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周测试题.doc
3页第八周测试题(2014、4、11)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C.盐酸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2.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类的是( )A.碳酸氢钠 B.纯碱C.消石灰 D.生石灰3.将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颜色发生改变 B.发生化学变化C.质量减少 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4.实验室干燥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干燥剂是( )A.生石灰 B.NaOH固体C.浓H2SO4 D.稀H2SO45.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中,属于同种物质的名称是( )A.烧碱、火碱、苛性钠 B.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C.金刚石、大理石、石灰石 D.沼气、天然气、水煤气6.下列氧化物中,通常情况下既不与酸反应,又不与碱反应的是( )A.CO2 B.COC.CaO D.Fe2O37.下列各项对氢氧化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是一种有色晶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②固体氢氧化钠置于空气中易潮解③氢氧化钠水溶液使石蕊溶液呈红色④对皮肤、衣服等有强烈的腐蚀性⑤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和二氧化碳反应A.①②④⑤ B.②④⑤C.①②④ D.④8.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 .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 .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9.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二、填空题(除说明外,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0.(3分)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______________表示;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11.(9分)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____________色,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向此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试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______________性,pH______________;继续滴入稀HCl,溶液呈______________色,pH_________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___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分)。
12.(2分)在三支试管里分别盛有少量的A、B、C三种无色溶液,都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A溶液呈淡紫色,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红色则A、B、C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13.(4分)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4~8的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pH的测定1)把适量土样放入烧杯,并______________;(2)用___________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_上;(3)将其与_____________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性三、推断题14.(7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常用调味品,E、F的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1) 写出A、B的化学式:A ,B 2) 在物质的分类中,D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3) 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4) 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
四、计算题15.(7分)右图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某患者遵医嘱,每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400mg,一段时间后病情有了好转请回答以下问题:(1)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2)诺氟沙星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精确到0.1%)3)从组成上可知诺氟沙星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1分);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__________粒诺氟沙星胶囊参考答案一、1.A 2.C 3.D 4.C 5.A 6.B 7.B 8.C 9.C二、10. 酸碱指示剂; pH; pH试纸11.红 >7; 中; =7; 无; <7; 中和; NaOH+HCl===NaCl+H2O12.C<A<B13.(1)加适量水充分搅拌 (2)玻璃棒 ; pH试纸 (3)标准比色卡三、14.(7分) (1) NaHCO3 (1分) NaCl (1分) (2) 氧化物 (1分) (3) CaO+H2O === Ca(OH)2 (2分) (4) Ca(OH)2+Na2CO3 === CaCO3↓+2NaOH(2分)四、15.(1)8:9 (2)13.2% (3)有机化合物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