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武术小故事(共9页).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45140946
  • 上传时间:2022-0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4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武术小故事  唐赛儿一掌退官差 唐赛儿,是明朝初期青州农民起义的女首领,生于武术世家,其父唐义好拳脚,武功非凡因家境贫寒,赛儿一家靠卖艺为生在长期的卖艺生涯中,赛儿跟随父亲学习了各种拳术、器械、擒拿术、点穴术及“铁砂掌”等硬气功,同时兼学兵法由于唐赛儿天资聪慧,加上勤学苦练,不到十五岁就武艺超群了1419年寒冬的一天,大雪纷飞,一辆护送青州知县献给皇帝的贡品——“九龙御石”的大车驶向蒲台县的蒲关桥车上桥时因地上结冰路滑,拉车的马一下子滑倒了,大车从桥上的拱坡向下滑去,眼看车尾将偏离方向,翻到桥下押解车辆的官差大怒,飞起一脚把一个推车的农夫踹入车下当垫车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青年车夫迅速跑到车尾,用肩一扛,使大车斜向一边而倾翻,“轰”的一声,撞到了桥头的大石狮上,“九龙御石”也摔成两半,而民夫被救出来了这时押解官差气急败坏,举起钢刀向青年砍去说来话巧,恰好唐赛儿策马路过此地,见此险情,便府身随手抓起一把雪,扬手向押解官差掷去只听“呀!”一声大叫,众人见押解官一手紧按两眼原来掷来的雪,在唐赛儿抓雪到手的一刹那已将雪握成了坚实的两个雪球,正中押解官两眼,打得他两眼直冒金星。

      唐赛儿随即翻身下马,还未等押解官差睁眼已一个跃步站在押解官差面前当官差看到用雪球打自己的人竟然是个婷婷女子,好不气恼,没想到堂堂一个押解官竟被一个女子所戏弄,扬起刀来向她砍去唐赛儿未待钢刀落下,已飞脚将他踢个仰面朝天,刀也飞落在桥边押解官倒确有些功夫,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来,又一个跨步欲取钢刀再逞凶而未等他拾刀在手,唐赛儿已经脚踩刀身,冷笑一声:“还不滚,想找死!”押解官见状向差役大吼:“快给我抓住她!”唐赛儿指着石栏杆对围住她的差役说:“看你们的脖子硬还是石栏杆硬!”话声刚落,她便使出“铁砂掌”向石栏杆击去,只听“咔嚓”一声,石栏杆断为两截,同时她又用脚将钢刀挑起,右手接住钢刀一个弓步藏刀式,等着众官差上来送死差役们见此情景吓得面如土色,慌忙逃窜青年和民夫们感激唐赛儿的救命大恩,唐赛儿微微一笑:“杀贪官整污吏,是我应该做的,你们赶紧躲避一时吧!”便飞身上马,扬鞭而去 威继光创编《拳经》 武术,在其古代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多数是靠经验,口传身教,代代沿传的到了明朝末年,以民族英雄威继光为代表人物,总结整理前人遗留下的习武经验,编书造册,开创了用文字和图像来记载武术内容,传播和发展中华武术的先河。

      威继光,是我国明朝时有名的抗击南方倭寇入侵我国沿海一带的民族英雄他在童年时,就受到其父亲的严格教诲,接受了严格的武术训练和文化教育,小小年纪的他就已是抱负满胸,立志长大后做为国为民的大事所以,威继光从小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就拿练武来说吧,一次,武术教师指出他踢腿的动作不对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使得威继光夜不能眠,当天深夜就爬起床,补练腿功,按照武术教师的要求,一遍遍地练习,直到满意为止又有一次,为了改进一套拳术,需要到一百里外的一个深山寺庙里,向一位老和尚求教他不辞劳苦,专程往返二百多里路拜谒老和尚,当面倾听教诲,虚心求学,使得自己的拳术好上加好由于威继光的虚心好学,刻苦认真,他的武功造诣日渐深厚,不仅精通拳术,对枪术、棍术、射箭等器械也运用自如就此,他还不满足,依旧虚心向武术名家唐顺之、向抗倭大将俞大猷求教枪法、棍法终于,一杆大枪在他手中运用得上下翻飞,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竟然在一次同棍术名家俞大猷决赛枪法时获胜当威继光担任参将率兵镇守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时,发现明朝军队士兵的军事素质很低,无法有效地抗击倭寇的侵扰他为了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遂产生了编写武术图说来指导军事训练的想法。

