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工程专业学业指导手册.doc
26页网络工程专业学业指导手册一、 新生寄语亲爱的新同学们,大家好!经过大家的努力,你们考进了防灾科技学院欢迎成为你们灾害信息工程系大家庭中的成员!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你们选择了学习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技术,意味着你们选择了美好的未来 ,选择本系就读也意味着你们选择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动力加油站在这里,你们将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信息技术领域的主流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你们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练成一身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本领,度过你最难忘的青春时光,发掘永无止境的精神动力,为扬起生活的风帆做好一切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环境,新起点希望大家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良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不耻下问,勤于思考,做一个志存高远、学业精深、体魄强健的防灾人,为明天的成功递交最满意的答卷! 同学们,你们肩负着社会的责任、父母的重托、老师的期望,背负着未来的梦想你们一定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科学安排大学的生活时光,用诚信、勤劳和智慧谱写人生的美好篇章,用知识和力量陪伴你成长。
最后祝各位新同学学业有成、生活愉快!二、灾害信息工程系简介灾害信息工程系的前身是建于1986年的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系,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3个本科专业灾害信息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43余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1名,讲师20余名,其中博士6人,硕士27人近年来,我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文章3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共主编或参编教材18部;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厅局级科研课题30余项,教科研经费300余万元灾害信息工程系现有7个实验室,建筑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2500余万元分别是: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实验室:主要承担并行计算、云计算、分布式文件系统、大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实验项目;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主要承担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编译原理、GIS应用开发、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实验项目;计算机硬件实验室:主要承担微机组装与维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SOPC、嵌入式系统、3G开发等实验项目;网络工程实验室:主要承担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综合布线、网络工程、思科路由与交换、思科语音交换、思科网络安全、H3C路由与交换、H3C语音交换、H3C网络安全等实验项目;物联网实验室:主要承担物联网基础、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应用、智能电子商务仓储配送、智能超市、智能家居等实验项目;信息安全实验室:主要承担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攻击与防范、计算机取证、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等实验项目;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主要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实验项目。
三、学业导航1.专业介绍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创办于2009年,设有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软件设计与开发两个方向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两名现有网络工程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设备总值700余万另外,本专业成功申请思科网络学院、h3c网络学院、红帽网络学院等国际顶级认证学院本专业还同X东翰林、晓通网络、赛文世纪等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实现与维护技术,具备初步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从事网络设计、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知识要求:l 掌握计算机硬件与系统基础知识;l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l 掌握TCP/IP的协议架构和协议分析的基本知识;l 掌握常见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l 掌握常见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的基础知识;l 掌握常见网络服务器的实施、配置和维护;l 了解IT行业专业英语能力要求:l 网络系统的组件、运行维护和性能评价能力;l 中小型网站开发、运行维护和性能评价的能力;l 网络的排错、病毒防范、和入侵防范能力;l 网络文档编写的能力l 网络方案讲解的能力l 客户培训的能力l 网络技术支持的能力素质要求:l 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l 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l 探索改革精神:尽量培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l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2.课程介绍网络工程专业把握行业主流技术,跟踪行业关键技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用“工程实例单元教学法”贯穿教学的始终,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于一体,按照“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强化实践、拓展素质”的指导思想,构建了“学科平台+专业(方向)课”的课程体系,明确不同专业方向对能力的要求,以一组密切相关的课程作为方向课,培养学生在本专业某个领域的应用能力针对本专业不同的研究方向,开设的主干课程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等一)操作系统:本课程为专基础课,主要内容为操作系统概述、用户接口、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并选择当前较为流行的、有代表性的操作系统为实例,深入分析它们的部分关键环节的实现技术二)计算机网络: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着重讲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基本原理和协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理解,为后续的课程和将来从事应用系统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计算机组成原理: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各子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实现技术,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对培养学生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该课程为今后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容错技术、计算机并行处理、计算机分布式处理技术等课程打好基础四)网络与信息安全: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介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密码技术、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黑客常用的攻击技术、网络站点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和安全电子交易五)网络工程: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为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交换的原理和配置、路由原理、配置静态路由、配置默认路由、配置各种路由协议,网络的远程访问技术、网络的访问控制、网络防火墙的原来和配置,网络规划与设计六)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为网络管理与维护及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知识, 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常用的网络测试与诊断工具(软、硬件)的使用,网络排错的工作流程以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七)信息系统集成: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介绍了系统集成的作用和任务、系统设计和实施原则、系统总体结构、综合布线、网络系统、硬件系统、服务器的选型、系统软件、操作系统选型、数据库管理和选型、Internet/Intranet软件以及其它相关技术。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应该使学生掌握系统集成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八)认识实习:该课程是学生完成第一二学期的相关课程后,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前必须完成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网络工程专业实习、网络工程生产实习、网络工程毕业实习课程的基础,该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通过该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的工作单位性质及工作岗位;了解不同岗位对专业知识及能力的要求;了解不同单位网络建设的现状;了解计算机内部组件构成;掌握计算机组装技术;能够解决一些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软件或硬件故障;掌握系统布线布局,熟悉网络布线产品,掌握网络线缆测试;熟练掌握应用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九)专业实习:网络工程专业实习是网络工程专业学生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企业网络规划与实现、网络工程综合实习本实习时在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与设计、通信原理以及Linux等课程后,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通过该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Window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Linux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了解这些技术在实际岗位对专业知识及能力的要求;了解不同企业服务无的使用情况;了解网络工程规划的全过程;掌握企业网络的规划与开发实现; (十)生产实习:网络工程专业实习是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认真抓好生产实习的教学工作,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是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学生业务素质和技术素质关键的一环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各门基础课程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开设生产实习的主要作用和目的在于:1)增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网络工程技术及其应用2)在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实际的网络工程系统的操作实习,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实际系统的设计、操作、管理与维护能力3)通过各种业务模块的实习,使学生了解完整网络工程系统的设计、招标、组建以及运营维护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完整的工程意识4)详细了解和学习网络工程中各组成环节的设计、实现、管理等技术通过生产实习,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从而为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本专业工作奠定初步基础3.教学计划理论课程主要由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及专业任选课组成,课程体系比例见下表,其中,学科(专业)基础课包括16门课程,数学类基础课程5门,理化类基础课程4门,系部平台基础课程6门,专业导论1门,该部分共61学分;专业必修课中共设6门课程,该部分共19学分;专业限选课5门,该部分共10学分;专业任选课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训练,共设置24学分,修满8学分即为合格,四年修满188学即可毕业。
表1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比例分配表课组名称要求学分课内要求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4676823.24%素质拓展课程101604.84%学科(专业)基础课6197629.54%专业必修课193049.2%专业限选课111765.33%专业任选课81283.87%集中实践教学2566420.09%公共选修课101603.88%合计188.02512.0100%表2 第一学年第1学期(秋季)教学计划进度表(23学分)课程结构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时分配考核方式 授课上机实验公共基础课2008103大学英语Ⅰ4646400考试2008803灾害学概论2323200考试2010002大学语文2323200考查200859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32016考查2010001大学计算机基础116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