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证明行书咏花诗卷.doc
6页1文徵明行书文徵明行书《《咏花诗咏花诗》》卷大凡从事书画鉴藏和研究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文徵明(1470~1559 年)的大名他初名壁,字徵明,以 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书画家,中国绘画史上影响一个时代 的画派——“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属于那种开宗立派的书画大家对于文徵明的书画作品,绝大多数人已经耳熟能详对于他的小楷、他的行书、他的行草书、他的人物画、 他的山水画、他的花鸟画等等,人们都能了解其大致风貌,甚至可以说非常熟悉其不同形式的艺术成就但是对 于其大字行书——尤其是晚年的扛鼎之作,对于很多人来说,则是没有深入的了解,甚至说不易见到,因此不能 不说是一件憾事最近在广东省博物馆热展的一个题为“翰墨丹青五百年:明清书画展”的展览中,文徵明的晚 年巨迹——行书《咏花诗》卷正好可以填补这种遗憾 在这件纵 39.3cm、横 546cm 的鸿篇巨制中,文徵明以其如椽巨笔向人们展现了一个 86 岁高龄的书画家的文气 匠心该卷行书巨迹为文徵明所书《梅花》 、 《桃花》 、 《梨花》咏花诗三首,以花作寄情,歌咏梅花独傲寒霜、桃 花妩媚动人、梨花素洁飘逸。
全文如下:《梅花》 林下仙姿缟袂轻,水边高韵玉盈盈细香撩鬓风无赖,瘦影涵窗月有情梦断罗浮春信远,雪消姑 射晓寒清飘零自避芳菲节,不为高楼笛里声《桃花》 温情腻质可怜生,轻韶入粉匀?新暖透肌红沁玉,晚风吹酒淡生春窥墙有态如含笑,背面无言古 恼人莫作寻常轻薄看,杨家姊妹是前身《梨花》 剪水凝霜蝶裙,曲阑风味玉清温粉痕露春含泪,夜色笼烟月断魂十里香云迷短梦,谁家细雨锁 重门一樽不负清明约,洗却残妆绿满村末署款“嘉靖乙卯二月八日书,徵明为子际江茂学” ,钤白文印“文徵明”及朱文印“衡山”和“停云” “嘉靖乙卯”为公元 1555 年,时年文氏 86 岁文徵明以书画著称于世他的书法早年师从李应桢,小楷深得智永、王羲之、王献之笔法,行书出于《圣教 序》 ,大字则仿黄庭坚,并参以苏轼、米芾笔意该卷乃其行书大字杰作,从结体、运笔与纵笔取势看,颇多黄庭2坚遗意字疏行宽,气韵联贯,很多字的走势、笔法及其力度,均给人老辣、遒劲之感前人论其大字行书“如 风舞琼花,泉鸣竹涧” ,观此作,则此言不虚尤为难得的是,这件文徵明的晚年佳作是书写在当时高丽国(现今朝鲜)向明政府进献的贡纸上原纸上有 三方硕大的朱文方印,印文为“朝鲜国王之印” 。
据《式古堂书画汇考》和《秘殿珠林》等文献记载,在这一年, 文徵明还分别用“朝鲜墨笺”和“朝鲜磁青笺”书写小楷《金刚经》轴,说明在他的晚年用朝鲜的贡纸来创作书 法是较为常见的但用钤有朝鲜国王之印的大幅贡纸来写大字行书的作品,则仅此一件而已原作品纵 39.3cm、横 546cm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