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升空捉拿雷电 我国研制出新型人工引雷火箭.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681430
  • 上传时间:2018-05-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升空捉拿雷电升空捉拿雷电 我国研制出新型人工引雷火箭我国研制出新型人工引雷火箭在北京延庆县许家营的一次人工引雷试验中,引雷地点在玉米地旁,引雷之后,不仅附近的玉米地结出的玉米产量高于其他地块四倍以上,而且在雷击地附近的玉米雄花上也结了穗■近日,在西安,研究人员通过一枚小型火箭将雷电人为地引到地面 今年夏天雷阵雨天气变得多了起来,这几天古城西安也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西安郊区的一处空地上,一枚火箭拖着一根细线腾空而起,就在它钻入浓密的乌云后,震耳欲聋的雷声消失了,闪电无声地顺着火箭上的钢丝猛扎到地面 原来,这是我国新一代人工引雷专用火箭正在试验夏日的雷电惊心动魄,震撼人心前些年它击中山东黄岛油库,燃起熊熊大火,损失惨重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我国每年因雷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亿元以上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主任张义军告诉《北京科技报》 , “人工引雷”就是在适宜的雷 爆条件下,通过一枚小型火箭将雷电人为地引到地面使本来随机发生的自然雷电在可控状态下进行,从而获得近距离研究雷电的机会近日,在西安,我国新一代人工引雷专用火箭研制成功目前,世界上也只有法国、美国、日本、巴西和中国掌握了人工引雷技术。

      张义军解释说,雷电发生前,云层中的电场将会影响地面上的电场所以根据地面上的电场强度,可以大概推断云层中的电场强度,以确定“触”雷时间当火箭飞到 200—400 米高度时,就在雷暴云和大地之间建立了一条放电“通道”,触发闪电的过程和自然闪电的过程是完全相似的箭导线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要细要轻,以减轻火箭的负荷,而且导线表面要光滑,以减少飞行阻力在实际引雷中,导线一般采用直径为 0.2 毫米的细钢丝,为了增加钢丝的机械强度及耐火强度,在钢丝外面包上一层尼龙导线的长度大约为几百米,一般被绕在一个线轴上线轴的绕制是一项比较精细的工作,绕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拉线的成功率 张义军介绍,引雷火箭是人工引雷的主要工具,火箭采用复合材料,箭体内有火箭发动机、发动机点火电爆管为了防止火箭发射后落下时砸到人和附近的房屋,所以箭头内有降落伞、抛伞点火药及延时装置 火箭发射后上升的速度是能否成功引雷的关键火箭的发射速度,要掌握适中,最大速度以不超过每秒 190 米为宜太快了,会把直径 0.2 毫米、仅能承受 7 公斤拉力的钢丝拉断,达不到引雷的目的火箭太慢了,赶不上带电粒子的飘移速度,同样不能引雷电落地 我国新一代引雷火箭的速度范围控制在 120m/s-190m/s之间,满足成功拖线的要求;火箭在箭头内部装有降落伞,可在火箭发动机燃烧完并达到最大高度时将降落伞抛出,牵引箭头和火箭残体缓缓落下,保证了地面人员的安全。

      ■人工引雷火箭有哪些作用 张义军说,传统的避雷系统还是由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等构成的,但随着新型避雷装置的研究,需要进行更加实际的雷击试验因此, “人工引雷”不但可以用于雷电物理研究,还能对雷电防护装置的性能进行综合试验和评估对雷电防护设备的检测,过去只能在高压实验室内进行而“人工引雷”提供了最接近真实的自然雷电模拟源,可对防雷设备机理及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更为可靠 另外,气候变化和雷暴雷电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工引雷试验表明,人工引发雷电对雷暴电场和降水有明显影响,一般会导致降雨猛增相关的模拟计算也表明,对冰雹云进行人工引雷可以使冰雹削减、降水增加这样在一定条件下,人工引雷有可能成为人工影响天气过程的一个有效手段 “人工引雷”所击地点的附近还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这种辐射则可能诱发农作物或其种子基因发生变异比如在北京延庆县许家营的一次人工引雷试验中,引雷地点在玉米地旁,引雷成功的闪电击地点距玉米植株最近距离只有 0.6 米,两次引雷的时间又适值玉米的吐穗期和扬花期引雷之后,不仅附近的玉米地结出的玉米产量高于其他地块四倍以上,而且在雷击地附近的玉米雄花上也结了穗所以如果将“人工引雷”技术应用于人工育种,就能以大大低于太空育种的成本,选育出多种有实用价值的新品种。

      地球上每天会有 800 万次雷电一次闪电,云和大地间的电压可达 1 亿伏,电流强度可达 10 万安培,闪电的长度可达 1 万米,电火花直径也有十几厘米,闪电的功率可达 100 亿千瓦,是我国葛洲坝水电站发电功率的几千倍雷电的确是一种强大的能源,如果能控制它并为人类造福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人工引雷火箭也许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