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陵君窃符救赵》设计信陵君窃符救赵.doc
9页《信陵君窃符救赵》 设计信陵君窃符救赵11公子归军于魏而自留赵 层次结构: (1)①—②按照史传体例作概括介绍; (2)③—④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为举动 (3)⑤—11信陵君窃符救赵全过程 4.学生诵读第3段和第6段,然后给文中的两个人物信陵君、侯嬴写评语可分A、B、C三个层次作要求,A层要求各用一幅对联来概括,B层要求用四字短语来表达,C层则可用一般的说明性语言来表述现将人物形象(性格)提示如下: 信陵君:求贤若渴,尊贤重士,知人善任,虚心谦恭,善纳人言,大勇大义,急人所难,抑强扶弱,具有一定的爱国精神,但有时也显得优柔寡断,束手无策 侯嬴:冷静沉着,料事如神,多谋善断,知恩图报,一诺千金,忠心耿耿,是一个超凡出众的人才 5.分小组讨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有关本文的主题思想历来有多种解释,现将主要的看法提示如下: (1)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突出魏公子待客以诚,和宾客们的以死相报 (2)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是赞扬信陵君的政治远见 (3)认为作者主要是赞扬信陵君的爱国精神 (4)认为课文主要描述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5)将上述说法予以综合,认为本文的中心可以概括为:通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经过,表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高贵品格,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反映了他的政治远见和爱国精神 6.以本文为主,兼及司马迁的其他作品,概括史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史传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提示如下: (1)善于选择典型材料 (2)通过对比互衬,明暗交错的手法刻画人物 (3)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富有个性 (4)情节曲折生动,细节细腻逼真 (5)结构上前后照应,详略得当 7.综合素质训练(任选一项) (1)请以信陵君的身份给魏王写一封信,劝说魏王派兵救赵,并准备在班里朗读此信 (2)选择“自迎侯生”“侯生献计”“如姬窃符”“杀将夺军”“高歌凯旋”等片断,改编成课本剧,并作3分钟表演准备 (解说:这几个步骤基本上是根据自读导言中的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来设计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愉快学习的原则通过这些步骤,既可以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其语文的综合素质,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思有所获此外,这些步骤中,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精神的培养。
特别是步骤4和步骤7,更是通过体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读点拨】 1.关于诵读 文言文学习须从诵读入手,通过反复的诵读,增强文言语感,体悟人物情感,把握文章的脉络,汲取文章的精髓诵读不是一般的朗读,须带有一定的情感,运用正确的语调,读出人物的语气和作者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以课文第7段为例:此段共有五处对话,其中三处是侯生说的,信陵君和朱亥各说了一处侯生的第一处说话是分析^p 晋鄙可能的态度,提供处理的办法,读的时候要沉稳从容、铿锵有力,显示出人物此时庄重果决的情态和料事如神的特点侯生的第二处说话连用两个反问句,这是对“公子泣”的强烈不满,在侯生看来,生死关头,需要的是刚毅果断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婆婆妈妈,作儿女之态,只会坏事,因此读此句时应当用显著的上升语调,语气严肃而带有谴责的意味侯生最后一处是向信陵君表示自己的必死决心,以坚定信陵君完成大业的信念,语气平缓中带有壮烈,悲怆中透着自豪,但不宜过分的慷慨激昂 信陵君的一处说话是针对侯嬴责备的说明,语气中既有自我的辩解,又有对侯嬴的敬重,同时还有不想杀晋鄙而又不得不杀的感叹,因此,诵读时当用稍为低沉舒缓的语调。
而朱亥的一处说话是对“公子请”的回应,话语中透着“屠夫”的豪爽耿直,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因此,诵读时当用流畅快速的语调,并使用较高的音量 2.关于词义 课文中有些词义至今仍有争议,需要进行点拨 例如:“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一句,课文翻译为:“今天我侯嬴为公子尽力也够了这说明,课文编者把“为”解作“替”,后省略了动词我认为释为“今天我侯嬴帮助公子也够了”更妥当些 再如“弃之降秦”中的“降”课文未注,一般学生都会理解成“投降”,但这显然有损平原君自己的形象,其实“降”还有另外一个含义“下”或“使落下”(读作jing),引申为“(被)攻下”,“降秦”就是“被秦攻下”的意思 此外,如“从车骑”的“从”(一作后面跟着、随从,使动用法;一作驾、赶、带着),“摄敝衣冠”的“摄”(一作整理、整顿;一作撩起,后“衣冠”为偏义复音词,“冠”无义),(“如姬资之三年”中的“资”(一作出钱;一同咨,谋求意;现课文作蓄积),“欲以客往赴秦军”的“以”(一作“带着”;一作“用”;一作“与”)等都需要教师予以点拨 3.关于结构 本文大的情节结构容易掌握,但作者在大的情节结构中套着许多小的情节结构,这是作者匠心所在,学生在自读中可能会忽略其妙处。
例如,作者在安排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设计了信陵君四见侯嬴的小结构,使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摇曳生姿,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其间又运用穿插的方式安排了如姬窃符和请朱亥两个虽小但十分重要的情节,使文章既结构完整,又详略得当,既考虑全面,又重点突出 4.关于座次 本文出现了许多的文化常识,其中最使学生感兴趣也最困惑的当数其中的座次问题为此,我们不妨绘制一幅信陵君礼待侯生,亲自给他驾车的场面图,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章的主题绘图可参考王力的《古代汉语车马》(即原教材第六册第九课《我国古代的车马》)第 9 页 共 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