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批复的含义及写作要求.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32284705
  • 上传时间:2023-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0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批复的含义及写作要求 批复的含义及写作要求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它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下面是特地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批复的含义及写作要求,供大家参照   批复的含义及写作要求 基本含义 概念 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它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特点 (1)行文具有被动性 批复的写作以下级的请示为前提,它是专门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先有上报的请示,后有下发的批复,一来一往,被动行文,这一点与其他公文有所不同 (2)内容具有针对性 批复要针对请示事项说明是否同意或是否可行的态度,批复事项必必需针对请示内容来答复,而不能另找与请示内容不相关的话题因此批复的内容必必需明确、简洁,以利下级机关落实执行   (3)效用的权威性 批复表示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看法,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答复必必需认真落实执行,不得背离,批复的效用在这方面类似命令、决定,带有很强的权威性   (4)态度的明确性 批复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有模棱两可的语言,使得请示单位不知道如何处理。

      分类 依据批复的内容和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审批事项批复、审批法规批复和阐述政策的批复等三种 还有肯定性批复、否定性批复和解答性批复三种 写法 批复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 正文落款构成   (1)标题 标题的写法最常见的是完全式的标题,即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在事由中一般将下级机关及请示的事由和问题写进去; 还有一种完全式的标题是 发文机关 + 表态词 + 请示事项 +文种,这种较为简明、全面和常用 也有的批复只写事和文种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是报送请示的下级机关.其位置同一般行政公文,写于标题之下,正文之前,左起顶格. 批复不能越级行文, 当所请示的机关不能答复下级机关的问题而必需要向更上一级机关转报请示时, 更上一级机关所作批复的主机关不应是原请示机关, 而是转报机关. 如果批复的内容同时涉及其它的机关和单位,则要采纳抄送的形式送达. (3)正文 正文包括批复引语、批复看法和批复要求三部分 批复引语要点出批复对象,一般称收到某文,或某文收悉要写明是关于何时、何号、关于何事的请示的答复,时间和文号可省略 批复看法是针对请示中提出的问题所作的答复和指示,意思要明确,语气要适当,什么同意,什么不同意,为什么某些条款不同意,注意事项等都要写清楚。

      批复要求(其实可以单独算做结尾),是从上级机关的角度提出的一些补充性看法,或是说明希望、提出号召如果同意,可写要求;不同意,亦可提供其他解决办法 (4)落款 这部分写在批复正文右下方, 署成文日期并加盖公章, 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2021新规) 批复既是上级机关指示性、政策性较强的.公文,又是对下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的答复性公文,因此,撰写批复要慎重及时,依据现行政策法令及办事准则,及时给予答复撰写时,不管同意与否,批复看法必必需十分清楚明白,态度明朗不能模糊其辞,模棱两可,以免下级无所适从 同时批复必必需有针对性的一文一批复,请示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批复就答复什么问题 必需要指出的是,在全面推动依法行政的今天,"批复'这种带有较为显然的计划经济"人治'色彩的公文种类,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慎用从既有的批复定义和使用实际看,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依法行政讲究职权法定,每个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独立的法定使命,必需要经过"请示'而为的事项越来越少,上级行政机关面对请示,要看是否有必要"批复'关于应当由下级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独立承当责任的事项,虽有请示也不应批复(即使必需要指导也应采纳其他方式)。

      这一是便于明晰职权,分清责任,推动依法行政的必需要,二是避免文牍主义,提升行政效率的必需要,三是便于管理相对人寻求救济必需要 批复的写作要求 (一)慎重及时 批复既是上级机关指示性、政策性较强的公文,又是对下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的答复性公文,因此,撰写批复要慎重及时批复机关收到请示后,要及时进行严密的调查了解,掌握有关状况,依据现行政策法令及办事准则,经认真研究后,及时给予答复 (二)针对请示答复 请示要求一文一事,批复也应有针对性地一文一批复,请示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批复就答复什么问题,上下行文互相对应 (三)明确态度 批复看法不管同意与否,必必需十分清楚明白,态度明朗不能模糊其词,模棱两可,以免下级无所适从 批复的主送机关明确只有请示机关一个,如果所请示问题有普遍性,或必需告知其他一些机关,可用如下办法处理:一是除批复原请示单位外,并转有关单位二是将批复抄送有关单位三是将有关看法另用"通知'行文将本机关对一些普遍性问题的看法及时传达下去 (四)不同指示、复函混用 批复与指示同为下行文,均对有关事项提出原则、要求,但两者的区别还是显然的,不应混用首先是内容不同,指示是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原则。

      而批复事项较窄,只能针对请示事项作出具体答复,多属各别性问题,不涉及面上的工作其次是受文对象不同指示的受文对象一般不是某个机关,而是有关的机关单位,受文对象甚至不确定而批复有特定的受文单位,只给原请示机关发批复再次是制发动因不同指示依据必需要而作,属主动行文,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而发的,属被动行文 批复与函写作要求 批复与函写作要求 大家都了解批复与函如何写了吗?下面是特地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批复与函写作要求,欢迎大家阅读与参照 批复与函写作要求 批复 (一)批复及其适用范围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答复请示事项,用批复'这一规定说明了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批复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行文,不用于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第二,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给予具体答复的指示性公文,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与指示性例如中国烟草总公司、国家物价局《关于调整贵州省青、黄烤烟收购价格的批复》就是针对贵州省物价局、贵州省烟草公司关于调整该省烤烟收购价格的请示事项而发的 在实际运用中,常见将批示与批复混淆,或以领导批示代批复的现象 批示与批复有以下几点区别: ①批复是国务院规定的10类15种公文之一,而批示不是正式公文,仅仅是书面看法。

