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瓜病害大全】高清详解.doc

54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2192645
  • 上传时间:2022-10-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6M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瓜蔓枯病图片:西瓜蔓枯病.jpg图片:西瓜蔓枯病1.jpg图片:西瓜蔓枯病2.jpg图片:西瓜蔓枯病3.jpg图片:西瓜蔓枯病4.jpg    简介英文名Watermelongummystemblight异名西瓜黑腐病;俗称流黄水病病原瓜类球腔菌Mycosphaerellamelonis(Pass.)ChiuetWalk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西瓜壳二孢AscochytacitrullinaSmith,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寄主多种葫芦科植物危害主要病害发病率25%~40%,重发田块病株率高达60%,严重威胁着西瓜的高产、稳产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为害症状    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引起叶片、蔓枯死和果实腐烂1)子叶:初呈水渍状小点,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2)幼苗茎部:初现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上、下扩展,并可环绕幼茎,引起幼苗枯萎死亡3)茎蔓基部分支处:病斑初为水渍状,表皮淡黄色,后变灰色到深灰色,其上密生小黑粒点,随病势发展病部渐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干后为赤褐色小硬块,表皮纵裂脱落潮湿时表皮腐烂,露出维管束,呈麻丝状;茎节部也易受害,产生黄白色病斑,潮湿时软化、变黑,后密生小黑粒点,流出胶状物质。

      4)叶柄:发病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表面粗糙,有小黑粒点,下雨后病部腐烂,易折断5)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V”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到深褐色大病斑,多具或明或隐的轮纹,后期产生小黑粒点,病斑易干枯破碎6)果实:初呈油渍状小斑点,后变暗褐色圆形大凹陷斑,表面干裂,内部木栓化,常呈星裂状,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粒点卷须受害后迅速失水变褐枯死此病不为害根部和维管束,病斑上产生大量小黑粒点及分泌琥珀色胶质物为特征,可与炭疽病、枯萎病、疫病相区分病原物    分生孢子器聚生,球形,直径68.25~156微米,淡褐色;器孢子圆柱形,无色,正直,初为单胞,后生一隔膜,大小(6.13~17.15)微米×(2.94~4.9)微米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座随植物病残组织在地表、土壤及附着在架材上越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借风、雨和浇水传播蔓延,可直接侵染或从伤口侵入发生因素    (1)环境:此病发生为害程度与温度、湿度和栽培管理技术关系密切在10~34℃范围内,病原的潜育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以上易发病多雨的年份发病快流行迅速,发病后7~10天可以毁园,造成惨重损失。

      2)栽培:瓜类连作,地势低洼,雨后积水,缺肥和生长较弱,西瓜发病重,病情发展快温室和大棚栽培,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易发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最好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轮作,并选择排水良好的高燥地种植②同时选用抗耐病品种③施足基肥,基肥以饼肥,优质复合肥为主,平衡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雨季清沟沥,以利排水降湿结瓜期适当追肥,防止脱肥早衰④植株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收获后彻底清理瓜园病残株及其地边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2)药剂防治:①用36%三唑酮·多悬浮剂100倍液浸种30分钟,晾干后直播②用种子重量的0.5%的37%抗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③移栽前3~5天用三唑铜·多悬浮剂500倍液带药移栽④发病初期喷36%三唑酮·多悬浮剂1.5千克/公顷加水750千克,或20%丙硫·多菌灵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750~1200克/公顷,或57.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轻发病田1次即可,重病田2~3次西瓜枯萎病!!!图片:西瓜枯萎病.jpg图片:西瓜枯萎病1.jpg图片:西瓜枯萎病2.jpg图片:西瓜枯萎病3.jpg简 介   英文名  Watermelon Fusarium wilt  病原  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E.F.Smith)Snyder et Hanse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寄主  西瓜、甜瓜  危害  各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病,是造成西瓜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的1个重要原因  分布  西瓜各产区都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全生育期均能发病,以伸蔓期至开花座果期发病最为严重  (1)幼苗:苗期发病后幼茎基部变褐缢缩,子叶和幼叶萎蔫下垂,随后幼苗全株瘫软倒伏,发病后1天即可死亡  (2)成株:成株发病后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开始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日后全株萎蔫枯死病蔓基部常有褐色条斑或发生表皮纵裂,并伴有树脂状胶质溢出,茎部维管束变褐色潮湿时,茎部呈水浸状腐烂,表面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生产上易于根腐病混淆,区别在于:根腐病只在定植后发病;维管束变褐但不向枝蔓扩展;病部裂口处没有胶状物溢出;潮湿环境下病部腐烂,但无霉状物出现病部无缢缩现象 病原物     分生孢子有大型和小型之分①小型分生孢子生于气生菌丝中,产生快,无色,单胞,椭圆形,大小(7.5~20.0)微米×(2.5~5.0)微米②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两端渐尖,有1~5个分隔,多为3个分隔,大小(27.5~45.0)微米×(5.5~10.0)微米 侵染循环     病原主要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

