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规划复习培训教材.ppt
101页交 通 规 划,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课程内容,,,,3,,第一章 交通规划概论,5,,,,,,古代城市 交通规划,,城市 产生,近代城市 交通规划,现代城市 交通规划,未来城市 交通规划,近代资本 主义诞生,,,,1959年芝 加哥交通 规划,可持续发展思想 社会信息化进程,一、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历程,,代表:中国,,代表:英、美,,代表:欧、美,,,,,,,,,,,6,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二、交通规划的定义,7,三、交通规划的分类,区域交通系统规划 主要指五大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一般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重点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还包括各专项规划8,四、交通规划的层次划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规划 城市停车场系统规划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出租车交通规划 城市快速公交(BRT)网络系统规划,1、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的层次划分,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运行组织规划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9,公路交通系统规划 公路网络系统规划 公路枢纽规划 运输物流规划,2、区域交通系统规划的层次划分,10,铁路交通系统规划 区域高速铁路系统规划(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快速铁路网络系统规划 干线铁路网络系统规划 专用铁路网络系统规划 铁路场站规划 铁路场站运输组织规划,11,水运交通系统规划 内河航道网络系统规划 远洋航线网络规划 港口码头发展规划 航空交通系统规划 航空线路网络规划 机场布局发展规划 管道运输系统规划,12,五、交通规划的目的,交通规划是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与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是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规划是制订交通运输系统建设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是确保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合理布局,有序协调发展,防止建设决策、建设布局随意性、盲目性的重要手段13,六、交通规划的任务,通过深入的调查、必要的勘测和科学的定量分析,在剖析、评价现有交通运输系统状况及综合运输状况并揭示其内在矛盾的基础上,根据客货流分布特点、发展态势及交通量、运输量的生成变化特征,提出规划期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总目标和大布局,划分不同路线的性质、功能及技术等级,拟定主要路线的走向和主要控制点,列出分期实施的建设序列,提出确保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与措施,科学地预测发展需求,细致地确定合理布局14,七、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 交通系统现况调查; 交通系统存在问题诊断; 交通系统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 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15,,,交通规划的执行过程框图,16,交通规划期限 交通规划一般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近期以距基准年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 中期以距基准年5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20年; 远期以距基准年1530年为宜,最长不超过50年。
八、交通规划的范围及期限,17,交通规划的影响范围分直接规划区及间接影响区: 直接规划区为规划网络的所在行政区划; 间接影响区为与规划区相邻区域及与规划区有交通往来的区域交通规划的影响范围,18,,第二章 道路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19,,,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分析,2,,,起迄点调查,3,,,交通量与交通设施调查,4,,,概述,1,,,道路交通管理调查,5,,,交通规划数据库,6,20,道路交通调查内容,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调查内容,21,2、区域公路交通规划调查内容,22,,城市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服务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调查、城市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和城市自然情况调查等内容 区域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调查服务于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主要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方针调查、资源环境调查、社会经济调查第二节 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基础资料调查分析,23,,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起讫点调查,又称OD(Origin-Destination)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的移动,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
24,OD调查项目,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OD调查项目 (1)境界线内OD调查 客流OD调查 货流OD调查 机动车出行OD调查 (2)境界线OD调查 2、区域公路交通规划OD调查项目 主要包括机动车出行OD调查、交通枢纽货流OD调查、交通枢纽客流OD调查25,1、组织调查机构 2、调查准备 3、确定抽样率及抽样方法 4、调查人员培训 5、制订调查计划 6、典型试验 7、实地调查,OD调查的步骤,26,居民出行OD调查的内容包括居民的职业、年龄、性别、收入等基础情况,以及各次出行的起点、讫点、时间、距离、出行目的、所采用的交通工具等出行情况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27,从出发到终止的全面情况,,,人的基本情况,28,机动车出行OD调查,城市机动车出行OD调查包括公交车出行OD调查及非公交车出行OD调查两类 除城市公交车外的其他机动车出行OD调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发(收)表格法 2、路边询问法 3、登记车辆牌照法 4、车辆拴签法 5、明信片调查法,29,30,OD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1)出行产生 (2)出行分布 (3)出行方式 (4)出行时间、距离 (5)其它有关参数,31,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资料统计分析 出行产生。