      依据领导批示的精神可拟定指示、批复、决定等指定性公文; ②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而发批示适用面较宽,除请示外,还可对报告、通报等公文以及总结、调查报告等事务文书做批示; ③批复答复面窄,只限于原请示机关;批示答复面宽,除主送原请示机关外,还可转发有关单位参照执行 (二)批复的写作要求 1.标题批复的标题由发文单位、事由、公文种类三部份组成事由要明确表示出批复的针对性以便收文机关(即原请示的发文机关)一目了然是针对他的答复、指示,而不致贻误工作例如《国务院关于将轻工业部烟草专卖局改为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批复》,又如《商业部关于毛竹经营分工问题给四川省供销社的批复》,不仅批复的事由十分明确,而且标题里明确写出受文单位这一点不同于其它公文标题 2.引述来文的格式与要求批复的开头都要引述来文,以使受文单位知道,这份批复是针对自己的哪一份请示而发来的引述来文有时比较简略,可以只引述来文文号,也可引述来文中提出的问题要点,又可两者俱全有时来文请示的问题比较复杂,难以一言蔽之,则引述来文就要具体一些,经过归纳、概括,简要复述来文主要内容如果这样仍不能表达尽原请示之意,则可以只引文号,而将来文附于"批复'之后。

      总之,引述来文的原则是阐明原来文的主要内容,体现批复的针对性,鲜亮性 3.批复看法要具有针对性、明确性和单一性引述来文之后,要说明态度,依据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及实际状况,对请示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答复,同意、不同意、或部份同意有的还要对答复看法略加说明,申明理由或依据,以使下级机关更好地理解上级机关的意图答复的看法要单一,请示什么答复什么,不要连带其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答复的语言要明确、肯定、周严,力避冗长、累赘 4.结尾批复的结尾有的用简洁的文字提出希望或要求,有的仅简单说明态度,用"批复'、"特此批复'等语收柬全文 批复语言要求言简意赅,结尾如提出希望要求,也要高度凝炼,体现很强的针对性 在日常运用中,批复多用于对一些具体工作请示的答复如《国务院关于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国务院关于省设立自治县的批复》、《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在企业中试行浮动工资制度请示的批复》等因此,答复要及时,不要推批,造成公文旅行批复的措词要庄重、准确,不要用一些象征性的语言即使不同意,甚至反对,也要措辞恰当,语势得体 函 (一)函及其适用范围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互相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函,即信,是机关之间联系、商洽工作的公用信件这种公用信件由于用途不同,又分为公函和便函两大类用来商洽、询问、答复一般工作事项的,称为公函公函属于国家规定的正式公文,用以处理某些事务性事项我们所说的函系指公函 函是运用广泛、使用灵活方便的文种首先,函无论对上级、对下属,还是平行机关、不相隶属单位都适用,而其它文种则要合计行文关系,区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其次,函不受公文规格的严格限制,行文比较灵活多样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对函的作用和写作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公文中较少用函,不少可以而且应该用函的却用报告代之例如某建筑部门因盖高楼定购电梯,本来只要发一份函即可,却用了《关于申请定购高层综合办公楼电梯的报告》又如某小学校门口有个公交车站,由于车辆拥挤,严重影响了小同学进出学校的安全学校决定与公交公司交涉,写了一份《关于要求公交站台移位确保师生安全的报告》而公交公司即向学校发出了《关于对要求站台移位确保师生安全的报告的批复》两个不相隶属单位,如此行文,造成笑话此外,有些本该用函的,却不恰当地用了通知、请示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那么,函的使用范围有哪些呢? 1.互相商洽工作,多用于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

      例如财政部给轻工业部的《关于国家储备上、中等烤烟所必需资金和贷款利息问题的函》,针对1982年烤烟超收,由国家储备500万担上、中等烤烟所必需资金和贷款利息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2.询问状况或征询看法,上下级之间催办工作事宜如某市纪委向所辖区纪委查询某一走私案件或问题,可以发函区纪委接到这个函件,可用函回复对方,也可用报告回复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一般性的问题用函回复;涉及内容比较重要,人物情节比较复杂的问题,以报告回复为好 平级间的询问往往与联系或商洽工作交织在一起 3.请示一般较小的工作事项函具有与请示类似的"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作用(请示的规定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国务院没有对两者做严格的限定一般来说函不具有指挥或指示作用,该用请示、报告的还应当用请示、报告函所"请求批准'的问题,往往是具体工作中不甚主要不甚复杂的问题例如某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请示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悬挂国徽的问题;某学院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加入某学会等,均用函件 4.答复问题处理询问函,一般用函回复但关于上级机关的询问,多用"报告'答复例如财政部《关于烟草专卖许可证收费问题的复函》即是对中国烟草总公司(1983)烟专字316号函的回复;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四川省名晾(晒)烟有关问题的函》是针对四川省广安县物价局询问该县毛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