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古代散文先秦与秦汉 课件.ppt
15页古代散文时代:春秋末至战国内容:哲学、政治、伦理、历史论说文、记叙文(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分类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记事记言春秋战国之交战国中期战国后期国语 战国策论语 孙子兵法孟子墨子 庄子荀子韩非子体裁:左传左传(编年体,左丘明,善写战争,着重写人)(国别体,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春秋外传)(国别体,西汉刘向整理,叙事生动形象,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说理论辩犀利,善用比喻寓言)国语战国策论语 语录体,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著,言简意赅,富哲理,多警句孙子兵法 兵家专著,孙武作,结构严谨,论证周密孟子墨子庄子(语录体,记论辩之词,孟轲及其弟子集体编著,雄辩晓畅,气势磅礴)(一部分语录体,墨子弟子根据其言行和墨家学说编著,浅显易懂,结构严谨,讲究逻辑)(专题论文,存在论辩对答成分,庄周及其门人和后学所著,汪洋恣肆,想象奇特)荀子韩非子专题论著,荀况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正面论说为主,托譬设喻,论证缜密专题论著,韩非,气盛言宜,剖析入微,锐不可当吕氏春秋谏逐客书政论文史传文论积贮疏 论贵粟疏史记汉书三国孙子兵法序与吴质书洛神赋出师表西晋书序:李密陈情表东晋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南北朝别赋恨赋水经注哀江南赋洛阳伽蓝记秦汉论难散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史传:陈寿三国志(国别体史书)南朝,范晔著,南朝,范晔著,张衡传张衡传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的作者(编者)情况、写作背景、文体特点以及“十三经”、“二十四史”等有关常识。
2、了解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的地理形势以及当时的风俗习惯、礼仪、典章制度、官职称谓、人物身份等有关知识 3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准确地掌握本单元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音形义,能结合上下文揣摩某些词语的含义,能联系学过的课文,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4了解并掌握本单元出现的四种文言句式的特点,掌握判断句、疑问句及宾语前置句的某种规律 5区别疑问句中设问与反问两种修辞方式的不同特点;了解比喻和委婉语的用法 6通过反复朗读,加强理解,背诵其中重点段落 7能够根据课文中的情节与对话,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并归纳其性格特征 8能够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并能简要归纳各层大意,理解各层之间内在联系 9能够较正确地将某些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 10能够学习古人,联系现实,古为今用,写出作文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注意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语言材料方面古今变化较大: 有些文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不再使用了,比如古代一些典章制度及官职人称等,这些比较冷僻的词语学习对参照课文注释明白其意思即可,不必花费很大精力去记忆; 有些词语意义虽未消失,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或者已经换成另一个词语来表述,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修(长)”、“服(穿、戴)”“谓(说、对说)”以及“公”、“君”等尊称。
这类文言常用词是学习积累的重点 还有些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多大变化,而现代汉语常作复音词语或成语中的一个成分,如“形”形体、“容”容颜、“衣”衣服、“妻”妻子、“朝”朝三暮四等要注意积累时应举一反三 2随时注意积累总结特殊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要善于总结一般语法规律,从而掌握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比如,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疑问句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在什么情况下文言句中的宾语常置于谓语动词前边?要摸索出一般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