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亚洲现实题材要有意思有意义.doc
6页杨亚洲现实题材要有意思、有意义杨亚洲导演是国内最具重量级的现实题材影视剧创作者之一,曾创 作了无数动人心弦、堪称经典的影视剧作品,从《空镜子》到《浪漫的事》 《最长的拥抱》《草帽警察》再到《嘿,老头!》,以及如今屏幕上热播的 《嘿,孩子》,他说只要观众喜欢,会一直“嘿!”下去《嘿,老头!》聚 焦在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身上,《嘿,孩子》乂是关注了中国人恒久 谈论的话题一一孩子杨亚洲总是把镜头对准最富生活气息的那群人,用 最有温度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谈起选择题材的标准,杨亚洲提出 了两个“有” 有意思,有意义我对有意思、有意义的偏爱,让我 一直在坚持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表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孩子是中国人恒久的话题近年来,屏幕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仙侠、玄幻题材,充斥着大大小小 的IP作品曾经风光无限的现实题材大有受到“碾压”的趋势,所幸今 年下半年以来,屏幕上又刮起了一,阵“现实主义”热风,那么作为现实题 材的重要分支一一都市情感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是否有“走入了死胡同”的 嫌疑呢?杨亚洲的回答是肯定的:“单纯地写亲情、爱情,己经不能满足 飞速变化的社会中,观众兴趣点的改变,这就逼着创作者将剧中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做窄了。
如果有非常好的剧本,但它是五年前甚至两三年前 写的,很多东西一定过时了以往很多的都市情感剧,都存在程度不一的“洒狗血”一一“婆媳争 斗、小三骂战”屡见不鲜杨亚洲也说,“有些电视剧把人物的情感越做 越极致,越做越重口味,有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但只是极少数 的情况,电视剧不应该把这些元素过分地夸张放大化但现实题材在创 作起来也是有很大难度的,“写得太生活化会让人觉得没意思,写得太戏 剧化了又会让人觉得不真实疽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上,杨亚洲一直在摸索从上一部作品《嘿,老头》聚焦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到这部全面 围绕“孩子”展开,杨亚洲的关注点一直切中现实的要害,直指社会的痛 点谈到《嘿,孩子》与上一部剧《嘿,老头!》的关系,杨亚洲分析, 《嘿,老头!》也是关于抽象意义上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在老了之后,其 实也就变成了我们的“孩子”杨亚洲导演透露,在《嘿,老头!》拍摄了 将近十多天的时候,他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虽说这是一个关于老人的 故事,但我应该从儿子变成爸爸的爸爸这个点来切入疽同样,《嘿,孩子》 虽说是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但这是涉及到家家户户、穷人富人都绕 不开的永恒话题话题性的东西每一年、每一天都在改变,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 也应该是影视剧作品的源泉。
《嘿,老头!》用父子感情,带出了很多时下 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而《嘿,孩子》是用中国人最大的一个话题涵盖了都 市情感中所有的元素中国人这辈子不论是挣票子、买房子,实际上所有 的努力最后都会落到孩子身上,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是永恒的《嘿,孩 子》中,每个人的关系变化实际上都是以“孩子”为结合点,对此杨导自 信坦言:“我做到了小切入、大张力《嘿,孩子》围绕方家大家长督促家中三个儿女抓紧生孩后,三对夫 妻为此不得不展开生子大作战,因为“孩子”引发一系列的故事当初为 什么想要拍这部电视剧?杨亚洲透露,其实原始剧本是这样的,“这个剧 本最开始是一对50多岁老夫妻写的,原名《女大当孕》,讲的是一对大龄 夫妻想要孩子却不得的故事但我拿到剧本后觉得它不能够完整展现现代 都市人情感,所以对剧本做了很大程度上的改编和扩充,从单一的故事变 成了现实生活的万花筒,从而能够将都市情感的方方面面一网打尽 如今剧集播出即将过半,我们再来看杨亚洲的用心良苦首先,由蒋雯丽、郭晓东领衔的“失独夫妇”,真切地演绎了 “失独 夫妻百事哀”的悲惨世界事实上,失独家庭是中国特别大的群体,但很 少被影视作品关注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称,截 至2012年,我国已有100余万个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每年新增失独家 庭7.6万个;平均每天有一个班(40至50人)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 离开人世。
