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咏雪教学设计》.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住在山****ck
  • 文档编号:220938244
  • 上传时间:2021-1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3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三、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四、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猜测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咏雪  活动2【讲授】 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活动3【自学】探究新知,感受文境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3.四人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解决难翻译的字词侧重分辨、掌握词语的翻译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  活动4【交流】四人小组, 展示交流  1.教师要求:展示时按两人朗读——1人句子翻译——1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

      一句一组)  2.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儿女”,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  3.小组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 活动5【研讨】研读课文,品析比喻句  1.四人小组梳理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各层内容,教师板书  2.教师引导、品读赏析:  (1)教师提问:中心事件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两位孩子的回答运用怎样的修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品读、体会咏雪语句,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认为“撒盐” 好,运用比喻将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很形似的表达出来,符合比喻的基本要求  认为“柳絮”好,同样运用比喻,但侧重神似,意象中给人以  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深刻  (3)教师追问: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对子侄辈的回答很满意  “笑”前一个比喻,“乐”后一个比喻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称谢道韫为才女,说“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4)教师再问:作者对两种回答又有何倾向?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活动6【练习】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回忆你的学习积累,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  学生背诵展示,  教师补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活动7【小结】回顾内容,归纳总结  本文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活动8 【作业】巩固新知,提高能力  1.背诵《咏雪》  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翻译  活动9 【板书】理清思路,归纳重点  交代时、地、寒雪日铺垫  人、事咏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答: 笑乐  暗示点题,赞赏才气(咏絮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环节操作中能够渗透“少教多学”理念,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代教的原则,尝试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此堂课这一点实施的比较好,能通过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不足之处:但本节课也有不足,诵读贯彻不到位,未能实现大多数学生当堂背诵的目标,在诵读形式上也显单一。

      另外,研读课文环节,概括层次时教师应拿第一层做示范,让学生明白是用一句话归纳解析内容,这样就不会导致学生不明就里,在此处过多花费时间也就能节省出时间借助板书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 咏雪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复述故事;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欣赏咏雪名句,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代诗礼簪缨之家和谐融洽、书香味浓郁的家庭氛围的感知陶冶情操,培养生活雅趣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以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达到当堂成诵的效果;积累文言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教学难点:欣赏咏雪名句,探究比喻修辞之精髓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诵读法;品读法;点拨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法;同桌合作翻译法;质疑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假如此时此刻窗外飘起了漫天飞舞的雪花,你会有什么想法和冲动?(让同学们说一说,学生会说打雪仗、堆雪人等)同学们玩儿的兴致很高啊!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寒风凛冽固然让人心存畏惧,可严冬也有令我们期待和憧憬的地方,雪花这个飞舞的精灵给冬天增加了多少意趣和浪漫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诗礼书香之家,看看他们在下雪天会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

        二、 师生共读,感知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勾画有疑难的字音;  2. 教师范读,指导诵读(读音和句读);  3. 学生自由朗读,力争流畅;  4. 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示范朗读  三、 由浅入深,理解文意  1. 组织语言,概括文意;  2. 小组合作,讨论翻译;  3. 同桌配合,准确翻译;  4. 质疑难点,讨论明确  重点字词: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不如  四、 比较两个比喻的优劣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大雪纷纷的情景,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么?(以此诱发学生品读、赏析诗文的兴趣,无论学生品读是否到位,只要能谈出自己的感悟,即予以鼓励)  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老师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其实关于这两个比喻孰优孰劣之争,归根到底是形似与神似之争,两者相比哪个更重要?对,神似更重要,更美,更有意境  “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生动、传神柳絮与雪花都是很轻盈的,形状又相似,柳絮因风而起,让人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且以“柳絮”为喻,新颖别致,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因为柳絮飘飞正是春暖花开之时。

      冰天雪地之中,让人感到融融春意,与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以“梨花”比喻“雪花”有异曲同工之处,有优美的意境,激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而“撒盐空中”只有形似,缺少意蕴,更无法激起读者的想象力把盐撒到空中干什么呢?有什么用呢?别说人们去玩赏了,恐怕只会避之而不及吧  补充:谢道韫因此获得了“咏絮之才”的雅称,后世又用“咏絮才”作为才女的别称文章结尾对谢道韫身份的补充说明是有力的暗示,表明了作者倾向而对于侄子、侄女的回答,谢太傅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耐人寻味不答是雅量,不评是慈爱一笑是儒雅,一笑是暗许既暗许了谢道韫的才气,又保全了侄子胡儿的自尊  五、 拓展延伸,开拓视野  《世说新语》还记载了一个与谢道韫有关的典故:林下风致板书“林下风致”并讲述小故事  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提问:从中可以看出对谁的评价更高?  找同学回答之后,教师点评:顾家妇不过是闺阁中秀出者,而王夫人即谢道韫虽巾帼,却有名士之风,有一种飘逸出尘的气质林下风致”是指魏晋时期士人们所崇尚的超尘脱俗、恬淡潇洒的人格美。

        六、 品味其语言简洁、辞意隽永  人们评论《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时:简洁隽永,也就是用十分简洁的语言传达出非常丰富的意味请同学们从中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语句  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将论文义”:寥寥数语,道出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大笑乐”、“欣然”结合在一起营造乐谢家这个诗礼簪缨之家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结合学生近期习作中语言拖沓、累赘的现象点评:语言简洁才富有美感,万不可重复、罗嗦  七、 教师小结  学习了《咏雪》一文,我们除了欣赏赞叹谢家“儿女”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外,文中透露的生活雅趣和文化传承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在生活中培养一些雅情雅趣!  作业布置:  用现代文改写《咏雪》;用三行翻译法翻译《咏雪》  教学反思:  亮点:  一、这节课对文言知识的处理比较扎实,在课堂上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能将这篇短小的文言文当堂成诵;又通过小组讨论质疑、同桌互译、教师点拨明确等形式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落到了实处;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比较合理,在扎实课内的基础上又做了适当的拓展,重难点突出;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上处理得比较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改掉了以往比较生硬的缺点。

        缺点:  一、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亮点没能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点评不够到位,没能及时抓住时机进行较深入的师生互动,从而促成非常有效的课堂生成;  二、教学语言不够简洁明净,还是会不自觉地将同样意思的话重复说,需要下功夫净化教学语言;  三、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比如对学生记笔记习惯的培养有所忽视,总是以为学生会自觉记下重点,没有督促、指导,自己要从意识上加强重视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语文教学的水很深,一不小心就会将你淹没,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永远不该有自我感觉的良好,因为当你觉得自己还不错的时候,艺术之神就会无情地将你抛弃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我叮咛自己:且行且珍惜——一路奋勇地前行,珍惜自己和语文教学结下的美丽缘分这次的评优课,无论是自己备课讲课,还是聆听诸位老师、前辈的课,都收获了很多,史老师评课的关键词更让我记忆尤深: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细读深挖、个性化解读文本;及时固化、养成习惯……自己做得还太少太少,努力努力努力! 咏雪教学设计3   一、教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