包括统计职业、年龄、不同性质的用地等各种相关 因素的不同状况下,各种出行目的的城市居民在市内的出行产生量,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这些相关因素对城市居民在市内的出行产生的影响等 出行分布包括统计境界线内各交通区之间总出行及分目的、分方式的居民出行OD量等 出行方式包括统计城市居民在市内出行的出行方式结构等 出行时间及出行距离包括统计城市居民在市内总出行和分方式出行的平均出行时间,及统计居民在境界线内各交通区之间各种出行方式的平均出行时间及出行距离等32,,第三章 交通需求预测,33,,第一节 概 述,交通需求分析预测的内容,主要是根据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系统的过去和现状预测未来,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资料和逻辑判断,寻求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演变趋势的过程34,道路交通需求预测可以划分为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和区域交通需求预测两大类 城市交通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分析及发展预测、城市客运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和城市货运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三大部分 区域交通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包括区域客运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和区域货运交通分析及发展预测两大部分35,“四阶段”法各阶段成果,生成预测各交通区发生、吸引总量 分布预测各交通区相互之间OD量(OD总量矩阵) 方式划分预测各交通区相互之间不同交通方 式的OD量(分方式OD矩阵) 交通分配各路段、交叉口(道路网)交通流量,36,,第二节 交通生成预测,交通生成预测是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中的第一阶段,是交通需求分析工作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目标是求得各个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即交通生成量(Trip Generation),进而在总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交通小区的发生(Trip Production)与吸引交通量(Trip Attraction)。
37,,,,生成交通量,,发生交通量,,吸引交通量,,38,1、原单位法2、交叉分类法3、个人分类方法,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39,1、原单位法 2、增长率法 3、交叉分类法 4、函数法,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40,在交通需求预测时,要求各小区的发生交通量之和与吸引交通量之和相等,且各小区的发生交通量或吸引交通量之和均等于交通生成总量 调整方法: (1)总量控制法;(2)调整系数法,41,,第三节 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是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中的第二阶段,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出行量转换成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42,,,43,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增长系数法,一类是综合法 增长系数法假定将来OD交通量的分布形式和现有的OD表的分布形式相同,在此假定的基础上预测对象区域目标年的OD交通量,常用的方法包括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Detroit)法、福莱特(Fratar)法、佛尼斯(Furness)法等 44,综合法从交通分布量的实际分析中,剖析OD交通量的分布规律,并将此规律用数学模型表现,然后用实测数据标定模型参数,最后用标定的模型预测交通分布量,其方法包括重力模型法、介入机会模型法、最大熵模型法等。
45,一、增长系数法,根据函数的种类不同,增长系数法可以分为常增长系数法(Unique Growth Factor Method)、平均增长系数法(Average Growth Factor Method)、底特律法(Detroit Method)、福莱特法(Fratar Method)和佛尼斯法(Furness Method)46,1、常增长系数法,常增长系数法假定 qij的增长仅与i小区的发生量增长率有关,或仅与j小区的吸引量增长率有关,或仅与生成量的增长率有关,是一个常量 增长函数为:,,47,2、平均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假设i,j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量 的增长系数是i小区出行发生量增长系数和j小区出行吸引量增长系数的平均值,即:,,,48,3、底特律法(Detroit Method),底特律法假设i,j小区间交通分布量 的增长系数与i小区出行发生量和j小区出行吸引量增长系数之积成正比,与全规划区出行生成总量的增长系数成反比,即:,,,49,福莱特法假设i,j小区间分布交通量qij的增长系数不仅与i小区的发生增长系数和j小区的吸引增长系数有关,还与整个规划区域的其他交通小区的增长系数有关。
4、福莱特法(Fratar Method),,,,,i 小区的位置系数,,j 小区的位置系数,,50,5、佛尼斯法(Furness Method),佛尼斯法假设i,j小区间交通分布量 的增长系数与i小区的发生增长系数和j小区的吸引增长系数都有关系51,6、增长系数法的特点,1)优点 结构简单、实用的比较多,不需要交通小区之间的距离和时间 可以适用于小时交通量或日交通量等的预测,也可以获得各种交通目的的OD交通量 对于变化较小的OD表预测非常有效 预测铁路车站间的OD分布非常有效52,2)缺点 必须有所有小区的OD交通量 对象地区发生大规模变化时,该方法不适用 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量值较小时,也不如下问题: 若现状交通量为零,那么将来预测值也为零; 对于可靠性较低的OD交通量,将来的预测误差将被扩大53,重力模型法(Gravity Model)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它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即两物体间的引力与两物体的质量之积成正比,而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类推而成 重力模型法预测出行分布考虑了两个交通小区的吸引强度和它们之间的阻力,认为两个交通小区的出行吸引与两个交通小区的出行发生量与吸引量成正比,而与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阻抗成反比。
二、重力模型法,54,1、无约束重力模型,Casey在1955年提出了如下重力模型,该模型也是最早出现的重力模型: 式中, , 分别表示i小区和j小区的人口; i,j小区之间的距离; 系数55,2、单约束重力模型,1) 乌尔希斯重力模型 待定系数 根据现状OD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