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最后一课》 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docx
6页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最后一课》 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第6课 《最终一课》一、词语部分踱来踱去duó lái duó qù 哽住gěng zhù祈祷qí dǎo 郝叟hǎo sǒu 后悔ào huǐ二、解释部分惊诧chà:觉得意外和惊奇喧哗:喧哗喧闹后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悔不该这样宛转:形容(歌声.鸣声)抑扬悦耳现常用作“动听”惨白:(面容)苍白操练: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处罚chéng:严苛的惩罚踱duó:闲逛行走祈祷qí dǎo:情愿是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三、文学常识《最终一课》的是法国作家都德,这篇小说以普法战斗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子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剧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标题《最终一课》指最终一堂法语课,不仅指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蕴涵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心情,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愿思四、学习重点1. 文体(小说)、、主子公(小弗郎士)、主题(爱国精神)2. 理清故事情节3.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的作用:A、既是主子公,又是线索人物B、起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C、起到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4. 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5. 重点研读的段落:第20、21、24——29段6. 人物思想性格7. 写法:A、对比B、前呼后应C、以小见大D、烘托手法五、重点背诵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 人物:①文章主要经过心理描写小弗朗士出是一个怎么样的儿童?由贪玩不爱学习但能管住自己渐渐开头喜爱法语,喜爱祖国,民族自尊心不断升华憎恨敌人的一个在不断成长的儿童形象②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他是一个恪尽职守,喜爱同学,喜爱祖国,道德高尚的老师2.情节:本文 “宣布下课”属于小说的哪个情节?高潮结局3.环境: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一)回答问题1.韩麦尔今日为什么穿戴的和平常不一样?纪念最终一课,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2.镇上的人的表现为什么又和平常不一样?感谢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二)阅读课文最终一个部分24-29段1.课文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钟声宣告最终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2.“突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 “突然”表明白什么?“突然”有来得飞速而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同学们正在专心致志吸取法语学问的状况下敲响了,增加了悲怆的气氛3.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由于什么?最终一课即将结束,从今将和祖国的语言告辞,留恋与绝望、苦痛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气,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剧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5.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气”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表现出了他对不能再教法语而感到悲愤和哀痛6.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7. 24-29段从哪些方面描写韩麦尔,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动作;神态三方面表达了韩麦尔剧烈的爱国主义情感8. 选文中哪一句话默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9. 亡了国当了亡国奴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似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红体字的理解?用了比方的修辞方法,监狱指普鲁士兵的掌握,钥匙是祖国的语言,母语可以让人萌发爱国之情,可以使人民团结起来抵挡,结束外国的统治、侵略。
10. 最终一段写出了韩先生怎样的心情?无奈,哀思,难过等11.如何理解“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似很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比方的修辞方法,本体:字帖;喻体:小国旗经老师的影响唤醒了同学爱国主义真情12. 如何理解“屋顶上的鸽子咕咕咕咕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表现了对普鲁士士兵不让学法语这种掌握手段的藐视,以及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憎恨,对祖国语言的喜爱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