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六年级教科版语文全册教学设计.pdf
83页1、祖国啊,我属于你第二课 江山如此多娇第三课 中华巨龙第四课 短文两篇第课古诗二首7*放风筝8*鲁智深9: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210 表哥驾到11*同学,请大声点12*窃读记口语交际习作:成长的烦恼语文活动 3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15* 蜜蜂16 会飞的孩子17* 洗脸18 采访对象是棵树语文活动 5习作五19和平女神20奥运圣火21 全球的孩子们,早上好22论语四则语文活动 724*墨竹如人25*黄山松巫峡赏雾27*仰望地球之巅语文 11 册习作 828、空山鸟语1 1、祖国啊,我属于你、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内容或课题: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内容或课题: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12 2、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内容3 3、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好生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好生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课件、布置学生查找介绍祖国的有关资料教具准备:课件、布置学生查找介绍祖国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2 课时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如一只雄鸡挺立着。
她幅员辽阔, 物产丰富,发展迅猛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写下了无数赞美他的诗篇他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二、解题,介绍这首诗的体裁并补充课外资料(教学再设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把你认为难读的语句和读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多读几遍介绍祖国的面积、山河、历史、发展前景等这首诗是一首新体诗 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 旧体诗主要指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2、指导学生朗读全诗,把诗句读准、读通,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4、小结:这首诗一共八节,首尾两节大体相同,中间部分作者尽情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一种什么感情?21、朗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共同解决2、学生质疑字词)3、根据大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4、学生汇报交流浩瀚无涯、温馨、巍巍耸立、姹紫嫣红、绚丽、博大、永不疲倦五、自由朗读,体会情感扫除了词语障碍后,更好地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六、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主要从体会比喻句方面谈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品味语言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要尽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课件出示鱼儿在大海中畅游、小鸟在高山丛林中鸣叫的画面3、课件出示蜜蜂在花园中飞舞、彩云在天空中流动的画面二、合作交流,理解内容1、第 1 节、第 8 节:直接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2、第 27 节:第 2 节,把祖国比作“大海”和“高山”,把“我”比作“鱼儿”和“小鸟”第 3 节,把祖国比作“花园”和“天空”,把“我”比作“蜜蜂”和“彩云”第 4 节,写“我”看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迅猛的发展第 5 节,写“我”和祖国心心相通,息息相连3第 6 节, 把“祖国”比作“大树”和“长河”, 把“我”比作“绿叶”和“浪花”第 7 节,把“我”比作“春雨”和“火苗”三、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2、(教学再设计)教师和学生对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1)你从课文的语句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哪些特点呢?(2)文中有哪些比喻句?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学生朗读,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感悟这样表达的妙处四、感情朗读,深化感情1、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3、练习背诵拓展延伸投影几首赞美祖国的诗歌, 带领学生读一读, 说一说这些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板书设计: 1、祖国啊,我属于你“我”赞美、热爱祖国鱼儿、小鸟大海、高山蜜蜂、彩云花园、天空4绿叶、浪花大树、长河春雨、火苗第二课第二课 江山如此多娇江山如此多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认识十个生词,能正确读写词语认识十个生词,能正确读写词语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一、解题引导 l 出示课,读题2 理解题意江山:指祖国的景色;如此:这样;娇:美丽3 根据课题提出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我国哪两位画家之手吗?是谁在这幅巨画上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手书呢?4 启发谈话: 江山如此多娇这篇文章并投有具体描绘祖国的美景,不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是一篇叙事的文章那么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呢?二、自主预习,理解词语l 自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连贯通顺。
2 自学生字新词I)请同学们自学生字,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字彤2)出示生字、生词和幻灯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同桌互读、指名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 (投影出示)(3)认读“峻工、估算、包括、豁然开朗、凝聚、审视、画稿、郭沫若”等词语,5结合上下文重点理解“乍暖还寒、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托出,呼之欲出、传世之作” 等词语3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的词语1)幻灯出示要理解的词语“乍暖还寒”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托出、呼之被出、传世之作)(3)出示其他要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l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学再设计:思考:在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过程中,两位画家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和同学进行交流 )2 本文记叙了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是分三部分写的第一部分讲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了创作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桥的任务;第二部分具体记叙了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第三部分介绍丁这幅国画的价值四、指导朗读 1 学生练习朗读 (自读、互读、分角色读)2 指名读3 师生评议,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
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理解词语方面去谈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听写本课生字字2 请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豁然开朗、忐忑不安,呼之欲出、和盘托出二、抓住重点,以点带面l.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为什么说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是一幅珍贵的传世之作?2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心血”,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巨画凝聚了哪些人的心血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2)同桌交流3)全班汇报傅抱石、关山月两位画家,陈毅、郭沫若,周总理、毛主席等)3 他们各为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18 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位画家:构思草图执笔描绘;陈毅、郭沫若:启发构思,出谋划策;周总理:反复审视,提出建议;毛主席:亲笔题字6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教学再设计)研读课文,体会情感学生自己提问,教师在根据学生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1)两位画家创作巨型国画时,态度怎样?(严肃认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的?(2)周总理是怎样审视这幅巨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 你从画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周总理精益求精的审视态度中体会到了什么?从画家的创作态度、 周总理的审视态度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欣赏图画,体会情感1 课件出示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图片2 引导学生欣赏图画3 交流自己从图画中看到的景物,体会祖国江山的壮美4 启发学生从“多、娇”两方面交流自己欣赏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受四、总结全文,领会中心1 教师总结全文本文记叙了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本文记叙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表达丁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五、提升情感,拓展延伸你心中的“江山如此多娇”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先画一画,再写一写六、课堂小结学习了江山如此多娇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交流吧!资料链接傅抱石先生向毛主席介绍国画创作的意图:“近景青山绿水,代表祖同南方,远景的冰天骂地是代表祖国的北方;中景以长江、黄河贯穿这是我们祖国的两大动脉,画上两大动脉, 使整幅画面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象征我们伟大祖囤的团结统一、繁荣昌盛”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中国画一大画科,描写山水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隋唐始独立 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工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肃簌簌的青绿山水,可谓南北竞辉。
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代实, 鸺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 续有发展,亦出新貌, 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传统分法有水墨、 青绿、金碧、 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7山水画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一种隔世的宁静 现其画往往会使你的思绪进人一种梦一般的佳景缥缈的白云,清澈的溪水,巍峨的群山,甚为气势;石质坚硬,树木茂密,急流卷浪,云气浮动,具有生活的气息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接受任务:接受任务:异常兴奋、忐忑不安构思草图,一筹莫展创作国画:创作国画:出谋划策,豁然开朗反复审视,精益求精圆满完成:圆满完成:凝聚心血、传世之作第三课第三课 中华巨龙中华巨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 认识本课认识本课 5 5 个生字个生字2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 3、 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的原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的原因8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预习课文收集介绍长城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具准备:预习课文收集介绍长城的图片、文字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 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横跨北京、辽宁、天津、河北、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市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经过历代的增补修筑,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代所建 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 堪称世界奇迹 岁月流逝, 物是人非, 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 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现存的长城为明朝所修筑由渤海之山海关伸展到甘肃省之嘉峪关, 长城平均高度为 7.8 米,平均底部阔 6.5 米,而顶部为 5.8 米它每隔 100 米便设一座长方形石台作为了望之用 早在 1961 年就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 12 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合唱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好吗?歌声是多么雄壮呀!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教学再设计)播放国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三课,题目是中华巨龙很显然,这“中华巨龙”指的就是我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