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之以小见大PPT文档资料.ppt
11页诗歌鉴赏“以小见大”手法——古典诗歌赏析专题教学古典诗歌赏析专题教学1.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通过母亲为要出远门的儿子一针一线缝制衣服的生活细节,赞颂了伟大而永恒的母爱,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从其表现手法看,是典型的以小见大2.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王湾王湾王湾王湾客路青山外,客路青山外,客路青山外,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行舟绿水前行舟绿水前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潮平两岸阔,潮平两岸阔,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风正一帆悬风正一帆悬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海日生残夜,海日生残夜,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江春入旧年江春入旧年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乡书何处达?乡书何处达?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归雁洛阳边归雁洛阳边归雁洛阳边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
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驶,油然而生别绪乡思但是,由于诗人情感内容完全融纳感受时光流驶,油然而生别绪乡思但是,由于诗人情感内容完全融纳于特定时空的生动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诗的情感基调不仅略无哀于特定时空的生动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诗的情感基调不仅略无哀伤凄婉,反而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伤凄婉,反而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特别是特别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联,以江中一帆顺江而下可以想象到江流一联,以江中一帆顺江而下可以想象到江流滔滔不尽的壮观,典型的以小景见大境界滔滔不尽的壮观,典型的以小景见大境界3.绝句四首(其三) 绝句四首(其三) 绝句四首(其三)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杜甫杜甫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特别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句,“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一个“含”字,表明诗人是凭窗远眺,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东吴",三国时孙权在今江苏南京定都建国,国号为吴,也称东吴这里借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这两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境界开阔,情志高远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拓宽了广度,使得全诗的立意一下子卓尔不群,既有杜诗一贯的深沉厚重,又舒畅开阔,实为千古名句4.“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以小见大以小见大” ”就是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以小物写大主题,以小情节写大内容,以有限空间写无限空间所谓“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明代周履靖在《骚坛秘语》中说:“凡作绝句,如临窗观景,立处虽窄,眼界自宽题广者取远景,寸山尺水,愈觉其遥;取近景,一草一禽,皆有生意。
5.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就是以小见大诗人以“野草花”、“夕阳”、“堂前燕”等细小景物,反映出一个深刻的主旨:封建权贵权倾一时,但终究逃脱不了衰亡的命运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也是以小见大诗人截取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事———写信、捎信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写信人丰富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6.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对国家兴亡的感叹诗人并没有直接题咏这一历史上的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来围绕赤壁之战抒发议论,这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 。
7.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坐说玄宗 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几个白头宫女,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然而,她们被禁闭冷宫,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却只能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绝寥落”、“寂寞”、“闲坐”,既描绘当时的情景,也反映诗人的倾向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二十个字描绘出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深刻的主题叶绍翁叶绍翁《《游园不值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8.品味赏析品味赏析品味赏析品味赏析西河 金陵怀古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这首诗是如何这首诗是如何“以小见大以小见大”的,结合全的,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词简要分析9.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词上片开头突兀而起,“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南朝古都美丽繁华谁还记得呢?但护卫古城的山峰如髻鬟般在两岸夹峙,不管古今;怒涛翻滚的清江一去不复返,不管兴衰遥渡天际的孤帆渐渐看不见,断崖枯树倒倚,莫愁湖的小舟又系泊在哪里呢?这所有的一切,都空余旧迹,雾霭沉沉,笼罩半墙,苍凉萧瑟,辽远凄清下片写金陵城内的破败萧条景象苍穹明月过矮墙,看见这等破败萧瑟,也伤心无奈,望着默默而逝的秦淮流水,仿佛和诗人一起在寻觅着昔日富丽豪奢的旧影:酒旗戏鼓在哪里,热闹的集市在何处?斜阳残照里,昔日繁华乌衣巷的一对小燕子,却飞入今天的寻常百姓家,正相对呢喃,象是在诉说也象是在告诉词人她们曾经的古今兴衰金陵昔日的繁华富丽与今天的萧瑟凄冷,怎能不让饱经忧患的词人抚今追昔,由六朝兴亡想起宋朝危局,迸发了吊古伤今之情呢?10.首先,从小景小物入手,揣摩附着其上的社会内容和家国情思词中的景物如“断崖枯树”、“风樯”、以至想象中的“莫愁艇子”,相对与前面的山峰、清江、古城等雄伟壮阔的大景虽说都是小景,从这些小景里看出昔盛今衰的历史、动荡倾危的社会,以及词人饱经忧患的沧桑之感其次,从细节小事入手,揣摩深刻的主题。
从词燕子的呢喃这一细节,了解到东晋王、谢两大家族的兴衰史,进而使人产生有关时代变迁的感慨在这里,这个小小的燕子就把古和今、盛和衰巧妙连接起来,不仅生动地反映出古今兴替的历史,还表达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无限感慨,起到讽喻现实的作用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