      成为第2年的主要侵染源病原生活力很强,其中厚垣孢子可在旱地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甚至通过牲畜的消化道后依然可以存活种子、粪便、流水等均可带菌传播病原可从根部伤口及根毛顶端侵入,后在导管内发育,分泌毒素,填塞导管,影响水分的正常运输,引起植株萎蔫死亡 发生因素     (1)环境:病原在8~34℃气温条件下均能生长,以24~28℃为最适高温高湿,病情重  (2)栽培:土壤偏酸,发病快连茬种植,偏施氮肥,排灌不良及肥料未腐熟等均会导引起或加重枯萎病的发生;黄守瓜及地下害虫为害重,均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如伊姆、郑州8902、海农6号、中育6号、厌发8号、京欣1号、汴梁1号、红巨人、大丰新、金钟冠龙、多利、新澄、龙花、龙宝等②用南瓜或葫芦作砧木嫁接,这是目前防止枯萎病蔓延最有效的方法③避免重茬,提倡西瓜与玉米或甘蔗轮作,水旱轮作3~5年,旱地轮作5~8年④土壤呈酸性,施1500千克/公顷石灰改土⑤适当控制浇水,禁用大水漫灌,增施磷、钾肥,在幼苗期、伸蔓期和结果初期各进行1次叶片施肥  (2)药剂防治:①用20%使百克乳油4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40分钟。

      或40%甲醛配成150倍液浸种1~2小时后捞出,冲洗晾干②用种子重量0.1%~0.15%的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③播种或栽植前用25%苯莱特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0%敌克松TF1份,加细干土100份配成药土,施入沟内或穴内,然后播种或栽植用药18.75~30千克/公顷④发病初期,可用25%苯莱特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用70%敌克松TF,50%代森铵水剂1000~1500倍液,或双效灵200倍液,或施多东400倍液,或用农抗120水剂100倍液灌根每隔7天左右灌1次,连灌2~3次也可用70%敌克松TF1份,加面粉20份,加水调成糊状,涂抹在病株茎蔓基部 西瓜炭疽病!!!图片:西瓜炭疽病.jpg图片:西瓜炭疽病1.jpg图片:西瓜炭疽病2.jpg图片:西瓜炭疽病3.jpg图片:西瓜炭疽病4.jpg简 介   英文名  Watermelon anthracnose  病原  葫芦科刺盘孢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 Mont.)Arx,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危害  炭疽病是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以为害西瓜最重发病田块损失10%~30%,重的田块损失在60%以上,严重时能引起绝收  分布  西瓜各产区都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西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熟,在叶蔓、果实上均可发生  (1)苗期:幼苗发病时,近地面茎蔓变成黑褐色,缢缩猝倒  (2)叶片:叶片受害时,初为小的黄色水渍状圆斑,以后扩大变成褐色病斑周围有一紫黑色圈,其上生长小黑点或粉红黏稠物病斑逐渐扩大,相互连接成片,干燥时破碎,使叶片枯死  (3)叶柄、果柄:叶柄上和茎蔓上会呈现狭长的褐色凹陷病痕,病痕扩展茎蔓逐渐死亡若果柄发病幼果颜色深暗,逐渐萎缩致死  (4)果实:成熟果实发病病部初为水渍环状,以后呈凹陷圆斑其上着生许多环状排列小点,潮湿时病部覆盖有粉红色黏稠的分生孢子团幼果染病后呈畸形,严重时病斑连片,西瓜腐烂 病原物     分生孢子盘初为埋生,红褐色,后突破表皮呈黑褐色分生孢子梗圆筒状,无色,单胞,大小(20~25)微米×(2.5~3.0)微米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圆形,大小(14~20)微米×(5.0~6.0)微米萌发产生芽管1~2根,顶端生附着胞,附着胞暗色,近圆形。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越冬后的病原能很快发育,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原主要依靠雨水的飞溅和流动传播因此,近地面叶片首先发病如种子带菌则能直接侵染子叶,引起幼苗发病种子带菌可存活2年,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子叶受侵西瓜发病后,病部又产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及灌溉水传播,进行重复侵染 发生因素     (1)环境:气温20~24℃,相对湿度90~95%适其发病气温高于28℃,湿度低于54%,发病轻或不发病  (2)栽培: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氮肥过多、通风不良、重茬地发病重重病田或雨后收获的西瓜在贮运过程中也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海农6号、新澄1号、新克、蜜桂等目前生产用种抗1、3号小种的较多,应注意选育抵抗2号小种的品种②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栽培管理上坚持3~4年深耕③采用配方施肥,施用腐熟的堆肥;施足基肥精细整地,保证排灌畅通④培育壮苗,栽植后及时理蔓整枝,果实下垫麦秸避免直接接触土壤清洁田园,拉秧后及时消毁病残体⑤选择沙质土,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2)物理防治:用50~55℃温水烫种10分钟夏季高温期深翻土壤25厘米,然后铺地膜,持续10~15天,地温可达50℃以上,可较好地杀死土壤中的炭疽病菌  (3)药剂防治:①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硫酸链霉素100~150倍液浸种10~15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②用20%种衣剂对瓜种包衣或用50%福镁双或25%甲霜灵按种子量0.3%~0.4%拌种③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100配成毒土,用1.25k克/平方米,撒于地面与土壤混匀,消毒土壤④在发病初期及时喷7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15%粉锈灵1000倍液,或20%施宝灵3000倍液,或60%百菌通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70%代森猛锌500倍液,或50%施保功500倍液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