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验论看汉1.doc
3页从体验论看汉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写 作 提 纲 一、引言“吃”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体验之一,这种每天反复发生的自然体验固化成为体验格式塔,具有很强的认知力,大量隐喻性的思维就来自体验反复发生的模式,当它们和某一特定的文化积淀相结合,就必定产生民族文化特色的生动形象的隐喻 二、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的归类 (一)“吃”与食物的色、香、味、质互动的转隐喻 食物的色、香、味、质会分别刺激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食物赤橙黄绿青兰紫的颜色,酸甜苦辣的味道,芬芳诱人的气味,软硬松紧的程度都在吃的过程中得到一一的体验,这种身体与食物的色、香、味、质互动导致的反复发生的感官体验是“吃”的隐喻意义扎根的基础,概念的构建和抽象的认知模型的建立导致了“吃”与食物的色、香、味、质相结合的一系列隐喻和转二)“吃”与各类食物、食材互动的隐喻和转隐喻 “吃”和别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就有可能因为该食物突出的性征、质征引起相似的联想,发生隐喻性的映射这一部分的隐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吃+食物;第二类是对那些形征和质征均不突出,或比较笼统,泛指的食物或食材;第三类隐喻具有歇后语的特征 (三)吃与炊具、餐具、处所等互动的转喻和转隐喻连续体 能与“吃”密切相关联的炊具餐具如锅:吃大锅饭、吃小锅小灶;如吃几顿泡面、吃几顿速冻饺子,“几顿”这样的修饰语修饰,这就清楚地表明:“吃”本身的意义并无隐喻性的改变,而“食堂”的意义发生了转喻性的改变,就等于“食堂”的饭菜。
在这一类结构中,转喻性的指称引发了“吃”这一动作的隐喻性映射,构成了转喻-隐喻连续体三、吃的概念隐喻吃是依靠,吃是吸收,吃是莸取,吃是进入,吃是消灭,吃是领会,吃是承受,吃是耗费等,这八个概念隐喻也是转隐喻,它们的隐喻映射都是以吃的受事发生转喻映射为前提的,虽然它们与吃的原型意义有很大的差别,但这些由“吃”衍生而来的隐喻意义与其原型意义依然有部分相似之处,透过其表面,我们仍可窥见到“吃”的原型意义例:吃是获取,如:吃空额、吃差价、吃回扣;吃是依赖,如:吃老本、吃父母、吃救济等四、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特点 (一)转喻在转隐喻连续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隐喻相比较,转喻是更基本的意义扩展方式,因为它是发生在同一域基的意义扩展,表现的是一种相邻近的关系,更容易使人产生直接的联想和理解,正是由于转喻的这种认知特点,使得它成为构建转隐喻连续体的必要的前提条件,起着引发隐喻映射的重要作用 (二)较大的概括性使“吃”作为源语域得到了更多的凸显“吃”作为上义词,有更大的概括性,它包含了喝、咬、嚼、啃等与吃有关的下义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具有较大概括性的概念能得到更多的凸显 (三)较高的使用频率使“吃”具有更多的隐喻和转喻“吃”与“食”同义,但是“食”属于书面语,很少在口语中使用,就其拥有的隐喻数量而言,这两个词有很大的区别,使用频率越高的词,其隐喻性的用法也就越多。
(四)对食物的体验面越广,“吃”的隐喻性用法也越多 食物和食材的种类却是五花八门、变化无穷的体验的程度和范围的差别必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即:“吃”的体验越多,隐喻和转喻就越多五)概念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力概念隐喻却针对某一类事情而言,如:“吃是承受”这一概念隐喻包括的隐喻就多达26条,上文提到的很多转隐喻都包括在这一概念隐喻中由此可见:概念隐喻比本体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力六)民族文化使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具有民族文化特征语言处处带着民族文化的烙印,因此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充分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食品特色五、结语 在“吃”的认知框架里,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对食物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是“吃”的隐喻和转喻意义扎根的基础;汉语文化中传统的价值体系和丰富的食文化积淀为“吃”的体验方式和其意义的扩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