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玩偶之家》教学设计.doc

34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07717593
  • 上传时间:2023-03-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84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玩偶之家》教学设计 2023年《玩偶之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作品思想内容、主人公形象和艺术特色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理解把握作品的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  3、通过娜拉的遭遇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家庭观的教育,培养独立平等、自尊自信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对全剧情节的了解及对主要冲突的认识  教学难点:人物形象分析及社会根源的理解  二、确立依据:  1、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版)》提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学生能通过语文学习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同时,语文课程还应知道学生理解多样文化,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精华  2、教材:《玩偶之家》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学习本篇课文要着重把握喜剧的矛盾冲突,体会对话在推动情节、塑造形象、揭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3、课文:《玩偶之家》课文节选的.是第三幕,阅读时要注意抓住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分析娜拉和海尔茂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理解他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本质,从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意蕴。

        4、学情:高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戏剧阅读能力,前面学习的《雷雨》《窦娥冤》等戏剧为学生学习戏剧打下一定基础,在戏剧教学中要注重语言以及戏剧冲突等的教学《玩偶之家》属于外国戏剧,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背景介绍等让学生更好理解__主旨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提问引导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文本,整体把握  一、导入:  “我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呵被自己深爱被自己出卖被自己钉在十字架被自己取下来雪下不下来都阻挡不了我的白我白不白都无法掩饰一生的荒唐——余秀华《雪》同学们,这首诗是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创作的《雪》,虽然这首小诗并不高大上,但是作者在其中表达了“自尊自爱”“自我救赎”“对灵魂的叩问与对人生的反思”,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余秀华虽然身患脑瘫,但她为了和包办婚姻中的丈夫离婚,倾尽了几乎所有的积蓄,而离开家庭,她也获得了更多200年前,在挪威的舞台上,也曾有一位决然离家的女子她就是——娜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女子,走进戏剧大师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板书设计:《玩偶之家》)  二、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生平  三、戏剧知识:  戏剧,综合艺术的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显示情境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曾被用来专指话剧其基本要素是情节性的动态造型,通过从空间到时间、从视觉到听觉的对观众的多方面作用,引起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的反复交流,进入集体的心理体验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于生活实际,反映挪威社会的家庭、婚姻和民主政治等重大问题,并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对传统戏剧既继承又革新他把“讨论”带入戏剧,“讨论”与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紧密联系;调动多种舞台元素细腻刻画人物心理,并使多种表现手法互相作用,既增强了戏剧的思想性,又强化了戏剧效果  四、解题:  ①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l  ②家,指的是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背景  ③《玩偶之家》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五、《玩偶之家》内容梗概:  1、请1—2名学生复述作品情节:  明确:娜拉自以为有一个幸福家庭丈夫海尔茂即将升任银行经理,娜拉憧憬未来,满心喜悦但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知道海尔茂要辞退自己,就以公布娜拉曾仿冒其父签名借款之事相威胁。

      在事件的反复中,海尔茂虚伪、自私、霸道的嘴脸尽显无疑娜拉认清真相,毅然离家出走  2、把握故事情节,补全发展脉络:  明确:娜拉舞会归来,海尔茂甜言蜜语盛赞娜拉→阮克医生到访,在信箱留下画着黑十字的名片→看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信,海尔茂怒骂娜拉→看完第二封信后,海尔茂重新变得甜言蜜语→认清了海尔茂的嘴脸,娜拉出走  3、请结合选文及你所了解的相关戏剧情节简述这两封来信的内容  明确:  第一封信:柯洛克斯泰拿娜拉当年的借据要挟海尔茂不要开除他  第二封信:柯洛克斯泰在女友的劝说下将借据退给海尔茂  第二课时:活动与合作探究  一、活动演绎,深切感受:  1、自主阅读,分析语言,揣摩形象  2、合作演练,分好角色,准确传达  片段1:娜拉:(瞪着眼瞎摸,抓起海尔茂的舞衣披在自己身上,急急忙忙,断断续续,哑着嗓子,低声自言自语)从今以后再也见不着他了!永远见不着了,永远见不着了海尔茂:你这坏东西--干得好事情!  片段2:爱伦:(披着衣服在门厅里)太太,您有封信海尔茂给我把信抢过来,关上门)果然是他的我念给你听海尔茂你正象做老婆的应该爱丈夫那样地爱我只是你没有经验,用错了方法可是难道因为你自己没主意,我就不爱你吗?娜拉,我已经饶恕你了。

      我赌咒不再埋怨你  片段3:海尔茂:你能不能说明白,我究竟做了什么事使你不爱我?娜拉能就因为今天晚上奇迹没出现,我才知道你不是我理想中的那种人娜拉千千万万的女人都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请一组同学展示,二、三组的同学针对他们的优缺点进行点评请同学们关注演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  学生表现预设:  片段1:  1、海尔茂的语气有变化从开始时呼唤娜拉,到“哼,别这么花言巧语的!”  2、注意演员的动作和语言的衔接,海尔茂拦住娜拉和拉着娜拉,娜拉要不顾一切往外冲  3、海尔茂锁门的动作,失去理智的状态  片段2:  1、海尔茂“快活得叫起来”,呼唤娜拉  2、海尔茂“不错不错!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  3、娜拉的“我呢?”要冷冷的,停顿一秒钟带领学生研读此处的潜台词  片段3:  娜拉的语气激动“你以为我会让你替我担当罪名吗?不,当然不会当然”重读千千万万的女人都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二、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矛盾:  1、课文是第三幕后半部分,也是戏剧冲突最激烈的高潮全剧以女主人公娜拉离家出走中结尾,那么她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将目光放到男主人公海尔茂身上来。