对于剧中老大夫妻方韵和秦栓柱“失独”家庭的设定,杨亚洲 坦言,其中加入了很多现实的参照他曾苦于将三对夫妻都设定为“生不 出孩子”显得“不真实”,恰在此时看到了一条微博:“一个独生女孩在澳 大利亚大堡礁冲浪时溺亡,她的父亲在一年后发了一条微博,讲了他这一 年的心理过程,关于如何走出痛苦我看了以后非常受触动失独家庭是 中国特别大的一个群体,但儿乎没有影视作品关注他们正是这个偶然的发现,让杨亚洲注意到了中国特有的却为数众多的 “失独”群体,他亲自参加了失独团体的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我参加了他们所有的活动,看他们如何抱团取暖一切一切真实的感受,最后 都表现在了剧里,很多剧情就是直接采用自真实的事件其次,杨亚洲向我们讲述了剧中李小冉、刘天佐诠释的“女强男弱“ 的家庭他们什么都不缺,但真情是最稀有的老二夫妻一一贾元元与 方乐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女强男弱”组合,贾元元从开始为了工作不想 要孩子,慢慢转变成坚决要孩子,甚至可以放弃工作,这中间的心理过程 与方乐是分不开的对此杨亚洲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女人, 尤其是当今社会女性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她们什么都见过了,没有什么不 能没有真情有一个人什么都不为,诚诚恳恳地爱着她,这是他俩能在一 起最重要的原因。
其实在老二夫妻身上,杨亚洲想表现的是很多都市家庭对要孩子这件 事本质的“背离”:“他们为了贾元元的父亲,为了方乐的父亲,为了房产, 为了很多其他的因素要孩子,而这些因素里唯独没有为了自己这也是非 常有代表性的第三,这对夫妻由韩青、齐溪主演尚北京和方向,这可谓是剧中最“奇 葩”的家庭:90后、老夫少妻、隐婚、丁克家庭、男方有孩子……遇到的 问题一点也不比前两个家庭少谈及这样设定的缘由,杨亚洲说,还是源 于生活老三这一对后面有了很多新变化,通过孩子的话题,串起了中 国老中青三个不同年代、不同情况的家庭,将中国都市人的情感完整地展 现出来 方向在剧中是颇有些“任性”的小女人形象,她的存在意义是什么?杨亚洲称,她代表了现实中有年轻观点的一代人她的性 格比较直率,更加简单直接,不像老大老二背负那么多沉重的因素她的 存在是让这部剧更加完整,她不要孩子并非是出于自私的目的,而是对丈 夫不求回报的爱,她是今天年轻一代婚姻爱情观的代表最后,杨亚洲总结道,“我通过喜剧的、荒诞的、温暖的、真实的表 现手法,聚焦一个特定的话题,反应了不同生活背景对于孩子的不同理解 我想它是一个有意义的作品,让每一个正在思考要不要生孩子,有了孩子 又失去孩子,即将迎来孩子的人看了之后都有收获。
呼吁现实题材:笑多了会变傻杨亚洲作为国内最具重量级的现实题材影视剧创作者之一,在聊完了 新作《嘿,孩子》之后,也不忘呼吁和我们讲讲现实题材创作那些事儿 他认为,我们的现实生活题材作品简直少之乂少,这类题材严重缺位无 论电影创作还是电视剧创作,现实题材都应该成为我们的主力军什么武 侠、玄幻、IP,中国人不太需要那种嘻嘻哈哈一笑而过的东西,这种现状 必须改变在杨亚洲看来,“我们缺的不是笑声,我们缺的是温暖、是感 动其实有的时候笑多了会傻的,人如果不流眼泪,实际上对身体不好 我觉得中国人不缺笑声,缺的是眼泪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创作者需 要拍出有意义而且又有意思的作品以前可能是有意义的东西多,但有意 思的东西多了又没有意义了,我觉得有意义和有意思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创 作境界那么,在创作方面,最大的难度是什么呢?杨亚洲认为,每一个观众 都是专家,“你拍摄古装戏,文艺点评的批评声音一般来自大文豪、专业 人士,就剩下绯闻、八卦的版面了但现实题材作品就截然不同了,你上 网、在地铁里、在公园里、在咖啡厅你作品拍得好坏,到处都能听到人 们议论你这部剧因为观众就生活在你拍摄的这群人中间所以说你不用 媒体,不用宣传和炒作,只要你这部戏热播了,你走在大街小巷,每个人 的评论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每一个观众就是专家。
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 难题,你的作品需要经过无数的专家考验和评定这简直太难了、太难 了杨亚洲连着说了两句太难,但也表示这些都是他口后创作与思考的 方向他顺带揪出了另一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电视剧文艺批评的东西太 少了,所以没有*他们的版面杨亚洲也表示,每次作品热播的时候都不会跟着看,“其实后期已经 看了无数遍,我也不会刻意去看观众的评论,因为心情很复杂,我的每一 部作品都是用心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我的孩子但是,我会等播完以后, 找一些切中我要害的东西,认认真真地去拜读,汲取经验,希望下次创作 出更为出彩的作品在现实题材的创作方面,杨亚洲一直秉承着“真性情”的创作原则所谓真指的是“真实","现实题材不是荒诞主义,现实生活中每一件真实 的事情都是我们创作者需要的素材而“性”指的就是人物性格,“你塑 造的人物是否鲜活、是否有性格、是否立体,都是需要考究的,总之就是 人物要好看,怎么就好看呢?举个例子,以前说一个人物太二了,是贬义, 现在我们一个人物二,是褒扬’至于“情”就更好理解了,你所创作的 人物要有真情实感如何创作出具有“真性情”的作品,杨亚洲也很有一 套自己的法则,“首先你要睁大眼睛看,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能用眼睛 看到的,你把创作装在心里,那么,买菜、做饭想的全部都是创作那点事 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