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设计.doc
6页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思路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的安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容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各科学习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整体进行探究的欲望教材说明本单元《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在四年级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通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等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学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但是《鲸》《新型玻璃》都是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鲸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了。
越来越多的新型玻璃早已问世,因而我们必须拓展课程资源,上网搜集有关的最新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喜欢探究未知世界,喜欢想象,喜欢新的科学技术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由感受到表达到初步运用学习目标:1.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2.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默读、背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理解: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4.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5.拓展: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6.扩展: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总体构想单元主题:从阅读中学习说明方法总体设计:模块一:科普著作推荐会,交流资料卡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唤醒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1课时)模块二:预习整组课文,整体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2课时)模块三:抓住课文要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2课时)模块四:了解基本说明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2课时)模块五:召开读书交流会(2课时)模块六:语文实践活动(1课时)模块一:科普著作推荐会一、推荐并布置学生阅读科普书籍1.老师朗读片段,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一本写什么的书?引出书名《森林报》,体会很多说明文的文笔也像童话般优美激发读说明文的兴趣融雪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许可,竟想从田里逃到凹地里去马铃薯从寒冷的仓库搬到暖和的新房子里去了,它对新环境非常满意,准备发芽水塘里流来了一只黑甲虫它挣扎着,旋转着,从水里怎么也爬不出来大家先以为这是一只水栖的甲虫,等到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个最不喜欢水的屎壳郎这么说,它也睡醒了它当然不是故意投到水里去的2.自由阅读本单元的“课外书屋”了解《森林报》这本书3.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类的科普读物?小组交流自己读过的科普书籍4.简单介绍科普书籍的作者和相关的内容,布置学生选一本自己喜欢的看《细菌世界历险记》《穿过地平线》《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昆虫记》《地球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二、整理并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1.有关鲸的2.有关松鼠3.有关新型玻璃4.有关灰尘的其他自己搜集的资料【设计说明:把学习新课和课外书屋有机的结合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就开始向学生推荐这些优秀的科普著作,以便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能及时将其所读的课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展示出来,这样既反馈其课外阅读的效果,同时在上课时能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以提高其阅读的兴趣同时也为为本单元结束时的班级读书会作好了铺垫模块二:预习整组课文,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一、自学导读部分,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1.自读第三单元导读部分,用笔画出学习主题和学习要求2.小组讨论,说说那些学习任务较难完成?3.全班汇报学习任务二、由自己喜欢的课文开始读起,读完4篇课文小组合作,完成预习学习单第三单元预习学习单本单元的主题: 学习说明文学习要求:1.抓住课文要点2.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3.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