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离异家庭对中学生早恋的影响【文献综述】.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9265620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5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思想政治教育=i浅析离异家庭对中学生早恋的影响近年来,离异家庭子女不断增多,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这个群体还有持 续扩大之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这类中学生占在校人数的8%—15%由于在感情上得不到父亲或 者母亲的疼爱,生活上乂缺少关爱,所以他们急需找到倾诉对象和感情寄托在这种情况下,同龄 的尤其是与自己有相似点的异性就特别容易成为他们的情感寄托,更加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美国的一位知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打击,仅次于死亡不管是哪一种 原因导致离婚,对于孩子來说都是“致命”伤害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 残缺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单亲家庭孩子早恋问题做出研究,其结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儿 个方面:一、 引起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原因(一) 针对单亲离异家庭对中学生早恋行为产生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也做过许多详细的研究,国 内学者[D丹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说,离异家庭学生早恋行为产生是市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家长过分 溺爱孩子,对子女学习要求过低,缺乏情感引导;子女缺少家庭沟通,迫切需要找到感情支撑点; 社会不良因素的彩响;家长的不当行为的彫响⑴。

      二) 国内另一位学者郑春梅则把引起中学生早恋的因素归结为以下儿个方面:中学生身心早熟, 但道德观念不成熟,对爱情缺乏了解,再加上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失当,中学生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事 物的诱惑,出现早恋现象⑵三) 贾玉芳老师指出,引起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原因包括:相互有好感,即青少年相互之间由于 爱慕对方的长相、能力以及对方的优秀品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寻求家庭外的补偿,这类现象在离 异单亲家庭中特别明显;心理叛逆,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而产生的早恋现象; 性别差异带来的身心愉悦⑶二、 中学生早恋的危害(一) 邱文霞指出,早恋的严重危害包括•两个方而:一是学习成绩下降;二是出现未成年父母, 自食苦果,自毁前程⑷二) 另一位学者王艳武把早恋危害归为四个方面:浪费时间,分散精力;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心 理挫折给学生带來无穷的烦恼;学习成绩下降,学业荒废;影响学风,败坏校风⑸当然,我们不排除早恋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但这毕竟是少之极少的现彖,我们看到更多的 是早恋的苦果和危害因此,针对这类现象,专家学者们也研究出了许多预防和处理早恋的措施三、预防及处理早恋的措施(一)宁夏人民出版社《少年读者》杂志社的薛晓红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方法。

      分别从家庭、学 校和社会三方血来阐述:首先,家庭方面要摆正心态,调整不良心理情绪;釆取宽严适度的家庭教育方式;注重广博的感 情培养;丰富家庭生活内容,扩大子女生活圈子其次,学校方面要情感育人,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开展有益的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定期与家 长収得沟通,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建立心理教育与咨询机构最后,社会方面要对单亲家庭有正确的认识;应完善单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⑹二)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陶都中学的倪韬还特别强调在做这方面工作时男生、女生要区别开来对 待⑺而另一位学者刘玉新则把解决早恋问题的重点放在教育上⑻这些学者都重点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离异家庭学生产生早恋行为的原因以及预防和解决的措 施他们分析的很透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来论述,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个人的因素,在今 后的研究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生个人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处理早恋问题毕竟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 作用的只有从离异家长、离异子女自身、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出发,形成家长、子女、学校和社会协调 配合的四位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才能使离异家庭子女得以健康成长,避免早恋行为产生的危害 参考文献:[1] 田丹.单亲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早恋行为形成的影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 27 (4).[2] 郑春梅.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危害及预防[J].吉林教育(综合版),2007, (10) :5-7.[3] 贾玉芳•青苹果要慎摘[J]・甘肃农业报,2006, (11): 244-245.[4] 邱文霞.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三点看法[J].北京教育,2001, (11): 17.[5] 王艳武.浅谈中学生早恋问题的预防[J].中小学管理,2006, (07).[6] 薛晓红.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成因及调试对策[J].F夏师范学院报(社会科学),2009,(10).[7] 倪韬.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思考与对策[J].前沿学术论坛,2009, (3): 296.[8] 刘玉新.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分析及对策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3, (6): 12-15.[9] 庞守兴.试论单亲家度子女教育问题[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7, (04).[10] 陈会昌等•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N]•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 (03).[11] 罗清旭等•父母离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N].心理科学通讯,2002, (02).[⑵齐麟•论单亲家庭[N].人口学刊,2000, (06).[13] 周敏娟等.离异家庭初中生个性特征及相关研究[N].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 (09).[14] 李秀珍,王俊国.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N]•光明日报,1998-11-28.[15] 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48.[16] 安东尼•吉登斯[英]•社会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