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文化研究的基本情况.pdf
13页会计文化研究的基本情况一般认为关于会计文化研究开始的标志是1986 年美国会计学会以“ 会计与文化 ” 为主题的年会 1990 年刘开瑞在国内首次提出了“ 会计文化 ” 的概念通过检索,至2005 年,以会计文化为题公开发表的论文有70 篇,关键词含有会计文化的论文有90 篇,与会计文化相关的著作和译著有6 部,分别为: 《会计伦理》 ([英]杰克 ?莫瑞斯编著; 桂江生译)、会计伦理学概论》 ( 劳秦汉著)、 《会计伦理概论》 ( 叶陈刚等编著) 、 《会计伦理学》( [ 美 ]罗纳德 ?F.杜斯卡著 ; 范宁,李朝霞译)等理论著作,朱平壤总编的“ 《财务与会计》新世纪会计文化系列丛书 ” 《以诚信的名义:会计诚信的诉说与会计人的心灵图存》与《走进会计的日子:中国当代会计人的心路历程》是记录基层会计人员在转型期的一些故事的书,对会计文化研究有一定意义 另外,以“ 会计职业道德” 为题的专著有40 部,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以“ 会计文化 ” 为题的专著公开发表国内对会计文化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两个阶段,从刘开瑞发表 “ 会计文化初探” 一文开始到1993年毛伯林在 《会计研究》 上发表 “ 关于会计文化若干问题的研究” 一文为止,是会计文化研究的发起阶段,从1993 年至今是第二阶段,学界开始从社会文化与会计文化的关系、会计文化的构成等方面较广泛地进行了研究,涉及了文化研究的研究框架,是会计文化研究的展开阶段,其间各类刊物发表了大量会计文化论文,同时也有一批与会计文化有关的著作问世,但研究没有大的突破。
二、会计文化研究的主要方面综合这十多年对会计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了会计文化概念揭示了会计文化的特征一般认为会计文化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定义,从广义上说, 是指企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 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毛伯林1993) 刘开瑞、刘峻、冯乔根、杨红全、袁冰等基本都使用相同的会计文化概念应该说这种会计文化的定义深受社会文化概念的影响关于会计文化的特征,有不同的看法,综合起来一般有如下共同特征:1、时代性(适应性)会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与时代精神相适应,应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它的内容和形式体现着特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征2、服务性会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会计对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系统、 连续地进行核算, 全面、 综合的反映和监督,并根据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和检查,都是为最终目的服务的,因而, 服务性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刘开瑞、王兴武1993,刘峻1992,肖艳梅1995,龙云飞2001) 有的学者提出的能动性(龙云飞2001)似也可归入这个特征。
3、特殊性(差异性)认为会计文化存在着民族和国别的差异(毛伯林1993) ,也存在着行业和部门的差异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会计文化(刘峻1992,刘开瑞等1993) 4、融合性一个国家的会计文化,总是要继承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总要汲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总是要继承、汲收一切营养来与自己本国会计文化融为一体,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和先进会计文化的融合就其来源不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宏观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从不同行业的微观文化中汲取营养;三是从各基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会计管理实践中汲取营养 比如中国古代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管理的措施和形成的制度;比如西方电算化成果,都可以通过汲收、 继承与我国的会计文化相融合,从而构建中国的现代会计文化(毛伯林1993) 还有严谨性(刘峻1992) 、习得性、连续性、综合性、群体性(黄孙明1996)等特征,至于是否有强制性(毛伯林1993)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还有学者从会计文化形态角度出发认为具有层次性、延变性、整体性、离散性和介质性的特征(王宁郎2005) ,也是一种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刘开瑞还就中国传统和现代会计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传统会计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环境是政治文化、重心是人事文化、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2000) ;认为中国现代会计文化有如下特点:广泛的社会性、鲜明的政策性和时代性、思维的超前性、竞争性、多维性、个性与共性共存性、主体性、团体协作性、国际性、防范性等( 2001) 。
二)关于会计文化的内容和要素组成毛伯林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会计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应包括会计活动过程要素、会计活动结果要素、会计精神现象要素、会计精神本质要素等四要素从微观角度看包括种子(或核心 )要素、催化要素、品质化要素、物质化要素、习俗化要素五个基本要素,其中种子(或核心 )要素,主要是指会计价值观念、精神境界与理想追求,它们决定着会计文化的内容和方向;催化要素, 是指会计方面的教育培养、科技文艺和规章制度等,这些内容又可分别称为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科学文化、会计艺术文化、会计制度文化等等;品质化要素,是指普遍存在于会计职业者身上的各种修养和意识;物质化要素,主要是指会计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服务,提供技术咨询, 以及会计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的各级、各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等等;习俗化要素, 主要是指会计的风俗、习惯与信条,以及会计职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渠道等等(毛伯林1993) 一般认为广义的会计文化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三大部分会计物质文化是会计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各种会计物质生活资料、会计工作环境、生活设施,文教卫生等基本设施设备构成,体现会计文化的发达程度,是会计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是会计文化中有形的物质财富(龙云飞2001) 。
