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小学音乐十一册教案.docx
32页人音版小学音乐十一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十一册教案 第一课 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观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酷爱祖国、酷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宠爱不同形式的歌颂祖国、歌颂友情的歌曲 二、倾听观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依据感情须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忱激烈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建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学问,创建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学问,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难点: 1、接着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二、学习歌曲 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 练习两个声部协作 四、设计演唱形式: 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探讨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忱激烈?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因本首歌曲学生比较熟识,所以学起来很简单,主要在处理心情和合唱部分稍下功夫,大部分班级应当可以完整演唱) 2、表演 其次课时 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倾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心情 4、随音乐仿照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沟通 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进行合作排练 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 第四课时 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 二、学习音乐学问 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学问。
学会并背唱歌曲的主旋律,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心情,了解其演唱形式) 2、懂得二声部的位置 三、让学生自由探讨自己平常知道的有些有关合唱的音乐学问 四、老师小结 (本单元学习了三首歌曲,学生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并创建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其次课 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爱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依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倾听《漂亮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1、接着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蒙古族,让同学们初步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节日、文化等,便于明确的表达蒙古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我们平常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学生自由探讨)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
每当节日集会、款待来宾的时候,主子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来宾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情、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倾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学问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入蒙古族节日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其次课时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观赏《漂亮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倾听《漂亮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心情、风格 2、学生自由探讨、沟通,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常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倾听《天堂》,请学生思索,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心情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 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倾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分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倾听,学生感受旋律并推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洁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沟通、探讨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纳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
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态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心情热情欢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主动的看法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宠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怜悯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倾听《平原,我的心》和《扮装舞会》,能够领悟拉丁美洲音乐的显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颂、观赏活动,参加敲打节奏等创建性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起先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悟、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竞猜嬉戏开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 1、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 2、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3、他们国家最闻名的舞蹈是“草帽舞”; 4、闻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独创的。
墨西哥) (通过嬉戏导入新课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种方式,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加了学生的学问面,同时利于对唱曲风格及特点的了解) 二、导入: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1、倾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索“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2、老师简介歌曲,并说明“拉库卡拉查”的含义 3、再次倾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4、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5、有感情朗读歌词 6、学习歌曲 7、纠错 8、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其次课时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观赏乐曲《扮装舞会》 1、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扮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2、初步倾听乐曲,说感受 3、再次分部分倾听 4、实行扮装舞会 (1)扮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起先分组探讨,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 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
(2)、怎样装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启发学生用废旧的物品创作)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兴奋 (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起先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安排特别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 三、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倾听一首歌曲,假如听过的同学可以举手告知老师,假如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演唱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1、老师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全曲,伴随竖笛吹奏激趣 2、复听范唱,让学对唱曲有完整印象 3、先用mu哼唱全曲 4、朗读歌词 5、把歌词带入乐谱 6、纠错 7、有感情演唱 8、视唱两声部乐谱――强调歌曲弱起处整齐的进入――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法及音色问题 三、简洁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红河谷》 二、观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1、初听 2、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 3、复听 4、可以依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 三、进行音乐练习 第四课 芳香茉莉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相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绚烂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优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依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观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