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改革与教育的和谐发展.ppt
23页课程改革与教育的和谐发展背景一:“世界全民教育大会”•1990年:教育是人的权利 满足人的学习需要•2000年:“空洞的胜利” 全民优质教育背景二:“课程改革”1、教育改革与人类一起迈入21世纪“国家危机”——美国“核心技术”——日本“改革攻坚”——中国2、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文化的变革文字 印刷 网络(网络文明改变了教育工业化的概念网络文明改变了教育工业化的概念)教育的传承 教育的终身(知识经济打破了资源的物化状态)“教育人” “人的教育”(学习化社会确立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3、课程改革的教育价值选择“ 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力,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因此,“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同一命题的不同表述,其实质是完全一致的 ——中共中央编译局俞可平教授 《理论动态》第1634期(5月10日)a. 人权与人本思想b. 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 自然资源20%全球财富 人造资源16% 人力资源64% “人类的未来不是由耕地、空间、能源所决定的,人类的未来是由人类的智慧所决定的!” ——舒尔茨(美)c.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国谷物生产力水平=1/3(日本) =1/84(美国) =1/111(加拿大)•MP3企业利润:1.5(美元) 制造成本:32.5 (美元) 技术专利:45 (美元)•教育的主流概念是创新生存压力,自主创新地大物薄,能源危机人力资源,人才资本背景三:“和谐发展”1、和谐的文化渊源:儒道释的中华文化儒道释的中华文化基督精神的欧美文化基督精神的欧美文化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文化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文化2、斗争哲学与和平发展:•和平和平——发展的时机发展的时机 合作合作——双赢的智慧双赢的智慧 开放开放——文明的气度文明的气度 定位科学的发展观定位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坚持可持续性发展 突出地区、地域的均衡突出地区、地域的均衡•发展的道理硬在:发展的道理硬在:3、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基础教育的新基础教育的 生命说(叶生命说(叶 澜)澜) 主体说(裴娣娜)主体说(裴娣娜) 生本说(郭思乐)生本说(郭思乐)(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已经形成(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已经形成))一、管理的和谐1、小政府大服务(体制转变)行政中心行政中心 教学中心教学中心 发展中心发展中心(官本位)(官本位) (利本位)(利本位) (人本位)(人本位)服从服从 任务任务 服务服务2、校长的三层身份(角色转变)战略思考战略思考——决策(决策(领导者)) 大事大事——宏观的视野宏观的视野深入实际深入实际——调研(调研(管理者)) 具体事具体事——微观的细节微观的细节实践创新实践创新——引领(引领(教育者)) 改革事改革事——业务的角色业务的角色3、管理更要人文(动力转变)•管理的基础是自我管理(共识说)管理的基础是自我管理(共识说)•管理的过程是开发人才(因素说)管理的过程是开发人才(因素说)•管理的目标是教育创新(动力说)管理的目标是教育创新(动力说)二、发展的和谐1、教育资源共享的和谐提升家长的教育地位:家委会、兼职、助理提升家长的教育地位:家委会、兼职、助理社区文化中心的位置:资源、智力、社会化社区文化中心的位置:资源、智力、社会化常态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孤岛、国内留学常态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孤岛、国内留学开放开放——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趋势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趋势2、校园文化生活的和谐 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关系的变革: 教工与学生是尊重与引导的关系教工与学生是尊重与引导的关系 教工与家长是服务与整合的关系教工与家长是服务与整合的关系 教工与教工是团结与合作的关系教工与教工是团结与合作的关系 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知识中心知识中心——发展中心发展中心 教教 教教 材材——用教材教用教材教 培养学生培养学生——造就学习者造就学习者3、由分离点到共同点的和谐放下斗争哲学,举起和平共处:放下斗争哲学,举起和平共处: 传统与创新、共性与个性传统与创新、共性与个性 应试与素质、知识与能力应试与素质、知识与能力 教学与育德、多元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与育德、多元文化与民族精神三、机制的和谐1、扁平管理与年级、年段工作制目标具体:课程计划、学科任务目标具体:课程计划、学科任务责任共担:全员施教、集体智慧责任共担:全员施教、集体智慧质量分担:追求优质、殊途同归质量分担:追求优质、殊途同归2、工资方案与课时津贴制•课时津贴课时津贴(工作量核计(工作量核计))•备课:备课:0.3 上课:上课:0.4 ::0.3•语、数:语、数:0.3+0.4+0.3•科科 任:任:0.3+0.4+0•教案重复使用除以重复次数教案重复使用除以重复次数•班主任:班主任:0.3 x 4 节节x 5天天3、团队精神与文明班组推选制4、创新自我与三级骨干申报制5、以师为本构建研究型组织•畅通理论信息畅通理论信息——科研常态化科研常态化 没有理论就没有真正的实践没有理论就没有真正的实践•提供现代技术提供现代技术——教学社会化教学社会化 信息技术装备的重心转移信息技术装备的重心转移•尊重劳动价值尊重劳动价值——培育思想者培育思想者 教师发展是学校的最大财富教师发展是学校的最大财富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