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瓷开片机理及艺术效果.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7052697
  • 上传时间:2018-04-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4.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瓷开片机理及艺术效果(组图)古瓷开片机理及艺术效果(组图)我们从高空俯瞰祖国的锦绣山河,高山峡谷,沟壑纵横,阡陌交通,层层梯田,湖泊平滑如镜,江河九曲蜿蜒,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读者若将这类古瓷上的纹片与之产生联想,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发怀古之幽思,叹妙瓷之精湛古瓷是有永恒艺术生命力的关键是藏家不要单纯追求其经济价值,应更多去发掘其无穷无尽的文化内涵古瓷开片的种类古瓷开片的种类虽然古陶瓷多数的窑口和相当部分的品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开片现象,多数是被看作烧造缺陷对待的但也有一些品系却形成了特定的艺术效果,有些甚至可以作为鉴定古瓷真伪的特定要点 N“ w! G ^: ]( e3 w$ T' b““冰裂纹冰裂纹””开片:开片:这是形容在冰晶玉洁的釉面上形成了象冰雪一样清彻的裂纹这种裂纹十分致密,没有缝隙,杂质无法侵入,历经数百年,仍然显得晶莹剔透这是一件宋龙泉窑三足炉(图 11),冰裂纹清晰可见这件清康熙年间烧制的观音尊(图 12),器形典雅,犹如亭亭玉立的南海观音从上至下鲜艳如初凝的牛血般的釉色,显得雍容华贵清代诗人许斋有在《郎窑行·戏呈紫衡中承》诗中写道:“迩来杰出推郎窑,郎窑本以中丞名,……比试成宣欲乱真,乾坤万象归陶甄,雨过天晴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

      郎窑红是冰裂纹的典型代表这种开片以纵向为主,横向较少,与血丝般的牛毛纹内外呼应,奇异非凡 1 C( X1 J8 }7 w2 f“ WT$ {1 o/ B““文武文武””开片:开片:这是形容陶瓷器物上下左右,通体开片其中呈大型的不规则开片,比喻为“文片”,当中又套有较小型的开片,比喻为“武片”这是一件宋哥窑胆式瓶(图 13)自古以来就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比喻,以此来形容这类开片的形式颇为恰当这种开片以宋官窑、哥窑特征最为显著(图 14),也是这类瓷器除紫口铁足之外最大的特征,后世明代成化、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仿哥窑制品多仿之(图 15、16、17) , | d; `3 M8 P3 ~- d; A! S# Y9 G+ `2 i6 H1 @, G( n! T# k: C; u1 s; R: l8 |0 X6 b2 L““鱼鳞鱼鳞””状开片:状开片: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开片现象,主要集中在北宋汝窑、宋官窑和少数南宋龙泉窑制品上,其他品种未曾见过形态是在肥厚釉层的层与层之间产生的层间开片现象这是故宫藏北宋汝窑三足奁(图 18)和北宋汝窑敞口洗(图 19)读者可以从图片上清晰地看出这种层间层层叠叠、晶莹闪亮、犹如鱼鳞状一般的开片。

      原因是这类瓷器釉层很厚,有些甚至超过了胎体厚度(图 20)如此厚的釉层是多次 上釉形成的,每次上釉都要等干燥后再施,故各层釉之间薄厚不均,瓷器烧成后,层间应力不同,在层间产生断裂目前河南汝窑研究所已掌握了这类工艺,不过仿品开片过于密集,显得刻意做作,不如真品那般酣畅自然金丝铁线金丝铁线””型开片:型开片:《《简明陶瓷辞典》解释为“纹片的一种,传世哥窑瓷器的特殊纹饰,因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开片呈深灰似铁,小开片呈酱褐色,似金丝而得名”(图 21)这种释义仅将开片的特征表述出来这种开片属于人工二次开片,这在古陶瓷品系中是绝无仅有的古代工匠利用哥窑出窑前骤然冷却的方法,釉面内应力急剧释放产生大的开片然后将瓷器浸泡入含铁的溶液中,裂纹将铁物质吸附进裂纹内形成“铁线”效应再将这种一次开片的瓷器放入窑炉内烘烤,不等釉面熔化,再进行第二次骤冷,使釉面再次在大开片中产生小开片,再将烧成的瓷器放入陈腐的茶叶水中,裂纹再将茶碱之类的色素吸附进缝隙中,就形成了大片套小片,铁线裹金丝的艺术效果这种哥窑特有的工艺是自宋以来古代工匠人为掌控开片的典型例证,并被元、明、清继承与延续至今当代仿品中也使用了这种工艺,但远未达到真品的古拙之气。

