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方案.doc
16页第二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方案一、项目设置(一)常规作品:包括课件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类、电教论文类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二、活动对象(一)常规作品: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各级电教馆(站)工作人员其中教育资源应用教学设计方案和教育资源应用课例参加对象只限全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学点教师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全省普通中小学校教师三、活动作品报送通过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江西省电教馆网站()“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上报入口”报送四、作品相关要求(一)常规作品1.课件类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是针对某几个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移动终端课件应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建议同时报送软件运行录屏解说文件作品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
Ⅰ.作品要求:①教材选用范围:以现行使用的教材及相关的教学内容为主,学科不限②课件应包括标题、目录、内容、章节、使用范围、作者信息和参阅的原始资料③课件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网页形式作品可用通用Web浏览器浏览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④每件作品均须报送源文件Ⅱ.其他材料:①作品使用说明书②教学设计方案(注明作品选用的教材版本、学科、年级、册别和章节)③作品创作说明(PPT格式):包含作者简介、创作思路、素材选用、技术应用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类(1)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作品按中学组、小学组和幼儿园组分学科进行评比作品要求:①教材选用范围:依据现行的学科课程标准和相应的中小学、幼儿园教材选取活动的教学内容,学科不限②须同时提供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③视频技术要求见附表1。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的课堂教学案例把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作品按中学组、小学组和幼儿园组分学科进行评比Ⅰ.学科要求幼儿园:不限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中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地理Ⅱ.作品要求①基本材料要求:须提交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②教材选用范围:依据现行的学科课程标准和相应的中小学、幼儿园教材选取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③视频技术要求见附表13) 翻转课堂教学课例: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网上查阅资料,互相讨论交流等形式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和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吸收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作而完成作品按中学组、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Ⅰ.学科不限Ⅱ.作品要求同(2)Ⅱ中作品要求。
除了正常上传教学视频外,课前或课后所用到的资料(含微视频以及相关资料)压缩打包后上传4) 基于网络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课例:是指利用网络,基于问题的学习或基于项目的学习课例学生从真实世界的问题或项目出发,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寻找问题解决办法,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充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知识获取、管理,沟通互动、探究合作、组建虚拟学习社区作品按中学组、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Ⅰ.学科不限 Ⅱ.作品要求同(2)Ⅱ中作品要求5)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课例:是指在每位学生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作品按中学组、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Ⅰ.学科不限 Ⅱ.作品要求同(2)Ⅱ中作品要求6) 移动终端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技术,把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作品按中学组、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Ⅰ.学科不限 Ⅱ.作品要求同(2)Ⅱ中作品要求7)教育资源应用课例:是指面向全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学点征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典型课例应体现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作品按小学组分学科进行评比Ⅰ.学科要求语文、数学、英语、体育Ⅱ.作品要求①作品要求同(2)Ⅱ中作品要求②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建议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8)创新教育教学案例:是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且成效显著的案例,如数字创作教学、机器人教育教学、创客教育教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等作品按中学组、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基本材料要求:须提交案例介绍文档、教学活动录像、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资源等案例介绍文档可包括:教学环境设施与课程建设、教学应用情况、教学效果、教学成果、获奖情况、推广情况等教学活动录像:反映创新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案例特点,提供合适的教学活动录像,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单节课堂教学实录、多节课堂片段剪辑、专题介绍视频等多种形式。
视频编辑到一个文件中,格式为MP4,大小不超过1G,时间总计不超过50分钟3.电教论文类(1)电教论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围绕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研究与论述,包括对现代教育技术本身的研究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作品分中学组和小学组(含幼儿园)进行评比Ⅰ.论文选题范围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②基于互联网云平台、学习社区、MOOCs、电子书包、智能、、电子白板、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与学模式研究③借助人工智能、AR/VR、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教与学方式,开展学习分析、个性化服务、教学评价、人机交互、群体协作与沟通等的研究④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研的建设与应用研究⑤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等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研究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⑦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提升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等教育领域关键问题和难题的研究⑧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与服务研究⑩其他Ⅱ.论文要求:①立论正确,材料可靠,以事实为依据,正确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论证精辟、切实、具有新意②文字力求准确、简洁、流畅、明了,层次清楚,逻辑性较强。
③论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按顺序):题目、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引等④论文正文一律使用4号宋体不要在论文里写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等联系方式2)教育资源应用教学设计方案:是指面向全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学点征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典型教学设计方案应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现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等方面内容作品按小学组分学科进行评比Ⅰ.学科要求:语文、数学、英语、体育Ⅱ.作品要求:①报送的教学设计方案使用Word、WPS等格式②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注:以上部分类别的作品如符合报送“第二十二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活动”的要求,将择优推荐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作者在第二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网络平台上报作品时,确认是否同意参加,“联系”务必填写自己号码,届时用自己姓名和该号到全国大赛网站激活参赛,放弃者可不报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1.学科课程资源的类型全省中小学现行教材版本的所有学科包括以下四种类型:①微课;②教学课件;③教案;④试卷。
学校在上传学科课程资源时如发现教材目录缺失或不完整,须向省电教馆软件部提供该教材完整的章节目录(电子稿),待完善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知识点分类后再行上传2.学科课程资源征集要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所提供的系列学科课程资源必须提供某一学科中某一册教材包含所有知识点分课时的(不含复习课、练习课和实验课)一整套微课或者教学课件、教案、试卷该册教材有多少个知识点,就必须有多少个分课时的微课、教学课件、教案与之一一对应试卷必须同时包含该册教材所有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必须附答案)学校报送的学科课程资源可以是以上四种类型其中之一,也可同时报送多种类型的学科课程资源,每一种类型的资源认定为一套3.学科课程资源技术要求微课的制作可按常规作品中微课的技术要求执行,使用录屏软件录制时,建议采用PPT讲解+批注的方式,时间为5—10分钟,不需要教师头像,录屏软件不限(Camtasia Studio、Screen2swf、屏幕录像专家等)教学课件可以是PPT格式,也可以是flash、authorware等其他格式教案、试卷必须是word格式,字体统一用四号宋体学校所提供的学科课程资源不能是压缩包格式(通过winrar、winzip等压缩软件压缩的文件格式)。
五、作品资格审定(一)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二)未在其他省级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或发表)的原创作品三)作品如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参加活动或获奖资格四)未按要求报送作品的,取消该作品参评资格五)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作者承担六、评比办法(一)常规作品作品的评审工作均在网络活动管理平台上进行初评:由各设区市电教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在此基础上选出作品送省进行复评复评:由省电教馆组织专家评审组,分项目对各地推荐作品进行评审,按活动要求确定奖项二)系列学科课程资源由省电教馆组织江西省电化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学科专家分学段、分学科进行评审,经审查委员会办公室确认录用后,供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共享使用七、其它相关要求(一)常规作品1.参赛作者及选送作品数量每件作品的作者限报1人,其中课件、电教论文限报2人同一作者同一项目限报1件作品,其中微课可报2件每件作品指导教师限报1人,其中电教论文不设指导教师奖各设区市选送作品数量:课件限报50件,微课各学科限报20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