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word论文】常规早籼中早39在江山市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农林学专业论文】.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8970314
  • 上传时间:2017-09-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常规早籼中早 39 在江山市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毛水根刘永贵王普红 严水美摘要介绍常规早籼新品种中早 39 在江山地区的特征特性,总结其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中早 39 在江山及周边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早 39;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浙江江山 中早 39 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嘉育 253/中组 3 号配组的常规早籼新品种,于2009 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浙审稻 20090039江山市于2009 年引入试种,经过 2 年的试验示范种植,中早 39 表现为生育期适中,分蘖力中等,前期起发快,株高适中,耐肥抗倒,着粒较密,结实率高,后期熟相好,丰产性好,抗稻瘟病等,适宜在江山及相同生态条件地区作早稻种植江山市是浙江省的粮食生产大县之一,从 2004 年至今,江山市粮食生产已连续 7 年呈现恢复性增长,2010 年全市早稻播种面积达 12 000 hm2,比上年增加 360 hm2,预计全年水稻种植面积 27 800 hm2,早稻约占 43.2%栽培方式以人工手插为主,种粮大户以机插和抛秧为主2010 年早稻育秧期间以及 5 月遇到低温多雨寡照的不利天气,对早稻育秧、移栽、分蘖均造成一定影响,生育期推迟,穗数偏少。

      6 月 20 日左右早稻抽穗期又遇到连续大雨洪涝灾害,不利于早稻生产据调查,2010 年早稻平均有效穗 298.5 万穗/hm2,比上年减少 16.5 万穗/hm2,减少 5.2%,结实率比上年有所降低,早稻减产幅度在 10%左右,成熟期推后到 7 月 25 日左右,比 2009 年推迟 7 d 左右江山市常规早稻占早稻种植面积的绝大部分,在 90%以上,其中又以金早47、中嘉早 32、嘉育 253、中早 22 等老品种为主,占 90%左右为加快新品种引进推广步伐,筛选适宜当地省工节本种植的新品种,于 2009 年从中国水稻研究所引进早籼新品种—中早 39 试种示范,2010 年推广种植面积达 785 hm2,为探索该品种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2010 年继续在江山市清湖镇建立 1 个示范片,面积 14.15 hm2,现就 2 年来的试验示范情况总结如下,以供江山及相同生态区域种植中早 39 参考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中早 39 穗层整齐,株高适中,平均株高 85.3 cm,茎秆粗壮,叶片挺,分蘖能力中等,但前期起发较快,成穗率高,抗倒能力强,着粒较密叶鞘、叶缘及稃尖均呈紫色,谷粒短圆,颖尖无芒。

      穗形较大,丰产性好,穗长 17.6 cm,每穗总粒数 142.3,实粒数 116.8 粒,结实率 82.1%,千粒重 26.1 g有效穗 300 万穗/hm2 左右 1.2 生育期 2009、2010 年 2 年中早 39 在江山试种熟期适中3 月 20—22 日播种,6 月18—20 日之间齐穗,7 月 15 日左右成熟,平均全生育期为 109.2 d 左右,与金早47 相仿2010 年育秧期和 5 月的低温寡照造成成熟期推迟 7 d 左右[1]1.3 品质与抗性 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 2008—2009 年 2 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 0 级,穗瘟0.8 级,穗瘟损失率 1%;白叶枯病 9 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8—2009 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 65.3%,长宽比 1.9,垩白粒率 100%,垩白度24.0%,透明度 3 级,胶稠度 39 mm,直链淀粉含量 25.4%,米质各项指标达到食用稻2品种品质五等叶片挺,熟相清秀,后期青秆黄熟抗病性好在江山 2 年的示范中整个生长季节没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轻微发生,耐低温在 2010 年早稻育秧期间以及 5 月遇到低温多雨寡照的不利天气,6 月 20 日左右早稻抽穗期又遇到连续大雨洪涝灾害,只有零星颖花出现退化现象,与金早 47 相仿,明显比中嘉早 17 耐低温;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结实率仍达 80%以上。

      1.4 产量表现 在江山中早 39 经 2009 年早籼稻种植试验,示范片平均产量 8 004 kg/hm2,比对照金早 47 增产 7.5%;2010 年示范片,平均产量 6 444 kg/hm2,比对照金早 47增产 3.6%;2 年种植示范平均产量 7 224 kg/hm2,比对照金早 47 增产 5.55% 2 栽培要点 2.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大田用种量 52.5 kg/hm2,种子需用 80%“402”药剂 1 000 倍液间歇浸种 36 h,采用早稻旱育秧技术,3 月 22 日左右播种,稀播培育壮秧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5 月 1 日左右开始移栽,秧龄控制在 45 d 以内,移栽密度为 30 万丛/hm2 左右,栽植 3~4 株/丛,落田苗 90 万~120 万株/hm2,并且采用宽行窄株、东西行向种植,每隔 3~4 m 留出 1 条操作沟 2.3 施肥与水浆管理 增施有机肥、施足基肥、巧施穗肥绿肥田在 4 月 10 日左右,施生石灰 750 kg/hm2 后翻耕,空闲田在施耙面肥时增施腐熟饼肥 450 kg/hm2化肥施用总量为:N 180 kg/hm2、P2O5 63 kg/hm2、K2O 90 kg/hm2。

      具体为:移栽前 1 d 施用耙面肥碳铵 525 kg/hm2、过磷酸钙 450 kg/hm2;返青后(即移栽后 7 d 左右)施用分蘖肥尿素 150 kg/hm2、氯化钾 75 kg/hm2,5 月底施保花肥尿素 45 kg/hm2、氯化钾75 kg/hm2,齐穗后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 2 次浅水插秧,湿润分蘖促早发;适时适度搁田,颖花分化时覆水;孕穗至抽穗期间保持浅水层;齐穗后保持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直至收获前 5~7 d 断水[2-3] 2.4 综合防治病虫害 全面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按照《水稻病虫情报》要求做到适期、适量、准确用药,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的危害重点做好水稻“三虫二病”的防治,即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4] 3 参考文献 [1] 王冬梅.Ⅱ优航 2 号水稻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35-136. [2] 唐慧云,王颖,叶伟.富裕县水稻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0(3):43-44. [3] 王义,刘思华.水稻栽培技术规程[J].新疆农业科技,2010(2):18. [4] 唐秋澄.优质早稻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2006(2):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