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 小母鸡种稻教案 北师大版.doc
6页一年级语文上册 小母鸡种稻教案 北师大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起点阶段的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读的乐趣”《小母鸡种稻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不仅插图形象生动,而且语言活泼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教学时通过自读、互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小母鸡种稻子》一文富含劳动教育意义,且前三段结构相似,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领会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内容,提高品德修养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好品质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14个生字,会用“愿意”口头造句教学流程:一、唱唱读读,导入新课1.师:早晨,太阳露出了笑脸,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小喜鹊呀,小蜜蜂呀,都从树林里飞了出来,鸟儿们又开始欢快地唱起歌同学们,请听——(多媒体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曲子)2(出示歌词)学生朗读这首歌词3.师:同学们,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吗?”(要靠劳动来创造)是呀!劳动最光荣!今天,让我们顺着歌声(音乐声起)一起去认识一位劳动小能手。
师手拿一张小母鸡图片,边演示边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指导认识并读好“种”这个多音字)5.设置悬念: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评:童话般的导语一下子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欢快的乐曲带着学生走进课文,小母鸡生动的动画形象、悬念的设置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同桌互读,相互评价要求:知道小母鸡种稻子请谁帮忙?(师贴小鸭、小猫、小猪的图片)4.指名读,教师伺机指导,注意正音,把句子读顺评:让学生充分朗读,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作好铺垫同时,让学生明确读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三、阅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交流3.教师伺机进行指导1)指点理解“愿意”○1引导学生自由练读“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这句话○2你能用一个词来代替“愿意”,再把这句话说一说吗?○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愿意”说一句话如:当你看到妈妈干活很累了,你愿意为妈妈做些什么事呢?)评:教师通过让学生充分读、换词说话,领悟“愿意”的意思,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降低了口头造句的难度。
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2)结合图,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母鸡种稻子呢?(3)指导朗读小母鸡和小鸭子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评:分角色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形成良好的语感四、小组合作学习第2.3自然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2.3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读,也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2.交流1)提出不懂的词语2)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或表演比赛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留出时间,留出空间,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自读、自悟,初步学会主动学习避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串讲串问五、学习第4自然段1.教师范读2.引导学生看图,组织探究:“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种——锄草——收)3.指导朗读4.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小母鸡、小猪、小猫、小鸭的神情,想象他们的动作、语言,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戴上头饰表演评:喜欢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课文插图很生动,有助于学生的表演,表演不仅使课文内化,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教师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六、回归整体,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一想:此时,你最想对小母鸡,还有小猪、小猫、小鸭说些什么呢?评:一个巧妙的“想一想”,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同时又进行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训练正如《标准》提出的“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七、识记生字1.学生按顺序指读本节课要记住的生字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3.“抢答”游戏课件出示一碗碗米饭图,上面写一个生字,师:小母鸡做做了一碗碗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想吃的同学赶快来抢答学生若读对了,“米饭”就“啵”地一声不见了评: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想办法记住生字,再加上有趣的游戏,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真正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八、作业课后和家长进行课本剧表演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 小河与青草 1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方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 实物投影仪。
2 图片、生字卡片主要板书计划:13 小河与青草水分小河 青草抱住清 绿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临写课外:朗读、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 看图,谈话导入2 届时课题指名读题,教学“青”3. 齐读课题二、初读指导1. 自由读课文,要求:(1) 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2) 用“——”画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用三角画出要求会认的字3) 给自然段加上序号2 检查自学情况1) 出示生字词(略)读2) 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3) 点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三、精读训练学习第一自然段1. 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它们是什么关系?2 课文第一自然段就讲了这个意思,谁来读?3. 点名读4. 句子比较: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弯弯的小河边,长着青青的小草1) 这两个句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2) 能不能把“长满了”换成“长着”?为什么?5. 指导朗读: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6. 尝试背诵7. 看图,设疑: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那么绿?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指导写字1. 认读生字:青 边 对 能 到2 指导书写。
3.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 点名朗读第一自然段2 引入: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呢?听了它们的谈话,你也许就明白了二、继续精读训练1.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们先来听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A教师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B自由读,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该是什么语气?C指导学生用真诚、赞美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D教师出示一瓶清水:这就是我从小河里取来的,谁再来夸夸它?E齐读第二自然段2) 学习第三自然段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A点名读B为什么小河没有骄傲?C“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是什么意思?D现场演示,让学生理解“浑浊”E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F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G教师小结2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小草和小河接下来又说了什么呢?我们接着听1) 录音播放第四、五段2) 指导理解朗读第四自然段3) 听到这么美的赞叹,小草骄傲了吗?(4) 理解朗读第五自然段5) 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三、总结全文1. 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明白了吗?2 假如小河是骄傲的小河,小草也是骄傲的小草,那会是什么样子?3. 正是它们和睦相处,所以——4. 齐读第六自然段。
5. 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指导背诵1. 自由练背小河和小草的话2 指名表演对话3. 练习背诵全文五、指导写字1. 认读生字:住 得 分 干2 记忆字形,说说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3. 指导书写4.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