,人就无从感知,无从思维所以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总之,遗传素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就谈不上儿童发展,但遗传素质只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和可能性,不能夸大遗传素质作用那种夸大遗传素质作用的遗传决定论是片面的2、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胎儿发育的研究,早已证明孕妇只要注意合理饮食、摄取充足营养,同时避免烟酒、药物、放射线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胎儿就会正常发育和生长,这科学地说明了母亲的营养、疾病、药物和情绪等对胎儿发育有重大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由于母亲营养不良,或出生后第一年中营养不良,胎儿的脑细胞数量会低于正常数,有时只达预期数量的60%.母亲的营养还会影响胎儿出生以后的智力发展如果孕妇滥用药物,又会影响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和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因此,母体环境对发育中的胎儿有很大的影响3、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的制约作用遗传素质是不断成熟的,遗传素质的成熟影响着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学前儿童保教要遵循儿童成熟的规律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按照特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进行的通俗地说,儿童的发展有一张时间表,他们的发展必然遵守这张时间表这种用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对于儿童来说,成熟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著名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格塞尔指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发生而在未准备之前,成人应等待,等待儿童达到对新的学习产生接受能力的水平各种学习、训练内容,都是在儿童达到一定的成款水平时展开的二)环境与教育环境是指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人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境和经过人改造的自然环境,儿童自出生后就在社会中生活,周围环境、家庭及照管儿童的成人对儿童有着很大影响,儿童在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教育作为有目的地影响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