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形势下的施工企业管理 .doc
7页中国文化形势下的施工企业管理中国文化形势下的施工企业管理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的研究与教学大多数沿用国外的框架和思路翻开目前主流的管理教材,充斥着国外的理论和案例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很多人发现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尤其是日本的飞速发展开始使日本思考东方文化背景下的管理众所周知的是,东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是中国,近年来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管理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在论述中国文化与管理的关系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认为中国文化制约企业进一步的壮大,并阻碍企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林峰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领导是专制型的,表现为任人唯亲和独断专行,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将其运用到管理中,并利用这种优势来克服西方管理理论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展开,同时利用中国文化的有利因素在国外经济增速下降,出口减少的国际形势下,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了我国的一个基本的政策导向我国政府将投入 4 万亿的资金来拉动内需,这些资金的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施工建设,因此施工企业的管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纵观国内研究,目前的施工单位管理的研究多从制度、资金和技术的角度来展开,很少关注人的管理,忽视了人的因素目前施工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对人的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当前频频爆发的施工过程中的群体事件和恶性事件也暴露了目前施工企业管理的不足我们认为,施工单位的管理既要重视制度、资金和技术等非人的因素,也要重视人的因素本文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结合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来探讨施工单位的管理1.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中国文化的形成受到各派学说的影响,包括道家、儒家和法家学说的影响,但儒家学说占据了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也正是儒家所强调的一些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文化强调以“仁”为本在儒家学说的经典典籍《论语》中,曾多次提到“仁”的概念,而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也把仁作为他的学说的重点,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以“仁”为本的孔子说:“仁者,人也”,可见仁的本质和核心是人西方的人本主义文化也强调人的重要性康德指出,在任何时候人都要作为目的,而不能是手段,因此西方的人本主义和儒家的“仁”本主义是有相似的地方的;然而两种思想也有不同的地方仁”不仅强调人,还强调关系,儒家所有关于“仁”的论述都是在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而西方的人本主义则强调抽象的单个的人。
仁的字形结构也可以看出它强调关系的一面,“仁”字由“二”和“人”组成,表明仁所指的不是孤立的人孔子赋予仁以丰富的内涵,包括了孝悌、忠恕、宽惠、克己等仁的目标包括修己和安人修己即从个人的角度去追求君子式的理想人格,安人则是从社会的角度来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目的中国文化强调以家为中心家是中国国家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西方则以团队为基本组成部分中国人对各种人际关系的描述也是“家庭化”的,例如皇帝叫天子,而大臣叫臣子,老百姓则称呼当地官员为“父母官”,关系很好的男性朋友之间互称“兄弟”,亲密无间的女性朋友之间则互称“姐妹”中国的一切重要关系都可以看做家庭关系的推衍,君臣是父子的推衍,所谓君父一体;朋友是兄弟的推衍,所谓四海之类皆兄弟对于中国人,家的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孩子,中国人家的范围可以因时因地变化和伸缩2.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施工单位管理当代中国企业管理双手段双目标模型的建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应该兼顾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当代企业管理的新的潮流和趋势,应该使得施工单位的发展既能与中国文化相契合,又能融入国际化的浪潮;因此当代中国的企业管理应该结合东西方管理的精髓我们根据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和西方管理思想的重点,建构了以下双手段和双目标模型。
在西方管理思想中,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制度为手段的在中国企业融入国家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应这一管理思想当今企业任务的内涵包括绩效和品牌两部分,也就是说企业不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创造出它们的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打造企业的品牌施工单位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有品牌意识,不能仅仅是完成建设任务,而要把每次的施工作业都当作是提升企业品牌的机会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我们建构了新的管理思想体系,即以人为导向,以情感为手段上文提到,仁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而修己和安人则是仁的目的,因此我们将修己和安人整合到企业管理的思想体系之中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通过自我管理提升自己,才能很好地管理下属,这就是所谓的修己;所以修己是管理的前提另外一方面,在管理实践中,领导的个人素质也会不断提升,因此修己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也就是说,修己既是管理的前提,也是管理的目的中国式管理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安人,这里主要指让员工获得一个和谐温暖的工作环境在中国,领导者对员工的影响非常大,而组织对员工的影响较小高日光和孙建敏研究发现,在中国组织背景下,效忠主管比效忠组织对员工行为绩效的影响更大;效忠主管对周边绩效、任务绩效和偏差行为都有显著影响,而效忠组织对这些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因此,作为领导者,不光要激发员工对组织的忠诚,还要培养员工对自己个人的忠诚;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要培植自己的个人势力,而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领导对下属施加影响,需要重视情感的力量,这和中国社会的特征有关费孝通曾说:“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为了明确每个人的权利大小和范围,严厉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而为了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情感则是基础在中文中, “关系好”和“感情好”的内涵基本上是一样的另外一方面,中国人的责任也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在好朋友之间常常会听到这种说法,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几乎是中国人最负责任的承诺了当下属和上级关系很好的时候,他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去把上级布置的任务完成因此领导者不仅要关心员工的工作,也要关注他们的私人生活,注重和员工的直接交流,建立上下级之间深厚的情感领导者对下属情感上的关怀最终会得到下属的感应,上司对下属的珍惜和关怀将换取下属的忠诚和努力,这就中国式管理所产生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效果孟子就曾说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制度和情感的双重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家”的观念与施工单位管理中国人习惯用“家”的概念来描述人际关系,很多企业也提倡爱厂如家的观点,而企业本身也力图给员工以家庭般的温暖。
在施工单位的企业管理中,也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要爱护员工就像爱护家人一样,要使员工有回到家般的归属感除了上述的措施之外,企业还可以把它的关怀拓展到员工的家庭台湾著名管理学家曾仕强认为,企业应该兼顾员工的家庭生活,使其家庭和乐,教养有成很多中国人工作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家庭,企业对员工家庭成员的关怀可以使他们的工作更有动力另外一方面,当员工的家庭成员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之后,也会更加支持员工的工作在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大的研究主题叫做工作家庭冲突,这是西方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而我国企业则可以通过把员工的小家庭纳入企业大家庭的做法来化解这种冲突那么施工单位如何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关怀员工的家庭呢?其他行业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国西部民营企业家,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四川铁骑士事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雷文勇,就很重视“家”的观念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他把“家和万事兴”的观点推广到员工子女身上,每年逢年过节,都给员工放假,让员工回家和亲人团聚他们还举办“好媳妇贤内助”、 “好儿童”的评选活动,让员工家属也融入企业的大家庭他们公司甚至还设立了“家属培训基金”,资助员工家属上大学深造在这样一种企业文化之下,雷文勇的企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我们施工单位也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塑造一种“家和万事兴”的企业文化例如,可以适当地调整施工时间,让员工节假日的时候可以陪伴家人;也可以举办一些活动让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一起参加,增进员工家庭的感情以及员工家属与企业的感情另外,对于一些辛苦在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提供一些房间供前来探望的家属居住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3.小结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的,因此任何管理的构想如果脱离文化的特点,必然会失败,这是管理特殊性的地方另外一些方面,文化是动态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西方文化的冲击、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中国文化的变化和重构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必须重视吸收其他文化中优秀的管理思想,将它们整合到本国的管理框架之中因此,在动态的中国文化的背景之下,我国现代化的管理一方面要发挥传统管理文化的优势,另外一方面也要吸收西方管理思想的科学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