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docx
3页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敎學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词的知识,积累一定数量的有关“愁”的词2.能力目标: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學会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创造意境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學会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创造意境的方法敎學重难点】敎學重点:反复诵读,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敎學难点:理解词中“愁”之外独特、开阔的情感空间,以及欧阳修积极的人生追求敎學过程】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學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六“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二、朗读诗词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三、注释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轻舟:轻便的小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绿水:清澈的水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隐隐:隐约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涟漪:水的波纹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四、翻译理解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上阕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景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译: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说说作者在下阕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静中有动,动中显静,动静互衬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五、探究主旨本词写芳华红残,人去春空,繁华喧闹过后归于寂寞宁静而经历了种种艰难的人生体验后的作者,更喜欢静观自然,让人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宁静恬适的心境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