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乌江水利资源的利用.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18447637
  • 上传时间:2023-10-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年高考地理必考学问点:乌江水利资源的利用  查字典地理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地理必考学问点:乌江水利资源的利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地理网▲高考地理必考学问点:乌江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酉阳彭水,在重庆市涪陵注人长江乌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公里六冲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较大支流有六冲河、猫跳河、清水江、湘江、洪渡河、芙蓉江、唐岩河等15条,自然落差2123.5米,年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流域内年均径流深600毫米,但年内安排不均,汛期5~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80%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改变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著名于世,号称“天险”▲高考地理必考学问点:乌江水利资源的利用乌江水能隐藏丰富,多优良电站坝址,全流域水能隐藏量1042.59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267处其中,乌江干流为580.4万千瓦仅中、下游即可进行9个梯级开发,乌江渡电站坝高162米,装机63万千瓦,是中国喀斯特地区已经建成的最大高坝。

      1、乌江年径流比较稳定,上游有兴建洪家渡水电站龙头水库的条件,可进行多年调整,中游有乌江渡水电站可进行年调整,构皮滩水电站可进行多年调整,各梯级联运后保证出力还可提高,因此,电能质量高,全年能均衡发电;2、乌江流域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属峡谷型水库、电站,淹地、移民少,工程量相对较少,工期较短,投资较省;3、地理位置适中,距用电负荷中心较近,是“西电东送”的良好电源点,构皮滩水电站还能在全国联网中起到支撑性电源的作用,加上思林、沙沱水电站的建设,将形成贵州东部“西电东送”的水电群;4、乌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品位高,储量大,其中铝、磷、锰矿保有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8%、19%、11%,廉价的电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可起到促进作用;5、发展乌江的航运事业、扩大农灌面积,修建电站形成水库还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高考地理必考学问点:乌江水利资源的利用乌江跨中国贵州省北部和重庆市东南部北源六冲河出赫章县北,南源三岔河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两源汇合后称鸭池河东北流到息烽县乌江渡以下始称乌江口经思南县、沿河县等,重庆市境内经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万木乡、龚滩古镇,折向彭水县、武隆县到涪陵区入长江,支流流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全长1018千米(其中贵州境内874千米)支流众多,呈羽状水系分布,主要支流有六冲河、猫跳河、清水江、濯河、洪渡河、芙蓉江、郁江、阿蓬江等;流域总面积为115747平方千米(其中贵州境内66807平方千米)从河源到乌江渡为上游,长448千米,落差1636米,平均比降3.65‰,河谷切割深,坡陡流急从乌江渡到贵州沿河县城为中游,长346千米,落差336米,平均比降0.97‰从沿河县城到涪陵河口为下游,长243千米,落差152米,平均比降0.62‰自中游余庆县构皮滩出峡谷后,江面展宽到200多米,水势平缓,但礁石、险滩多流域内山峦起伏,石灰岩地层分布广泛,多溶洞、伏流流域内年均径流总量50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隐藏量1042.59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有266处,装机容量846.01万千瓦,是水电宝地余庆县以下可通航乌江,古时名为“延江”或“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香炉山,自西向东北横贯贵州的中部,过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即进入重庆市所辖地区,方向折北,经重庆市酉阳县、彭水、武隆等县,在涪陵区注入长江,成为长江南岸的一大支流乌江是典型的山区河流,全长1037公里(其中贵州境内为874公里),干流自然落差2124米,平均比降2.05‰。

      乌江流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西向高差大,流域面积87900平方公里,在贵州境内有67500平方公里自河源到乌江渡,定为乌江上游,长448公里,这段河道河谷深切,纵坡陡峻,伏流众多,洪枯水位变幅特大从乌江渡到沿河县城为乌江中游,长346公里,河道穿行于深山谷之中,礁石林立,滩险密布,出名的璇塘天生桥镇天洞、一子三滩号称“四大天险”,均在此段从沿河县城到重庆市的涪陵河口为乌江的下游,长243公里,此段河道河谷宽窄相间,两岸多有田地分布,农田和居民点较为集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