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docx
5页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 杨伟奖【摘要】目的:探究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进入我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随机分为2组,全髋组(n=18),半髋组(n=17)全髋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髋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多于半髋组(P<0.05);术后2个月,全髋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半髋组(P<0.05);术后至出院,全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半髋组(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的手术时间较长,患者的出血量更多,但这种术式治疗股骨颈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该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股骨头坏死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会致残以往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逐渐得到应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这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还尚未明确,本研究对比这两种术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外科学》中关于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②本研究患者知情并同意,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病理性骨折者;②伴发其它部位恶性肿瘤者;③合并心、肾严重病变者1.2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进入我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随机分为2组,全髋组(n=18),半髋组(n=17)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表1 一般资料对比1.3方法 全髋组:全麻,取健侧卧位,后外侧切开皮肤,暴露髋关节,取出关节囊外旋髋关节,取出股骨头,将股骨柄假体植入并固定对髋臼内的软骨进行清除,再安装人工髋臼,并调整其与人工股骨头的位置,检查无脱位情况后,缝合半髋组:手术过程与全髋组相同,但仅植入人工股骨头,不安装髋臼术后,给予两组患者抗感染等常规治疗1.4观察目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②术后2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照Hams评分标准:差:分值90分分值越高代表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越好③术后至出院,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X2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指标比较 全髋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多于半髋组(P<0.05)。
见表2表2 临床指标比较2.2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 术后2个月,全髋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半髋组(P<0.05)表3 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2.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至出院,全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半髋组(P<0.05)表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3讨论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机体机能的退化、骨质疏松等传统疗法治疗该病的并发症较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逐步得到应用本研究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比较分析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在本研究中,全髋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多于半髋组其原因是半髋组的手术难度更小,操作作过程较简单,创伤较小,患者的恢复更快在本研究中,术后2个月,全髋組的Hams评分优于半髋组的,表明全髋置换术能够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其原因是半髋节置换中,未植入髋臼,致使人工股骨头与髋臼软骨组织摩擦,导致软骨组织受损,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差术后至出院,全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半髋组,其原因是在全髋置换手术后,假体和髋臼能更好的结合,减少髋臼关节的磨损,降低疼痛感,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全髋置换术的手术时间长,患者的出血量更多,但其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更好,这种术式能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患者自身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全髋置换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