      于是,威继光开始总结自己所精通的拳术,从实战出发,又对民间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作了仔细、全面的研究,并通过自己反复地演练、比较,最后集各名家拳术的精华,编写了三十二势图诀,称作《拳经》三十二势《拳经》一书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军队士兵的欢迎,士兵根据《拳经》上三十二势图诀,很快就掌握了杀敌立功的本领从此,《拳经》由军队传到民间,成了越来越多习武者必读的书 元甲功自枣园出 霍元甲是清朝末期的一位武术家,不仅为我国武林界人士所敬仰,而且在国外也享有盛名他曾在天津惊走俄国大力士,在上海吓跑美国力士奥匹音,还在日本武道馆技胜日武士,后在上海创办“精武体育会”,宏扬中华武术,截入了历史史册然而霍元甲幼年时秉性谦良,体弱多病其父认为他生性怯懦,不是练武的材料,因此,连祖传的“霍家拳”都不传授给他那么,霍元甲的深奥武功是从哪里学来的?霍元甲之父霍恩弟武艺超群,颇有名望由于武林中的门派之争,所以对于祖传的绝招十分保守霍恩弟秘密传授元甲的两个哥哥,要求十分严格,一招一式、一拳一脚,一丝不苟因元甲生下来瘦小,且疾病不断,霍恩弟只准他读书、严禁习武元甲对武功很感兴趣,父亲的做法大大刺伤了他的自尊心,他暗中发誓一定要习武强身。

      于是,当父亲在后院教授哥哥武功时,元甲便爬在墙头上偷看,把招招式式牢记在心霍家村西边有一片枣树林,里面是坟地,人迹罕至元甲晚上便到枣园深处,细揣摩白天偷看到的招式,直到心领神会如此日复一日,年夏一年,元甲既精通霍家拳,还果敢地探求名家拳法当时切磋武艺之风盛行,来霍家比武的人陆续不断一天,一位高手来到霍家,要求领教霍家拳的威力,并非要决出高低不可霍恩弟让二儿子与其比试来者不善,招招使出“舍命招”来去胜,几招后二儿子已被击伤霍亲自与其较技,果然难以取胜这时只听“父亲稍歇,待孩儿与他比试”,话音刚落,霍元甲已跳入圈内霍家父子大吃一惊,“这不是去送死吗?”说时迟那时快,霍元甲已与对手交上手了做父亲的及两个哥哥全傻眼了,元甲的招术既像霍家拳又不同于霍家拳他们还来不及细想,对手已只剩下招架之势,元甲直逼对手,使其无法出招,已是束手待毙了但元甲点到为止,未下重手,来者感激不尽,止手服输并连连地赞道:“霍家拳名不虚传其实,霍元甲的霍家拳已有标新之术,连霍家父兄都深感出奇,经询问,元甲如实说出武艺练自枣园的经过霍父感慨地说“少年不激不发,有志者事竟成”,此后,对他精心指导元甲的得到点拨,又博览群书,深悟拳经,细究拳理,把其他门派中的招法也融进霍家拳,创出不拘一格,变幻莫测的“迷踪艺”这一有名的拳种。

       功夫之王李小龙 说起“功夫之王”李小龙,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现代武术界的一名传奇式人物,他以自己精湛的武工和出色的影片表演,引起了世界人民的瞩目,掀起了“中国功夫——武术”的热潮祖籍广东的李小龙,出生在美国,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从6岁起开始习练武术,先学习咏春拳,又习练南派洪拳、白鹤拳等,练就了扎实的中国武功当李小龙18岁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学习时,就因擅长中国功夫而名震校园那时,李小龙在哲学系里组织了一个中国功夫表演队,大家在一起练武,闲遐日子为大学生们表演助兴,受到了各国学生的欢迎但有一个叫山本的日本留学生,自以为自己是空手道三段,看不起李小龙他们所表演的中国功夫,常常借机捣蛋、拆台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李小龙决心让这个山本尝尝中国功夫的厉害于是,两人约好在一个寂静的下午,在校园里进行较量那天,两人交手,山本就欲凭着自己的壮实和灵活多变的攻势击败李小龙而李小龙则采用中国的后发制人,先避其锋芒,以灵活多变的步法与山本周旋,同时查探山本的虚实、拳术的路数时间不长李小龙就瞅准一个机会,抓住山本的破绽,用左直拳虚晃一招,紧接一个有力的转身鞭拳将山本击倒当山本爬起来又继续反扑时,李小龙佯装后退,虚晃两招后,突然一个侧身侧踹腿直奔山本的胸口,猝不及防的山本又击倒在地,此时羞愧难当的山本自知技逊一筹,只得俯首认输。

