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培方式对草莓果实中几种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docx
4页栽培方式对草莓果实中几种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颜景宁1.张厚华1,曹永1.王建平1.孙芳1,原永兵2(1.山东省滕州市[来自wwW.lw5u.Com]果树服务中心,山东滕州277500;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Reference:试验比较了5个草莓品种在露地与设施两种栽培方式下Vc、花青苷和酚类物质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露地栽培的草莓果实中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普遍高于设施栽培的Keys:草莓;抗坏血酸(Vc);花青苷;酚类物质草莓果实中含有多种具有抗氧化作用与保健功效的活性成分,是人们摄取Vc、花青苷和酚类物质等天然抗氧化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了解草莓果实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及寻求适宜的栽培方式对提高草莓果实中抗氧化剂含量,提高草莓的抗氧化能力显得很有必要设施栽培是目前草莓栽培的重要方式温室为草莓生长发育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可以达到提前开花、结果、上市销售的目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温室所形成的特殊环境条件,如平均温度高、湿度大、光照弱(覆膜减弱太阳辐射20%~40%)等又制约了果实品质的提高本试验通过比较露地与设施两种栽培方式下草莓果实中几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为获得一种高效的草莓栽培方式提供理论需求和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田间试验于2008年在青岛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示范基地进行,室内试验在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进行供试草莓品种为哈尼、卡姆罗莎、幸香、明宝、鬼怒甘,其中哈尼为加工品种,其他均为鲜食品种1.2试验地概况冬暖式日光塑料薄膜温室东西长62 m,南北跨度10 m,脊高2.8 m,北墙高2.2 m,后坡1.5 m,东西墙及后墙厚1.2 m,水泥立柱,立柱间横向间距3.6 m,聚乙烯无滴膜覆盖温室草莓于4月中旬采摘,光强970 μmol/(m2.s),日平均温度28℃,湿度93%;露地草莓于5月下旬采摘,光强1673μmol/(m2.s),日平均温度19℃,湿度65%温室内、外的试材种植在土壤和地理环境相对一致的地块上,常规管理采用随机区组、重复3次的试验设计方案1.3 测定项目和方法抗坏血酸( Vc)含量的测定采用钼蓝比色法;花青苷含量的测定参照马志本的方法;可溶性酚含量的测定参照朱广廉的方法2结果与分析2.1 抗坏血酸(Vc)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图1),露地栽培方式下草莓各品种的Vc含量均高于温室栽培时的含量,以幸香含量最高,分别为1159 mg/kg(露地)、1026 mg/kg(温室),卡姆罗莎含量最低,分别为946 mg/kg(露地)、846 mg/kg(温室)。
地栽培条件下的总是高于温室栽培的,其中卡姆罗莎、哈尼差异显著(p<0.05),明宝、幸香和鬼怒甘差异极显著(p<0.01),以哈尼草莓的含量最高,为194 nmol/g(露地)和179 nmol/g(温室),幸香的含量最低,为159 nmol/g(露地)和123 nmol/g(温室)2.3 酚类物质含量由图3可以看出,不同品种草莓酚类物质含量明显不同,露地栽培下的草莓酚类物质含量总是高于温室的露地栽培条件下,明宝酚类物质含量最高,为3.5 mg/g,卡姆罗莎含量最低,为2.8 mg/g;温室栽培下也是明宝含量最高,为3.[来自WWW]0 mg/g,哈尼的含量最低,仅为2.3 mg/g3小结草莓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这与果实中含有较高的抗氧化物质是分不开的据Guo等报道,草莓含有70多种抗氧化物质抗氧化活性的大小及抗氧化物质含量是衡量草莓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就试验所涉及的品种,无论是Vc含量还是花青苷和总酚含量,同一品种均以露地条件下高于温室栽培条件下这可能是露地栽培条件下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所致所以温室栽培草莓时应尽可能地增加光照,适度加大昼夜温差,以提高草莓品质第一作者简介:颜景宁(1986 -),农学硕士,现就职于滕州市果树服务中心,从事果树生理及果品营养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0-12-0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