      z; v; x9 I# v““百圾碎百圾碎””开片:开片:这也是哥窑开片的一种(图 22),只不过是纹片更细碎而已,是出窑前降温过快,致使釉面四分五裂,裂纹密如攒珠晚明天启年间的“煨瓷”(图 23)釉面上被称作“鱼子纹”的开片也是这种效应,不过是名称叫法不同《饮流斋说瓷》中提到“器小开大片,器大而小片皆足贵也晚近以来则不贵哥窑之开片,而贵郎窑之开片大抵开片瓷器,概以扪之无痕者乃为可贵也这是自古以来人们鉴赏的标准6 p. f! c“ Q, Z+ J2 Y/ o C0 l2 V9 r“ _- z( U; w ^/ R: i; t$ g# _5 J““苍蝇翅苍蝇翅””开片:开片:这是唐三彩特有的现象(图 24)唐三彩是唐代盛行厚葬之风的产物,并吸收西域风情,塑造出了器型丰富、绚丽多姿的器物,充分昭示了盛唐文化,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唐三彩属于陶质胎体,胎釉结合度不好,在千百年地下埋藏中,受到水气的侵蚀,器物裂析成苍蝇翅膀大小的细碎透明开片,四周微微翘起,如同干涸的池塘泥土四周翘起一般,属于历史性自然开片范畴,至今造假者无法仿制这也是鉴别唐三彩真假的要领之一芝麻纹芝麻纹””开片:开片:这类开片形态与唐三彩釉面开片类似,细如芝麻颗粒,但因附着在瓷化胎质上,附着力相对强,釉层无翘起现象。

      唐长沙窑制品最具代表性(图 25)7 t# g R' f) S这件北宋年间官窑大口瓶(图 31),在温润如玉、凝若堆脂的天青色釉面上,布满了纵横交错,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连或断的纹路,使人产生遐想古陶瓷是静物,尤其是陈设器物,陈设在室内,给人以宁静、肃穆的感觉那条条纹路、块块纹片纵横交错,忽断忽连,目光沿着纹线追寻而产生浮想联翩,产生了跃动迷离之感赋予了静置器物之生机,赋予了古陶瓷千年不朽、长青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这就是开片艺术的魅力所在我们从高空俯瞰祖国的锦绣山河,高山峡谷,沟壑纵横,阡陌交通,层层梯田,湖泊平滑如镜,江河九曲蜿蜒,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读者若将这类古瓷上的纹片与之产生联想,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发怀古之幽思,叹妙瓷之精湛古瓷是有永恒艺术生命力的关键是藏家不要单纯追求其经济价值,应更多去发掘其无穷无尽的文化内涵这件南宋哥窑花口洗上的金丝铁线( 图 32),何其典型,何其明显藏家欣赏它时一定会琢磨如何产生的这种艺术效果,古人是如何在坚硬的瓷面上穿针走线,勾勒出变幻莫测的各式纹片 ]- Q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雍正仿哥窑弥勒佛鎏金像(图 33)可以看出古代工匠如何娴熟地掌握了开片艺术,将慈眉善目、笑口常开、憨态可掬的佛祖,塑造得惟妙惟肖,充分表达了弥勒佛“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雍容大度,普渡众生的宽宏海量。

      佛像的僧衣袈裟恰到好处地开片成佛家长老身披的“百衲衣”而佛陀的面部及裸露部分却未见任何开片这就是开片艺术出神入化之处古瓷“开片”艺术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需要加以认识研究和对待,古陶瓷收藏爱好者不应局限在对各类古瓷经济价值的分析与追求,更不必对目前拍卖市场屡创新高的炒作之风而产生虚幻的期盼与渴望追风逐浪对大众收藏目的与宗旨并非是理性的选项,藏家莫将自己的藏品看作钱柜或银行新闻媒体也要充分地把握舆论导向,对收藏爱好者加以引导,力戒以功利躁动的心态对待收藏笔者深信,收藏最大的社会效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对于藏家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研究与鉴赏,这是藏品价值理性的回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