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doc

19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299905
  • 上传时间:2017-08-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4MB
  • / 19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修订日期:2010 年 7 月2目录第一部分 专业主干课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财政与税收货币银行学经济法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项目评估中级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审计学高级财务管理投资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3第二部分 专业限定选修课课程名称:跨 国 公 司 财 务金融学财务管理专题第三部分 专业任意选修课课程名称:经济写作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银行会计公共关系学商务英语电子商务运筹学供应链管理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会计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经济责任审计农村会计农业经济专题ERP 及应用技术经济学4《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财务管理 学 分:2.5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0课程编号:04040301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贸易与经济系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 编 写 人:闫德忱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政治经济学是财务管理专业必修主干课程之一。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是经济类应用型学科的基础,它在专业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学好政治经济学有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学会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持,学习政治经济学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会使学员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一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二是要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三是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结合不断发展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形成较系统的观点或创见,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不应只是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还应体现对知识性和致用性的追求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贯彻要求,也是时代变化和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与这种多维度的要求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目标也应该多层次化,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可归纳为:普及经济学基本知识、揭示经济规律并解释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形成科学思维方法。

      三、课程基本要求、内容 (一)基本要求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学会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方法注意启发式教学,努力反应本学科前沿的新成果、新动向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用结合,注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活动热点问题二)课程内容第一章 导论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及学科基础知识体系2、教学内容:政治经济学的产生;理论来源;研究对象;任务;方法53、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商品及货币基本概念学会基本方法2、教学内容:商品;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量3、教学要求:掌握商品和货币的基本概念、掌握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理论能分析相关问题第三章 剩余价值生产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剩余价值生产基本概念学会基本方法2、教学内容: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工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3、教学要求:掌握剩余价值基本概念、剩余价值的理论,会进行基本计算。

      掌握资本积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第四章 资本流通过程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资本流通基本概念学会基本方法2、教学内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教学要求:掌握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的基本理论,会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进行宏观经济问题分析,会进行基本经济问题计算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危害第五章 剩余价值分配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剩余价值分配基本概念学会基本方法2、教学内容:利润和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地租3、教学要求:了解资本主义利润、商业利润、地租的真正来源掌握利润率平均化的理论,掌握资本主义商业利润、资本主义地租的理论第六章 垄断资本主义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基本概念学会基本方法2、教学内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国际化;国际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3、教学要求: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性了解当前国际经济关系及经济全球化的现状会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基本概念学会基本方法2、教学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运行。

      3、教学要求: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运行6四、学时分配章节 章节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第一章 导论 4 4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8 8第三章 剩余价值生产 6 6第四章 资本流通过程 6 6第五章 剩余价值分配 6 6第六章 垄断资本主义 6 6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 4 4合计 40 40五、实验教学内容:实验类型 备注序号实验项目学时 验证 设计 综合 上机 其它 必做 选做合 计注意:实验类型一项中在对应类型上划“√”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 材:《政治经济学》 ,陆丽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2002.9参考书:《政治经济学原理》 ,杜振华 胡春 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2004.9七、考核措施1、考试内容的依据:本门课程成绩的考核依据教学大纲,自学部分不做考试要求2、考试方式:考查3、考试成绩的组成与比例:采取理论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占 40%八、本教学大纲在执行中的注意事项本大纲主要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结合社会热点经济问题7《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财务管理 学 分:4.0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课程编号:04040302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 编 写 人:代海涛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所以该课程在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地位。

      《微观经济学》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与《宏观经济学》课程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 《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运行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学习《微观经济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今后的理论研究或经济管理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经济学的基本素养,使学生建立起对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和图示工具分析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透过经济现象,研究经济现象之间内在本质的联系,揭示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及经济运动的规律。

      8三、课程基本要求、内容 (一)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需求与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博弈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政策等内容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完成规定的授课学时、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及运用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能用微观经济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分析的学习和借鉴二)课程内容第一章 导论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欲望、经济物品、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经济制度等基本概念,掌握西方经济学组成、基本假设、基本内容,了解经济学十大原理内容,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基本假设、基本内容,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了解西方经济学分支及流派2.教学内容: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欲望、经济物品、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经济制度;经济学十大原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能运用机会成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能运用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分析现实问题,能够熟练掌握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欲望与需求的关系、影响需求的因素,掌握需求价格和需求规律、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理解生产与供给的关系、影响供给的因素,掌握供给价格与供给规律、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清楚市场类型,特别是为什么产生市场?理解市场机制,领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形成过程,掌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数学求解区别需求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供给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学会用几何方法和数学方法分析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以及市场价格的应用—管制价格清楚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2.教学内容:需求的定义、表示方式、需求规律与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动、市场需求曲线,供给的定义、表示方式、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市场供给曲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3.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方程求解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能够运用几何方法分析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了解价格政策,学会计算需求价格弹性、需求9交叉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并能运用需求价格弹性制定相应营销策略及分析厂商收益的大小,能够运用供求定理解释现实经济问题。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需求与消费的关系—如何引入消费;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效用边际效用的定义、数学表达和图形表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熟练掌握消费者均衡条件及数学证明理解消费者偏好公理、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定义和图形、掌握预算线定义图形,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需求曲线的图形推导,掌握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了解恩格尔定律和消费者剩余掌握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2.教学内容:效用的含义;效用理论的发展历程;总效用、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数学求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序数效用论的含义;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其特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及其递减规律;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及其变动;消费者均衡的概念、条件;价格—消费曲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