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一等奖说课稿.docx
20页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
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牧场情境引入,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 二、探索方法 1、在计算之前,老师把问题分类,先请大家估计,明明家1天大约最多可挤奶多少千克?最少可挤奶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2、全班交流: ①最少可挤奶8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800多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字都看小,20×40=800] ②最多可挤奶15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1500少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都看大,30×50=1500 3、再请学生估计出明明家一天挤奶的千克数最大约最接近多少吗? 学生交流:最接近1200千克。
[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在1200左右为什么用“左右”这个词?(把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30×40=1200 (估算方法要讲清、讲细,让学生理解清楚怎样估算) 4、计算验证: 有什么方法验证我们估算得对不对?(用竖式)请你试一试,做好的同学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竖式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第3种,最接近;第1、2种估计出了算式的范围) 5、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要求只是确定成绩在什么范围内,估算策略 是多样的,只要合理,都可以的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指向性明确,分散了难点,把乘法的估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估接近、一是估范围,先分散后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40×2030×5060×30 47×2334×5868×35 50×3040×6070×40 (1)每组3道题,上下2道题可以口算,中间一道题要列竖式计算。
请大家任选其中的一组题进行计算 (2)独立计算然后把这3道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自己的发现 (中间算式的得数比上边算式的得数大,比下边算式的得数小,可以用上、下的算式来估算中间的算式) (4)那这个算式最接近多少呢,我们也来估算一下学生估计,全班交流) 重点说一说第3题的中间一题,这里出现了35这样的中间数,当出现这种数的时候,我们一般看另一个乘数,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如果是把它看大的,那么就把35看小,如果是把它看小了,那就把35看大 2、游戏:选一选(“想想做做”第3题) 课前发给每个学生1800、2800、3500、4800、1000、1800、600、1200等数字卡片 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认为你手中的数利用估算的方法能填入老师出示的括号中,请起立 教师逐个出示 24×53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第1题可引导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理清题意,清楚第1部分是估范围;第2部分是估接近 37×65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28×32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76×59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让选择正确或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适时反馈 小结:两个乘数分别看做比它们相近的较小的整十数和较大的整十数,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而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最接近 3、书本P37第4题 师:其实估算不仅在我们数学计算时有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估算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了解 出示题目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估计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字?(学生列式估计) 全班反馈 4、“想想做做”第5题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他可能买哪种篮球?你是怎样想的? (1)48×24≈1000(元) (2)38×24≈800(元) (3)28×24≈600(元) 小结: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估算第2种比较合适 [本课的练习分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三类,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深化] 四、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你知道吗?” 五、布置作业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纳入知识结构,同时也为日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
本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估算 (1)20×40=800 估计(2)30×40=120 (3)30×50=1500 2、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一等奖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二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7~8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重点难点: 会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