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词汇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5页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汉语词汇学/ Chinese Lexicology课程代码052103211425课程属性专业知识课时/学 分34/2课程性质选修实践学时2责任教师课外学时2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7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以普通词汇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授汉语词 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重要的分析方法,重点讨论汉语词汇系统(特别是现代汉语普 通话词汇系统)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对词汇类聚的理性认知和实践应用2. 设计思路汉语词汇是汉语系统的组成部分,汉语词汇集中反映汉民族文化及思维方式开设本课 程对学生而言既是对母语词汇构成及其特点的系统学习和认知,进而提高使用汉语词汇的能 力,也是通过汉语词汇的学习了解汉语文化的需要课程包括具体讲授、课外阅读与实践等 内容构成讲授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词汇和词汇单位;第三章:词的性 质和词的辨识;第四章:造词法和构词法;第五章:词义的性质和词义的构成;第六章:词 际关系和词汇类聚;第七章:词汇的发展和词汇的规范二、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语词汇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词汇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的 研究方法,认识汉语词汇在其构成单位及结构组织各方面的基本状况,提高对词语的理解、 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汉语词汇打下坚实基础。
三、 学习要求1. 最低学习要求本课程以葛本仪著《现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2014)和刘中富著《实用汉语词汇》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的内容为基本教学依据,要求学生课前根据教学计划阅读相关章 节,课堂上要特别关注授课教师对某些问题的讲授跟指定阅读书和个人理解的差异,主动提 出问题并质疑,展开课堂讨论,课后要求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进一步搜索相关文献阅读,开阔 视野,完成课堂上授课教师布置的思考题或作业题等本课程的最终考核方式是完成一篇课 程论文,课程论文的选题由学生在平时的讨论和积累中产生,学生自主或跟授课教师商定, 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时要关注实际的语言生活,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2. 进一步学习指导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扩展阅读,特别是应该重点阅读一两部重要的词 汇学理论著作,以提升理论分析能力可优选以下词汇学著作: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1990年词汇学简论,张永言,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汉语词汇学导论,许威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蒋绍愚,商务印书馆,2015年四、教学进度序号主题计 划 课 时主要内容概述1词汇学及其历 史2词汇学的性质与任务;词汇学的类型;汉语词汇学研究简 史。
2词汇和词汇单 位4什么是词汇;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词汇的构成一一词的 总汇和固定词组的总汇;词汇学的研究单位一一语素、词、 固定词组3词的性质与词的识别4词的性质特点;词与语素、固定词组、自由词组的区别; 词的分离性一一如何从言语片段切分汉语的词;词的同一 性一一词位和词位变体:辨识现代汉语词的意义和方法4造词法和构词 法6什么是造词法;造词法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汉语的造词法 体系;什么是构词法;构词法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构词语 素的类型;汉语的构词法体系;构词法辨析;造词法与构 词法的区别与联系5词义的性质和 词义的构成4词义的性质;词位义的构成;义位义的构成;义素分析法6词际关系与词 汇类聚6词的属性与词际关系;同音关系与同音词;同构关系与同 素词;同形关系与同形词;同词异书关系与异形词;同义 关系与同义词;类义关系与类义词;上下义关系与上下义 词:反义关系与反义词:对义关系与对义词7词汇的发展和 词汇的规范4词汇发展变化的原因;词汇发张变化的结果和表现;词汇 规范化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词汇规范化的重要领域五、 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选用教材[1]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20M年版。
[2] 刘中富:实用汉语词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 主要参考书[1]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2]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 许威汉:汉语词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 周荐:词汇学词典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5] 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7] 蒋绍愚: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8]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六、 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 C : 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论文D.考查E.其他2.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成绩综合评分体系比例%1.课下作业、课堂讨论及平常表现302.平时测验成绩203.期末考试成绩50总计1003. 评分标准(1)作业的评分标准作业的评分标准得分严格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清晰,分析条理,内容准确全面90-100 分基本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基本清晰,内容基本正确,分析较 为全面70-80 分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够清晰,内容有一定错误。
40-60 分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内容错误较多或完全错 误0-30 分(2)课堂讨论、平常表现评分标准课堂讨论、平常表现评分标准得分主动查阅资料,积极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同学合 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90-100 分较主动地查阅资料,能参与讨论,基本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 他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70-80 分查阅资料和参与讨论不够积极,基本不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其他同 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态度一般40-60 分不查阅资料,不积极参与讨论,不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0-30 分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课程论文抄袭、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 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 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八、大纲审核教学院长: 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