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化寺导游词.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2981263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化寺导游词广化寺导游词今天我们要去福建四大丛林之一的广化寺,佛教自公元前 2 世纪由印度传到中国以来 已经 2000 多年了,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今天就让我一起去读一读广化寺 这部厚重的历史 我想熟悉莆田的人都知道,莆田是个有名的“才子之乡” ,历朝历代出现的有识之士很 多,这些人都为莆田赢得了“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那么莆田是什么时候开始这种 文明的呢?这就与我们今天要前去的南山广化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广化寺是中国三大模范寺庙之一,福建十佳风景区之一,它建于公元 558 年,距今已 有 1400 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原来是南山脚下的一块荒草地,当时有永泰郑氏三兄弟因为南 山风景优美又清静,就来到这里讲学,人称“南湖三先生” ,他们所创办的“南湖书院”也 是福建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可以说是他们把佛教文明带到了莆田后来,有一位金仙禅 师来到这里替修佛道,由于长时间的接触,三兄弟渐渐地被禅师感化了,于是舍出茅庐为 他建了一座“金仙庵” ;在公元 589 年(隋开皇九年) ,浙江天台无际高僧四处化缘,扩建 为寺;公元 711 年(唐景公二年) ,据说广化寺内高僧志禅大师在诵《法华经》时,寺后面 有块岩石应灵验流出一股清泉,所以,当时睿宗皇帝就赐名“灵岩寺” ,由大书法家柳公权 书写扁额,后于宋代改“灵岩寺”为“广化寺” ,从此,寺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广化寺现已是福建省四大丛林中最有影响的,如今的广化寺地面 积占 3.2 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占 1.6 万平方米全长 385 米在福建省四大丛林中(涌 泉寺、广化寺、开元寺、南山寺) ,唯有广化寺不收门票,不设占卜,不设抽签,为福建佛 学院男众部弟子修学场所 大家看牌坊上的“南山广化寺”五个大字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 的,广化寺的名字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有一僧人为扩建寺庙四处化缘,一日遇一财 主,财主对他说:“如果扩建司庙所需的钱我全部都给你 ,你还要不要四处化缘?僧人曰: 你一次性给予,只代表你一人,我化缘的目的上让人人都来参加,人人都来关心寺庙所 以寺庙建成后,改名广化,寓多方化缘之意牌坊后面有四个富有禅意的篆字“莫向外求” , 这里呢也有一个小故事传说有一个小孩,生活太富裕,就像出家找佛祖,一天路遇法师, 法师在知道情况之后告诉他:“你现在跑回去如果碰到一个鞋子穿反,衣扣扣错,头发蓬 乱的人,这个人就是佛祖 ”小孩信以为真,连夜跑回家,他的父亲一听说失踪多天的孩子 跑回来敲门,兴奋异常,出去开门时竟把鞋子穿反,衣扣扣错,也来不及梳妆孩子一看 便明白了,原来佛祖就在心中。

      “莫向外求”的意思就是佛法由心生,不向外界求什么 好了,各位团友,请随我往前走,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寺庙园林了大家可以发 现,左右两侧都是郁郁葱葱的榕树,而且是中轴对称的就连台阶上的旗子也是两边对称 的,右边是红旗,左边是什么旗呢?对了,是佛教教旗佛教教旗是一面五色旗,由蓝黄 红白橙五种颜色组成,代表的是佛教的五乘佛法现在请大家看一下我手边的这两头狮子, 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习俗成对的石狮系左雄右雌,这个方位是针对寺庙自身的方位而言的, 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我左手指的这头是雌狮,右手边这头是雄狮另外还可以从狮 爪所踩之物来辨别雌雄,爪下踩球,象征着统一环宇和无上权利的必为雄狮;爪下踩着幼 狮,象征子孙绵延的必是雌狮石狮有辟邪显示威严和尊贵的作用 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伫立在左右两侧的这两座小塔,它们分别是日光菩萨塔和月光 菩萨塔日光菩萨是药师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月光菩萨在东方净琉璃国土中,并为药师 佛的两大辅佐大家知道,每个寺庙都有不同的佛宝,同样,我们广化寺也有它与众不同 的“三宝” 大家不妨先看一下右手边的这座塔这座塔叫做释迦文佛塔,佛教里常说见塔 如见佛,塔是佛的象征,代表着佛,它可说是广化寺的一宝,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 年) ,比泉州著名的东西塔还早 80 年,高约 30 米,五层八角, 释迦文佛塔的平面八角是我国古塔特有的建筑特点,除了取其造型优美之外,更重要的是 考虑到它的稳定性。

