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七夕节课堂PPT.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88293439
  • 上传时间:2024-09-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7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中中国国的的传传统统节节日日简介:简介:1. 1.简单介绍七夕节简单介绍七夕节2. 2.七夕节的由来七夕节的由来3. 3.七夕节的传说七夕节的传说4. 4.七夕节的习俗七夕节的习俗5. 5.七夕节的食俗七夕节的食俗2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七夕节,七夕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称为乞巧节、穿针节、女儿节、小儿节等•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 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 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 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 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 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单介绍七夕节3 七夕节的由来七夕节的由来•“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 4 七夕传说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七夕习俗•1.乞巧•乞巧是七夕节的主要活动,乞巧,就是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乞巧活动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穿针乞巧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其他的乞巧方式还有喜蛛应巧、投针验巧16 •2.乞智•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17 •3.曝衣晒书•“七月七,晒棉衣”的风俗起源于汉代,据说汉朝建章宫的北边有个叫太液池的地方,池的西边有汉武帝的晒衣阁,到七月七日的时候常见到宫女晒衣服•现代夏季阳光炎热,紫外线强烈,的确具有杀菌的效果,这可能是促成七夕曝衣晒书习俗的主要原因吧18 •胶东——拜七姐神•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19 七夕节的食俗•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拧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20 再见中三班:高老师2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