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单元_兼爱_非攻 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5796939
  • 上传时间:2018-10-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2M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兼爱 非攻 《墨子》,明确目标,,本课目标,1.掌握选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读懂文本意思;2.鉴赏学习议论、抒情、记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文本解读,,话题概说,本单元内容有三节,本课我们学习其中的两节《兼爱》宣扬“兼相爱、交相利”(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墨子认为,自爱而不相爱是天下祸篡怨恨的根源、“兼相爱、交相利”则是消除祸篡怨恨的妙药《非攻》认为“亏人,,知人论世,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韩非子·显学》篇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知人论世,《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传世本有五十三篇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逻辑、科技、军事等,堪称古代一部百科全书就篇章结构等方面而言,,,要点解析,1.墨子是怎样论述“天下之害”的产生的?首先肯定了这些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是由人们不相爱产生的然后分别从诸侯、家主、个人的角度阐述不相爱的必然后果,进,,要点解析,2.墨子认为如何改变“天下之害”呢?墨子认为要解决只知道自爱而不相爱所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就要实行与之相反的方法。

      墨子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要点解析,这相反的方法又如何去做呢?“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就是根本: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他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食邑就像看待他自,,要点解析,3.文章引用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事例有什么作用?文章在后半部分引用这些事例是为了更好地论证君王不相爱是因为“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的现实,是文章讲道理之后通过事例的进一步论证,是为了把观点论述得更清楚、更,,要点解析,两种主张都有人要关爱他人的意思,但是孔子和儒家所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比如对父亲的爱跟对其他人的爱不同),因此《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这意味着在爱他人中,以亲近自己的亲人最为重要墨子主张的爱,则是普遍的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的爱所以孟子批评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孟子·滕文公下》),,要点解析,“攻”有特定的含义,是指侵略战争,即以强凌弱,侵犯攻打无罪的国家所以,“非攻”就是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墨子主张“兼相爱”,墨子认为“攻”是最大的不相爱,也就是最大的不义行为春秋战国之际,列国纷争,相互攻伐剧烈频繁,给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灾难。

      墨子“非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要求过安定生活的善良愿望要点解析,墨子反对战争,却不是简单的和平主义者他只主张非攻,而不主张非战;他反对攻,却讲究守;他不主张“去兵”,而主张备兵自守;他既不赞成国家间的攻伐掠夺,也不盲从“春秋无义战”的看法墨子将战争分为“诛”与“攻”,即诛战与攻战,认为诛是讨灭害民君主的正义战争,攻战则是大国、强国以掠夺土地、财富、人口为目的的非正义战争因此,“非攻”绝不是不加分析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在分清战争性质的基础上,对诛战赞同,对攻战反对要点解析,方法指导,,熟读文章,一、墨子的文章比较通俗易懂一些,适宜大家自己认真阅读,梳理把握住文章的思想;,,用好教材,一、单元前面的“《墨子》选读”是掌握作者其人其书的重要材料;二、“引入话题”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涉及的主要思想;,拓展探究,,思考探究,思考提示:可以见仁见智要做到兼相爱交相利,需要克服人自身的很多天然局限,但是基本上应该是可行的,并不迂阔;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则完全是值得追求的实践这样一种学说,有助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像墨子说的,通过奉行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以达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目标,实现它依然令人向往。

      思考探究,兼相爱学说给人的最基本的启发是,人应该从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的偏狭中超脱出,思维训练,,归纳概括,根据选文概括墨子认为战争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参考答案:①贻误农时,破坏生产,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②抢劫财富,不劳而获窃人桃李,抢人犬豕鸡豚、牛马,杀人越货者,“谓之不义”,攻小国,“入其沟境,刈其庄稼,斩其树木”,同样是“不与其劳就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