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二政治知识点.doc
14页word思想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2、 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3、 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 我国人民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广大人民实行,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5、 人民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6、 人民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 广泛性:主体广泛;权利广泛2) 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7、 人民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二、坚持人民专政1、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专政?必要性:(1)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人民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2)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重要性:两个“才能”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政治权利与自由1、 政治生活的全部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 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 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二、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利;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三框题:政治生活:崇尚与法制一、政治生活中的信念:崇尚和法制二、政治生活主要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容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机构成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最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4、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政治生活的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题: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1、 各种选举方式的区别选举方式含义优点缺点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的代表选举产生商以及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方式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每个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的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限制选民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举名额位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于低,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假宣传,金钱交易2、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决定。
3、 选举方式选择依据:社会经济制度、国家性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物质生活水平,公民文化水平4、 选民参加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5、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项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6、 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7、 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重投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选举的预期目的第二框题: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1、通过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市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2、 不同的决策方式:容方式依据意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电子,新闻媒体拓宽民意反映渠道,使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由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论证会、座谈会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民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让公民了解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公示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市民与参加决策前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社会听证制度队同公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听证会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听证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3、 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化的重要环节。
4、 公民直接参与决策重大意义:(1)有助于决策者:① 充分反映民意,增强决策的性;②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有利于促进公民:① 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②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第三框题: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选举、决策,管理自己的事情,使基层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一、村民委员会1、村民委员会含义: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是村民管理村务的机构2、村民自治的容:① 自己选举当家人,使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管理的重要途径② 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③ 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使村民规自己和村干部行为,用办法管理村里事务的有效途径④ 村务公开、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二、居民委员会1、居民委员会含义: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2、 作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居民自治的容: 《中国人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干部有居民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4、 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最微观反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性工作三、中学生参与管理的意义:学习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第四框题: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监督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区别含义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意见,提出批评建议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方式信函、、短信、当面指出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以议案质询的方式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特点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监督有效方法人大代表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人民群众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大、时效快作用为公民监督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公民的监督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保障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发挥独特作用相同点① 都是实行监督的方式,在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② 意义: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③ 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遵守法律法规,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2、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1)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2)负责任地实行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坚持实事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1)(2)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 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行政机关)2、政府的主要职能:(1)保障人民和维护国家久安;(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 加强社会建设;(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4、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进一步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政府的作用:(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5、公民如何对待政府: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政府工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