      正面八角型塔的八个壁面,能够削弱来自任何方向的风力,同时在地 震时,是震波分散均匀,不易破坏事实证明,释迦文佛塔曾经经受住了莆田市八级以上 的地震那塔为什么要分五层呢?它是按照佛教的“五乘行法”而分的,至上而下分别是 “高僧、护法神将、罗汉、菩萨、佛尊”五种不同功果地佛教人物显示佛法精深,功德 圆满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山门,古时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外,故又称山门殿,中间是空门, 右边是无相门,左边是无作门,象征三解脱,所以又叫三门三门两侧是哼哈二将有谁 可以告诉我哪个是哼将哪个是哈将呢?其实看他们的表情就可以辨别的在这里呢,小陈 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大家可以看他们身上的腰带,开口的是哈将,闭口的是哼 将我们继续前进,通过了“入三摩地”之后呢,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佛法的清凉之地 现在我们就去好好的领略一下佛法的清凉 大家看一下,迎面这两株茂密的树就是菩提树,有一首小诗是这样的: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宣扬的正是佛教的出世思想菩提树,在古代的 印度,叫毕婆罗树,是印度一种极普通的树当年,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在结束了六年的苦 行之后,就是坐在菩提伽耶一棵普通的毕婆罗树下静坐了 7 天 7 夜,终于悟道成佛,被后 世尊为释迦牟尼。

      所以菩提树又叫做觉悟之树看完菩提树,咱们往前走去看放生池佛 教宣传众生平等,不杀生,所以大型的寺庙都有放生池,一般放养红鲤鱼、龟等放生池 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我们不是有一个成语:暮鼓晨钟吗就是早上敲钟,傍晚打鼓的 意思,这是寺庙中的习惯在钟鼓楼旁边的是八百罗汉堂,但是一直都没有正式对外开放 过 大家看,天王殿前的这两座刻有梵文经书的石经幢,就是广化寺的第二宝,这部梵文 经书是研究梵文和莆阳文化名人的摇篮说到这里大家也许要问,广化寺第三宝是什么呢? 其实这第三宝啊,就是这一代又一代的僧人们广化寺的方丈学诚大师,毕业于中国佛学 院研究生,23 岁时,因道行深厚就被拥戴为广化寺的住持,可以说是全国最年轻的一位住 持 各位团友,现在咱们就到天王殿了大家想想,天王殿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呢?没错! 就是笑脸弥勒弥勒笑咪咪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学佛先要笑脸迎人,不要愁眉苦脸, 一定要欢欢喜喜”;大家再看一下,他肚皮很大,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 “大”代表什 么都能包容,对于世间的善恶美丑都能够包容,不与人计较其实,他的形象早已被这几 副对联所概括了,大门口一联:“笑口相逢到此都忘恩怨,肚皮偌大个中收尽乾坤了” ;石 柱上一联:“广结当来善缘谁解他大肚中容几刹海,化度一切众生能知此布袋装甚东西。

