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兴市三中2009年下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
4页资兴市三中 2009 年下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老师真诚提醒你:请你务必书写认真、工整、 规范,卷面干 净、整 洁、美观一、积累与运用(28 分)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改正并将所有词语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正确、规范3 分) 张惶失措 月明风轻2、按要求填空8 分)① ,恨别鸟惊心②出淤泥而不染, ③《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 ④《望岳》中最能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⑤《石壕吏》中通过对比映衬,突出官吏凶暴喝人民是: ! !3、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A.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B.①对偶 ②夸张 ③拟人C.① 夸张 ②对偶 ③ 比喻 D.①夸张 ②对偶 ③比喻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 分)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2 分)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6、根据语境,依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限 20 字以内) (3 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补写: , 7、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十个字(2 分)北京时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 04 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 时 19 分 43 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8、综合性学习(6 分)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4 周年,班级拟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各项工作,完成下列试题1)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一句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列举一部战争题材小说及其中一位军事人物或一场战役2 分)诗(词)句: 小说及人物或战役: (2)这是同学们从图书馆查到的一则资料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中 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苏 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 国 3,500,000 1,600,000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①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2 分)a: b: ②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2 分)二、阅读与欣赏(32 分)【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解释加点词语(3 分)(1)咸来问讯( ) (2)便要还家( ) (3)乃不知有汉( ) 1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姓名: 学号: 班次: 11、陶渊明按时间先后顺序,以 为线索,从 桃花源, 桃花源到桃花源,直至再寻桃花源,为人类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 (4 分)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 分)【二】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____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3、横线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 分)14、选出对“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 ) (2分)A. 因为能让儿子坐到车上吃橘子,所以感到很轻松。
B. 因为买回了橘子,身上的泥土扑打得干干净净,所以感到很轻松C. 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D. 因为把橘子都交给了儿子,所以感到很轻松15、 “我”起初暗笑过父亲的“迂” ,后来却泪眼模糊,主要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种情绪转变( ) (2 分)A.与父亲分别在即,因舍不得离开而落泪B.看到父亲不辞艰难为自己买橘子,体会到父亲的爱子之情,感动得落泪C.看到父亲年迈力衰,不禁心酸落泪D.此别而去,前途茫茫,感慨世事艰难,故尔泪水盈盈,几多感伤16、“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是 ( )(2分)A.怕别人笑“我”幼稚 B.为自己这么大还流泪而羞愧C.怕父亲说“我”不坚强 D.怕父亲因“我”流泪而伤心17、联系全文看,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 )(2分)A.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 B.表达了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C.表达了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 D.表达了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三】布 鞋厉彦林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阕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阕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阕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
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