        1、分析海尔茂(托伐)人物形象:  找出书中关于海尔茂形象的描写:  明确:律师、即将上任的银行经理,他忠于职守,赚钱养家,从不寻花问柳,对妻子温存体贴是“理想丈夫”  海尔茂真的是“理想丈夫吗?”如果他真的是理想丈夫,为何娜拉坚决要离开呢?仔细思考下面四个小问题  ①学生表演在收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信之后海尔茂和诺拉的表现  ②男生齐读收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后海尔茂的一段话  ③海尔茂爱娜拉吗?  总结海尔茂形象:(板书设计)  表面上实际上  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  在家:好丈夫、好父亲海尔茂控制家庭经济权,把娜拉当宠物对待,不尊重娜拉,是男权至上的社会培养的男权范本;他冷酷、自私、虚伪、狭隘、怯懦  小结:通过海尔茂的巨变,我们看出海尔茂是活脱脱一个变色龙,径直直一个表演帝,自私虚伪的面目展露无遗试想娜拉还会继续呆在这个将自己视为玩偶的人身边吗?还愿意继续呆在这个男权气息将自己窒息的家庭当中吗?答案只有一个——离开板书设计:离开)  三、分析娜拉形象,探究造成其玩偶地位的原因:  讨论一:在这次事件中,娜拉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幻想——破灭——觉醒(板书设计)  讨论二:有人说,妻子犯了错,丈夫骂他没有错,那么你是怎样看待娜拉伪造签字的做法?她为什么要伪造父亲的签名?你认为她该不该承担事件的所有后果?  明确:娜拉是一位性格活泼、天真可爱、体贴忠诚、吃苦耐劳、勇敢刚强的人物。

      为了救丈夫她除此别无他法,而且她依靠她的勤劳基本偿还完了这笔债务  1、社会背景提示:  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长诗《公主》(1847)中,对19世纪女性的地位有清晰的描述:“男人在田间劳作,女人在家中操持;男人弄刀舞枪,女人缝制衣裳;男人用脑思考,女人用心体量;男人发号施令,女人惟命是听;若不是这样,一切都将陷入混乱  2、结合上面社会背景提示,让学生再读娜拉控诉社会那几句深入体会娜拉之觉醒  3、总结娜拉人物形象:(板书设计)  无忧无虑单纯任性偷吃杏仁饼干  善良  富有同情心对失业的林丹太太,还是对身患绝症的阮克医生真诚地予以关怀和帮助  对待佣人和保姆,她也以平等关系相待  坚毅  乐观面对生活的种种烦恼时,她总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反抗男权主义和不合理的社会观念,争取妇女解放的叛逆女性形象,追求人格独立,具有自由意志“精神的反叛”形象  6、小组合作总结娜拉出走的原因:  明确:  ①性格基础  ②认清了海尔茂的本质,以及自己在家庭中的屈辱地位  ③娜拉进而开始对男权社会进行反思,认识到其中存在的种种虚伪和不合理她的独立的人格,她的平等意识自我意识觉醒了。

        四、作业布置:  深入探究主题荣获“中国十大女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诸多称号的63岁女子高中老校长张桂梅,曾将1804名大山深处的女孩,从重男轻女的家庭送到川大、厦大、武大、浙大、她因大骂自己大学毕业,却又成为全职太太的学生,引发全网关于能不能做“全职太太”的争论结合__进行思考,写成一段500字左右的评论性文字2023年《玩偶之家》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  2.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探究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整理课文中的词语,易卜生及其重要作品的戏剧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及人物和剧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鉴赏主要人物形象,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并领悟娜拉出走的原因  文化传承与理解:探讨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思考《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

        难点:分析《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18年《新青年》出版了一个“易卜生专号”,使中国人知道了西方有个女性名叫“娜拉”,她敢于反抗性别歧视并勇敢地离家出走,最终摆脱了受制于夫权束缚的“玩偶”命运于是一时间,“女性解放”之声不绝于耳,“娜拉”不仅成为了中国女性的效法对象,同时更为处境尴尬的新文化运动,注入了一针令人兴奋的强心剂今天我们走进易娜拉,听听她向社会发出了关于“人的价值”的呼喊:我不是玩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作者介绍  易卜生(1828-1906)世纪后半期挪威著名的戏剧家  1828年3月,生于挪威希恩小镇的一个富足家庭1936年,父亲破产迫于生计,16岁时经由父亲安排,到一家小药店当学徒工作之余,自学希腊文1848年至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