      ” 现在大多数弥勒菩萨塑的是布袋和尚像,这个形象起源五代时期的“契此和尚’.当时浙江 奉化出现一位大腹便便拖着个布袋到处化缘的法师,所以大家都喜欢叫他布袋和尚,既形 象又亲切他把别人给的东西统统投入布袋,有人问他佛法大义,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 双手自然垂下垂,笑嘻嘻的一言不发站在那里问者若有所悟,明白这是让他放下再问 放下之后又如何,他就卷起布袋背在肩上扬长而去问者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微微点头, 知道法师教他放下自己、提起众生最后布袋和尚在圆寂时说了一句谒语“弥勒真弥勒, 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告诉大家他的真实身份在弥勒佛龛的背面,则 站着一尊手执降魔杵的神将,人称韦驮菩萨,是佛教的护法神相传,弥勒和韦驮原来分 别是两座寺庙的当家和尚弥勒满面笑容,待客热情,他住持的庙宇,香客川流不息,香 火极胜;但管理不严,庙里的东西常常丢失韦驮善于管理,但过分严肃,整天板着脸, 进香者畏而远之所以他住持的庙宇,香客寥寥无几,小偷当然也不敢“光顾” 一天,如来佛查看寺庙,知道了这情况,建议弥勒和韦驮共同住持一个庙宇,可以扬长避短但弥 勒认为自己庙宇香火极胜,不像韦驮那里冷冷清清的,不愿合作;韦驮觉得弥勒不会持家, 难以成就事业,也不愿和他合作。

      如来说:“你们合在一起,弥勒在前,笑脸相迎,可以 争取更大的香客;韦驮在后,严于把关,可以更好地持家弥勒和韦驮都觉得有理,就同 意了 ”所以,现在寺庙中多同时供奉着弥勒和韦驮的塑像韦陀菩萨的韦陀杵所处的方向 指示了寺庙的大小: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 的和尚免费吃住较长时间;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 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较短的时间;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 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在弥勒神龛左右两厢站立着四大天王,他们象征着“风调雨顺” 南方增长天王,身青 衣,手握宝剑,象征风;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衣,手持琵琶,象征调;北方多闻天王,身 绿衣,右手持宝伞,象征雨;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衣,手缠龙或蛇,象征顺 东方持国天王,代表负责任,每一个人在这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一份职责,把自己的职 责,尽心尽力的做到圆满,这个社会才会和谐,国家才会富强持国天王告诉我们的就是 这个道理南方增长天王他告诉我们单单把我们的职责做好还是不够的,还要天天求进 步,与时俱进怎样把持国、增长做得圆圆满满,要看后面两位天王教我们实践的方法。

      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观光、 旅游、考察等,到处去看看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缺点,我们警惕、改进,要做 到“舍人之短、取人之长” 现在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 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 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广化寺殿系光绪十六 年所建,建筑在高 2.7 米的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造型,高 22 米,面积 827 平方米,为当时八闽之冠殿后外檐下还保存有宋代四根石瓜楞柱殿中三尊金身大 佛面貌慈祥,居中为婆娑世界教主释迦摩尼佛,其左协侍为文殊菩萨,右协侍为普贤菩萨, 合称“释家三尊” ;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其左协侍为日光菩萨,右协侍为月 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 ;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协侍 为观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 两侧为十八罗汉 像据说,佛涅盘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罗汉,让他们不要涅盘,常住世间为众生培植福 德。

      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十八罗汉殿后为代表佛教“悲” “智” “行”的坐莲观音、 骑狮文殊、坐象普贤三大士像 大雄宝殿后面是法堂,法堂上层是藏经阁法堂又称讲堂,是丛林演布大法之堂,是 演说佛法,规诫集会之处,一般位于佛殿之后方,内供奉佛像,于堂中设立高台称为法座 藏经阁是放置藏经之处所藏经是集所有的精律论及历代后贤德著作于一处,犹如佛经的 库藏一样 广化寺除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外,还建有观音阁现在大家请随我往后上 走,我们去领略一下广化寺所供奉的观音的不一样的魅力观音可能是我们民间最为熟悉 的以为菩萨了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 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 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 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所以千百年来,观世菩萨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信奉和 青睐,形成“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人文景观观音阁中的木雕观音像长 7.8 米, 重八吨,直径 2.3 米,而进入殿中的大门宽只有 2.5 米,能够装进殿中是一奇迹;雕像木材为非洲加蓬进口的花梨木,是从一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