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上饶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8页江西省上饶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 )A. 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B.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C. 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D.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参考答案:B2. 下列欧洲走向联合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欧洲联盟成立 ②欧洲煤钢联营成立 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 ④欧洲共同体成立A.②④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成立的时间是1993年欧洲煤钢联营成立的时间是195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91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的时间是1967年按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④③①,故选C3.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各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 B.奴隶制度走向衰落、崩溃 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D.社会发生大变革、大动荡参考答案:D4.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A.苏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C、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参考答案: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本题旨在考查分析、评价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四项政策和运动要进行全面地分析,教材对它们的影响也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通过再认再现书本知识,可以明显知道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 ,故C项正确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原因5. 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初期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A、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B、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妨碍了美国称霸C、美苏争霸世界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D、苏美在处理战败国和战争遗留问题上矛盾突出参考答案:A6. 据统计,2014年中央巡视组在河南省共对9个市(地)5所高校进行了巡视,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5338件,发现问题线索2192个,涉及厅级领导干部190人、处级干部886人通过巡视发现问题线索,中央巡视组已立案调查189人,其中厅级干部10人,县委书记2人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B.惩治腐败是立国之本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D.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参考答案:A【详解】题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惩治腐败现象,纯洁党的干部队伍,这属于加强党的领导的范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思想,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故选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排除B;材料未涉及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排除C;依法治国理念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
7. 1924年8月10日,孙中山在《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及“成为全国土地主人的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实现‘耕者有其田”甚至提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这说明孙中山( )A.己经接受社会主义经济主张 B.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 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参考答案:考点: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查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准确分析史料的能力.解答:A“己经接受社会主义经济主张”说法错误;B“彻底的”表述是错误的;C“开始”表述不准确;D根据:实现‘耕者有其田”.甚至提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可知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故选D.8.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 )A.环境状况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 C.环境破坏缓解 D.环境破坏加剧参考答案:C9. 导致下表中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6—17世纪尼德兰(荷兰)阿姆斯特丹人口数A.《航海条例》颁行B.工业革命广泛开展C.北美殖民地开拓D.海外贸易快速扩展参考答案:D材料数据反映了16—17世纪尼德兰(荷兰)阿姆斯特丹人口数大量增加。
《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的海上贸易,不可能导致阿姆斯特丹人口数大量增加,故A错误;工业革命广泛开展在19世纪,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北美殖民地开拓与荷兰阿姆斯特丹人口数大量增加无关,故C错误;由于荷兰海外贸易快速扩展,故作为港口的阿姆斯特丹人口数大量增加,故D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表格数据变化,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海外贸易发展与港口城市人口增加之间的因果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0.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既没有欧洲意义上的贵族,也没有具有特权的教士阶级,唯一身份不平等的因素是南方存在的奴隶制,贫富差别远不及欧洲社会这可以用来说明美国A.近代政体创建的优越条件B.成功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C.亟须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威D.脆弱破碎的殖民政治格局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中的“美国既没有欧洲意义上的贵族,也没有具有特权的教士阶级,唯一身份不平等的因素是南方存在的奴隶制,贫富差别远不及欧洲社会”可以看出美国社会与欧洲社会不同,有建立近代政体的优越条件,故A正确材料中并不是说明美国成功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B错误;材料中说明美国政体建立的优越性,并不是说明亟须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威,C错误;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已经成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脆弱破碎的殖民政治格局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美国既没有欧洲意义上的贵族,也没有具有特权的教士阶级,唯一身份不平等的因素是南方存在的奴隶制,贫富差别远不及欧洲社会”11.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国民大革命D.土地革命参考答案:A上述歌谣提到的“打下南京城”可以判断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因为太平军曾在1853年攻占南京,并改名为天京,作为其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故A项正确;BD项没有“打下南京城”,排除;C项不符合“天兵”“杀妖”,排除点睛:本题的关键词是“天兵”“南京城”“田地分”,找到这些关键词后,再回归我们的课堂讲解和教材,便可知道“天兵”就是天平天国的军队,打下“南京城”跟他们定都南京有关12. 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这主要反映了浪漫主义者A. 本身带有浓重的封建残余 B. 对人文主义运动的反思C. 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失望 D. 与民族民主潮流的相悖参考答案:C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频繁的革命与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感到革命或改革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对此感到失望,“回到中世纪”口号的提出集中反映了这种社会情绪。
13. 巴黎和会上,各国都有自己的打算,法国的目的是①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霸 ②削弱及至肢解自己的宿敌德国③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 ④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D14.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参考答案:B15.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参考答案:C启蒙运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智者学派主要关注的是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人文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个性,要求把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体现了继承和发展关系。
因此A项错误;启蒙运动把文艺复兴以来对人性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在反对基督教神权的基础上,反对整个封建制度,体现了继承和发展关系因此B项错误;君权神授是封建时代的思想,而社会契约论则是反封建的思想,因此两者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罗斯福新政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调整表现的也是对经济的干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16.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 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 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参考答案:B17. “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共同着眼点是A.废除旧政府屈辱的外交关系B.与各国建立新型的平等外交关系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及特权D.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参考答案:B18. 下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场景,那么 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②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之打要昂贵多了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B19. 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
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A.受到商业革命的影响B.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C.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D.英法重视技术的革新参考答案:A依据题干“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引起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得英、法经济发展,而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是工业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20. 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C.“估客”是财力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