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案:12 芦苇荡.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78254036
  • 上传时间:2019-0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芦花荡【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句,能够准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头子的人物形象2、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3、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自主先学】一、预习任务(一)熟读课文,家长听读一遍二)整理字词,默写一遍 (三)问题导航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2、这篇文章中你喜欢的景物语句有哪些?说说理由。

      (四)阅读批注,提出疑问(批注写在书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 家长签字: 二、预习检测(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悠闲( ) 疟子( ) 苇塘( ) 寒噤( ) 仄歪( ) 泅水( ) 飒飒( ) 竹篙( )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掌出来 ( ) 2、老头子的身体往上窜了一窜,随着,小船很利害地仄歪了一下 (  ) 3、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末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   ) 4、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错,船却走不动   (  )(三)选词填空 1、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 (A.撑 B.划 C.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 (A.奔 B.走 C.超)着东南去了 2、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 (A.阴森恐怖 B.阴森黑暗 C.暗无天日)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 (A.堕落 B.掉 C.滴落)下来的样子 3、弯弯下垂的月亮, (A.挂 B.镶 C.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 (A.飒飒 B.瑟瑟 C.呼呼)的风响 【演练展示】1、请标画出文章中几处环境描写的语句,仔细揣摩,想一想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分组讨论)2、请概括文中与老头子相关的故事情节。

      分析他的人物形象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表现的?(品读分组讨论,班级交流)3、我们爱家爱国,但面对强大的敌人,你是怎么想的?又准备怎么做呢?(分组讨论)【质疑拓展】 【当堂检测】(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悠闲( ) 疟子( ) 苇塘( ) 寒噤( ) 仄歪( ) 泅水( ) 飒飒( ) 竹篙( )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1、简要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交代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何用意? 3、选文第2自然段中用“张皇失措”来描写老头子,恰当否?为什么?   4、反复品读后,请划出表现老头子驾船技术高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评价】一、精彩句段积累 二、重点知识梳理(可选用表格、知识树、文字梳理等方式) 三、自我评价分数环节预习检测演练展示当堂检测总分得分得分率【练习巩固】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①    铁凝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我的家庭鼓励了我这妄想。

      父亲为我开列了一个很长的书目,并四处奔走想办法从已经关闭的市级图书馆借出那些禁读的书在父亲喜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他的朋友、《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徐光耀老师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那年我十六岁现在想来,以那样的年龄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在有点不知深浅但能够说明的,是孙犁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 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我带了信,在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

      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这是我与孙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