      李小龙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开了一家武馆,传授中国功夫同时,自己仍坚持不懈地苦练功夫在这期间,他根据自己的技击格斗体会,参考中国武术各拳种,以及日本的柔道,空手道,泰拳,还有拳击的长处,自创了以速度、劲力、进攻为主的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截拳道”截拳道”一经创立,便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无论是日本的空手道大师,韩国的跆拳道名家,还是泰国的泰拳高手都曾败倒在李小龙的“截拳道”下,尤其是李小龙的连环腿绝技更是威震国际武坛日本人称李小龙为“武之圣者”,美国人则称他为“功夫之王”,而“功夫李”则成了他的代名词 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是一句有名的成语,原意是指夜里听到鸡叫声就起床舞练剑术因为确有真人真事的记载,所以人们常用它比喻立志报效国家的人正在奋起行动这个成语故事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叫祖逖,一位叫刘琨他们都出生在西晋末年的战乱年代祖逖小时候读书很晚,十四五岁还目不识丁,家中亲人都为他担忧,生怕他长大了没出息后来,祖逖认识到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渐渐树立起发愤学习,为国家效力的志向他看了许多书,知道古往今来的不少事情,还经常到京城去,见了世面,人们都称赞他很有才气刘琨是祖逖的好朋友,年轻时他们在湖南汜水做管理文书的小官。

      刘琨也不是哲明保身的文弱书生,在与祖逖共事的日子里,他被祖逖的远大志向所感染,成为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白天他们忙于公务,晚上常常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到深夜他们深深感到仅仅知书达理还不能适应动荡的社会变迁,必须具有强身的体魄和高超的武艺兼备,干出一番事业,于是,他们相约每天早晨一起习武练功那个时候,祖逖和刘琨同住一间房子,盖一床被子有一天半夜,刘琨睡得正香,祖逖朦胧中听到远处田园里有鸡在啼叫,再也睡不着了,想到早起习武练功的约定,连忙坐起身来,披上了衣服,轻轻地叫了几声刘琨,可是刘琨无动于衷祖逖用手拍了拍他,刘琨“嗯”了一声翻过身子又酣睡起来祖逖无可奈何,就用脚踹了一下刘琨这一脚可把刘琨的好梦给踹跑了祖逖瞧着惊醒的刘琨,说:“鸡叫几遍了,还不起来刘琨揉着眼睛,看看窗外的天色,月亮还高高地挂在星空,便嗔怪地说:“这只鸡也叫得太早了!”祖逖诙谐地劝道:“鸡叫不是什么坏事,鸡都起得那么早,人更应起得早才是,我们不如趁早起来习武练功吧!”于是,这天天不亮祖逖和刘琨就来到庭院,活动肢体腰身,打拳舞剑练对子打从那天起,祖逖和刘琨坚持每天鸡一叫就起床习武练功,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他们一如既往,天长地久也就养成了“闻鸡起舞”的习惯。

      这两位古人后来的经历各自不同:祖逖中流击楫,誓取中原,威名显赫;刘琨枕戈待旦,志在灭敌,不甘落后但是,他们在习武练功中磨练意志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是相同的闻鸡起舞”的佳话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传诵 悲歌击节  拂剑起舞在我国清朝末年,有一位为推翻腐败没落的清王朝统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女革命家——秋瑾她自幼就对中国武术充满兴趣,耳闻目睹许多狭义之士的英勇壮举,感动之余,逐渐形成了仰慕英雄,嫉恶如仇的性格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国不强、民不立,就要被人欺负,对练武强身卫国之道有着深刻的认识有着侠义、革命之心的秋瑾自小就拜武艺高强的单老四为师学习武术,每天学习武术的拳脚功夫,耍刀、弄棒从不间断,另外,还学习骑马当时,在离她家不远处,有一座当地人称之为塔山的名山,每当拂晓,公鸡报晓之时,秋瑾就起床,慢跑到塔山,登上峰顶开始练武,认真地练习武术的一招一式后来,秋瑾由浙江迁至湖南湘潭居住时,又拜当地的名师学习“手法奇妙,腿法精怪”的巫家拳术,一学就是八年,通过练武,不仅强壮了她的身体,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而且还造就了她那堪称一流的武功当她的丈夫到北京做官时,她又迁居到北京,时间一长,闻耳目睹清朝政府的腐败,洋鬼子的横行,悲愤交加,于是在练武之余,激愤之下写出了《宝刀歌》、《宝剑歌》,并终日舞剑、挥刀以抒发心中的悲愤之情。

      具有革命精神的秋瑾,充分认识到应该提倡练武:一则,练武可以增强体质,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二则,全民具有尚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