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附答案)$444601.doc
9页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相应的数字用2B铅笔涂黑.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K-39 Fe-56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燃烧、轮胎爆炸 B.湿衣服晾干、酒精挥发 C.菜刀生锈、火药爆炸 D.将不锈钢制成锅、植物光合作用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制造电线 B.活性碳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盐酸洗去试管上的碳酸钙固体3.下列实验操作中,全部不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模型如右图,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分子的化学式为C4H5 B.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C.该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是5:4 D.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3.75%5.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89 B.63 C.152 D.2156.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红磷、干冰、生理食盐水 B.氢气、海水、氢氧化钙 C.氧气、石灰石、稀硫酸 D.石灰水、水、稀盐酸7.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8.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9.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干冰 B.黄金 C.金刚石 D.氯化钾10.在体育比赛中,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H2O D.Mg(OH)211.生活离不开化学,说法不合理的是 A.菜刀用后要洗净擦干,防止铁与空气、水充分接触生锈。
B.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主要是为了防止废旧电池污染环境 C.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D.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少且有浮渣产生,衣服洗不干净说明当地的水为硬水12.“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A.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降低了煤的着火点13.用1000 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 A.560t B.583.3 t C.700t D.729.2t14.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Cl②Cl2③HClO@X⑤KClO3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可能是 A.HCl B. KClO4 C.ClO2 D.Cl2O515.下列现象和事实,解释合理的是 A.金属镁粉在空气中比铝片更易点燃,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配制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D.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反应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说明两者反应的速率特别快16.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 B.用过滤法区分食盐水和蒸馏水 C.用稀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D.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O2和CO217.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
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MgO和Na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等 C.以离子形式溶解形成的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在数值上相等 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18.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条件下,CO和O2生成CO2,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1gH2和1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2g H2O D.石灰石与适量盐酸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轻了 A.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取红热的木炭时用c B.粗盐提纯时,过滤食盐要用到的仪器是a、b和e C.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要用到的仪器是a、c、d和f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时,溶解氯化钠要用b和c21.推理是化学学科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石灰水能吸收CO2,则石灰水也能吸收CO B.不锈钢、青铜、焊锡、24K黄金、白银、水银都属于合金 C.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 D.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成本,高炉炼铁的废气可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B.置换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变化的 C.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物的化学计餐数之比:v(H2):v(O2)=1:2 D.铁和铝都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它们的导热性2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溶剂的量不变),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 的方法D.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24.氯化钠是重要的盐。
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2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B.澄清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D.溶液都具有导电性26.下列关于金属和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这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C.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D,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都可能形成合金27.在4℃时,将100mL密度为1.84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与100mL的水均匀混合,待温度恢复到4℃时,下列关于混合后的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为1.42g/cm3 B.溶质质量分数为63.5% C.体积为200mL D.溶液的质量为280g28.下列图象反映的变化规律与其对应操作不相符的是A.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 B.向灼热的赤铁矿中通入COC.向等质量的Al和Mg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D.将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水29.某同学用右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归纳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组是30.草酸(H2C2O4)在一定条件下受热会发生分解,某同学对分解产物的可能组合进行了多种假设:①H2、CO②H2、CO2③H2O、CO④H2O、CO2⑤H2O、CO、CO2根据你的推理,在这些假设中不可能都成立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三、(本题包括6小题,共40分)31.(8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是化学用语。
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亚铁离子 ▲ (2)三个氦气分子 ▲ (3)熔点最低的金属 ▲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4)铵根离子 ▲ (5)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7)石灰石主要成分的阴离子 ▲ (8)碳酸钠 ▲ 32, (10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某燃料(C4H1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及水: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在纳米ZnFe2O4的催化作用下,太阳光将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 ▲ ,该反应中将 ▲ 能转化为氢能 (4)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反应: ▲ ,红棕色粉末变成 ▲ 色,且能被磁铁吸引 (5)用铝片与稀盐酸来制各氢气: ▲ ,基本反应类型是 ▲ 33.(7分)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F ▲ 2)图A中实验室制氧气,此制取装置有 ▲ 处错误。
3)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把H与B组合,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还可以从“C至H”中选择仪器 ▲ (填序号,下同)组装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若用H2O2和MnO2制取O2,且能控制反应剧烈程度,应选E(或F)和 ▲ 组合 提示[过程①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不溶于酸;过程②中黑色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铜、水及不溶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程①中与铜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2)操作a的名称是 ▲ ,溶液甲呈 ▲ 色 (3)为达到回收铜的目的,流程③中加入的试剂X为 ▲ ,浅绿色溶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成黄色溶液请预测写出黄色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 ▲ (写出微粒符号)35.(6分)某学习小组同学用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图)制取氧气,取2g二氧化锰于锥形瓶中,然后慢慢滴入34g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的质量,其计算式为:生成氧气的质量=34g×10%××100%=34g×10%××100%=3.2g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 ▲ f填字母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