会计制度文化,有的认为包括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工作规范、会计法制(何勇2000) ;有的认为包括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并受到会计管理部门监督、 实施的法律化制度和行政化制度;实行上述制度的各种具有物质载体和特定权力的机构设施; 社会主体对会计事务的参与组织形式会计精神文化, 有的认为是指广泛的会计意识形态, 如会计信念、 会计价值观、 会计道德观、 会计法律观、 会计教育观、 会计人才观、会计经济观、 会计社会观、 会计美学观以及作为人类社会智慧结晶的会计科学、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等等(毛伯林1993) ;有的认为包括会计的思想意识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 ,表述不一,但都包括会计的是意识和观念方面的内容三)关于会计文化的研究意义及会计文化的功能关于会计文化研究的意义,有的学者认为具有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就历史意义而言,认为人们对会计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行为,为了弘扬我国传统的会计文化、 引进消化、吸收现代西方先进的会计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就必须开展会计文化的研究; 就现实意义, 认为开展会计文化研究首先是当前我国会计改革的迫切要求,因为会计改革首先需要改革的就是人们的会计观念,其次会计文化研究可以促进会计国际间的协调, 因为会计的国际协调实际上是不同国家会计文化的融合,只有深入地开展会计文化的研究,比较各同会计文化的异同,求同存异,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国际间会计的协调(张明静 黄宝华1992) 。
还有的认为会计文化的研究有拓宽视野、完善会计理论体系、为会计学提供检查和预测系统的作用(袁冰1992) 有的认为会计文化有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现、有助于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知识与智慧、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消除会计组织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王宁郎2005) 有的认为研究会计文化是服务会计改革的需要、是促进会计发展的需要、是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的需要(冯巧根1993) 关于会计文化功能,也是学界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会计文化功能问题同其研究意义一样,要解决会计文化研究的必要性问题,即要看有什么作用、能解决什么问题,学者们的看法基本一致,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1、导向功能会计文化能够把会计人员的一切行为引导到现实企业确定的目标上来,使会计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做事方式,会计文化在会计管理中的导向是积极的、明确的, 它把坚定的会计追求、强烈的群体意识、正确的激励原则、鲜明的社会责任、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诸因素渗透到会计管理的全过程,使之更完善、合理,有效 会计文化中的导向功能既可通过一种制度性的、物质性的导向, 对每个会计个体的行为产生根本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思想和精神来导向(刘峻1992,毛伯林1993,冯巧根1993,肖艳梅1995,刘开瑞2001) 。
2、凝聚功能会计文化具有一种使会计人员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产生一种对会计目标、准则、 观念等的认同感和作为会计管理者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将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会计人员的思想、 感情和行为就会紧紧聚结在一起,协力同心,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理想去开拓进取、奋勇拚搏,使整个会计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毛伯林1993,冯巧根1993) 3、约束功能会计文化是一种无形的、非正式的、 非强制性的、 不成文的行为准则,会计文化缔造的这种会计精神为每一个会计个体提供了一种行为的准则,每一个会计个体都能通过选种无形的约束来使自己的行动、心理、 价值观念等符合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会计管理者则通过会计组甥价值观的约束和指导, 让会计人员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从而使会计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一致会计文化的约束是一种“ 软约束 ” ,因为会计文化的核心是会计精神文化(肖艳梅1995,刘开瑞2001) 4、激励功能会计文化中的激励功能不是靠金钱的诱惑力来调动会计人员积极性,而是靠取得领导的信任、同事的敬重、个人素质的提高等来增强会计事业的凝聚力它在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的基础上协调和控制会计人员行为、心理、动机,同时产生一种激励机制,激励职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会计发展目标而不断进取。
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刘开瑞2001) 此外还有辐射功能、拓展功能(毛伯林1993)、协调功能、优化功能(毛伯林1993,刘开瑞2001) 、聚合功能、融合功能、表率功能、应变功能(刘开瑞2001)等四)关于研究方法对于会计文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多学科交叉运用法(张明静黄宝华1992) 认为其中多学科交叉运用法是以耗散结构论、突变论、 协同论作为会计文化研究的认识论,并广泛吸纳人才学、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会计文化发展的一种方法,是当前会计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从总体上看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三、会计文化研究的成就和局限在 1986 年提出会计文化概念开始至今二十年的时间里,通过研究和推广,会计界基本已经承认了会计文化的存在,并且提出了建立会计文化学的设想,认为该学科是“ 会计领域文化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要研究会计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揭示会计文化的本质和规律等”[1] 应该说通过对会计文化概念的界定、会计文化研究的意义的探讨以及对会计文化的特点、功能(作用)、会计文化的组成内容(要素)、会计文化的特色等内容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了会计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加深了对会计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拓宽了会计领域。
纵观国内会计文化的研究,刘开瑞无疑是国内会计文化研究第一人,它最早提出会计文化概念、发表的会计文化论文最多,也是结合中国传统和现代最紧密的学者,其次为毛伯林, 他也是较早进行会计文化的学者,并且也是唯一一个在中国最权威刊物《会计研究》 上发表会计文化研究论文的学者,但是,在此后就很少见到他这方面的著作了,其他的学者都是零星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特色,而且总体上研究力量有限同时还有以下一些特点:(一)研究方法较单一构建会计理论的方法有非理论的方法、演绎方法、归纳方法、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