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docx
12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翻译赏析LT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 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 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 慨念奴娇•赤壁怀古①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爵江 月[注释] 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 说有五处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人道是:人们传说是周郎: 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 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穿空:形容 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④小乔:周瑜之妻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言、、初嫁〃是突出其 风流倜傥,少年得志。
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英发:指谈吐不凡, 卓有见识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 战指挥的标帜纶(gu)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灰飞烟灭:形容 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⑧尊:酒器酹(|葡):把酒浇在地上祭奠8)英发:英俊勃发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 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10)橘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12)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文一 声),花白义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14)<:町,樽〃,酒杯15)0?:(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 自己的感情译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 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 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 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过早 地生出白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 我同饮共醉吧! 现代翻译: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 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时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赏析]《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 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 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苏轼谪居黄州,游黄冈赤壁矶,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词中 描绘了赤壁雄伟壮丽的景色,歌颂了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战功,并抒 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全篇将写景、怀古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纵横古 今,意境宽阔,是豪放词风代表作起调将奔腾的长江与飞逝的历史相交织,造成宽阔邈远的抒情空间然后联想自己壮志未酬、人生失意的际遇,感慨万端全词的气氛是开朗、豪迈的,虽然露了一种低沉、消极的情绪,但不是主要的全词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对现 实的责任感,是一支磅礴凝重、回肠荡气的悲壮乐章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 段红色山崖 怀古”,是古人写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在这类 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有所感触而写其实, 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 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 西南的赤矶山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
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于是,他用 浪 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 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这里用 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 牛古”,指久远的年代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 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旧的 室[l e i]:指营盘 人道是”,据说是 周郎”,即周瑜, 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这三句词说,在那 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 点出了赤壁 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 赤壁,景象如何呢? 乱石穿空工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 眼的白雪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 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下片,就转入对赤 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
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 八年的赤壁之战,已有八百多年他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 遥 想”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过去 公瑾[j in]",周瑜的字 小乔”,周瑜的妻,是当时著名的乔氏姊妹中的妹妹词中提到他们的 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得意的神态作者用 雄姿英发”来形容周瑜气度雄伟、人才出众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着戎装,手摇羽毛 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guan]巾),风度潇洒,从容 指挥,在说笑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 精[qi d ng]:帆船上的桅杆这里用 精橹”代表曹军的战船 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神态 谈笑间”,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 精 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寥寥几笔,显示 了作者艺术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对比之下, 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 功业而感叹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象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 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
火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尊”,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 爵[l ei]: 洒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象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 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 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 构成了豪放的基调赏析二:本篇是苏词中具有豪雄气格的代表作,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 目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是公元 1082 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 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 鸟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 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 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 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 词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 ‘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 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它即使 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 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 风流人物”,指出色 的英雄人物。
接着 故垒”两句,点出这里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 入 道貌岸然是"意谓辨人们讲周瑜大败曹兵的赤壁战场究竟在哪儿,向来众说纷纭,现一般认为是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 也有说是在蒲圻县西北的,苏轼在此不过是姑且借景怀古以抒感而已周郎”,即周瑜以下 乱石”三句,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 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 浪这种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 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 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歇拍二句,总结上文, 带起下片 江山如画" 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 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 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 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谨 ……真是 0时多少 豪杰”!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集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 身上但苏轼在如此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 所以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六句就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 象公瑾”,周瑜的字 小乔”,乔公的幼女,嫁给了周瑜。
作者 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从几个不同的方面 进行刻划,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 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 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 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 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 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 ”一句,既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同 时也是在向人们暗示: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方能使东吴保有江 东,发展胜利形势,否则难免出现如诗人杜牧 《赤壁》诗中所写的 铜 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就强调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 风度翩翩, 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纶巾,青丝带的头巾《三国志 蜀志》说诸葛亮同司马懿交战时 葛巾毛扇,指麾三军”, 因此有人认为这里是写的诸葛亮 但是,这种装束也是三国六朝时期 儒将常有的打扮,苏轼移用来刻画周瑜,以表现他临战的从容镇定, 这样理解不会割裂周瑜的形象,且符合上下文意 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 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诈称请降,驶向曹军, 一时间火烈风猛,飞埃绝烂,烧尽北船。
词中只用 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