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学前教育史.ppt
19页中外学前教育史考前一、考前复习要把握两条线索:1.中外学前教育制度的演变与发展;2.中外学前教育思想二、考试题型1.填空题2.词语解释题3.简答题4.论述题三、各章节复习重点(中国学前教育史部分)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一章 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古代胎教•古代学前教材1.识字启蒙教材2.幼儿诗歌3.幼儿故事4.歌舞和游戏•保傅制度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l慈幼观1.慈幼内涵:“慈幼”即爱护儿童,关怀儿童,对孩子有仁爱之心2.慈幼原因:①是父母对子女的天然情感驱使;②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③哲学与社会观上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慈幼体现悯3.措施:一是国家对儿童采取优恤待遇;二是收容哺养孤儿l早谕教1.“早谕教”为汉代贾谊提出,是整个古代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2.早谕教原因:其一,早谕教对幼儿个体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二,幼儿可塑性大,是学习的敏感期,所以要早谕教3.早谕教措施:其一,防范未然;其二,自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4.简评:强调早期教育,值得肯定,但早谕教内容有封建性第二编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第一章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演变与发展l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制度演变与发展的脉络1.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基础①经济基础;②思想基础;③受外国学前教育制度和思想的影响。
2.蒙养院——中国最早出现的学前教育机构①癸卯学制规定设立蒙养院②蒙养院对象:3—7岁儿童③蒙养院设置: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④蒙养院教师:称保姆,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⑤蒙养院保教内容:游戏、歌谣、谈话、手技四项⑥蒙养院教育方针:蒙养与家教合一3.蒙养园①壬子癸丑学制规定设立蒙养园②蒙养园对象:3—6岁幼儿③蒙养园设置:附设在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内④蒙养园教师:称保姆,经师范学校培训而成⑤蒙养园教育的目的任务:使幼儿身心健全发达,得善良之习惯⑥蒙养园保育内容:游戏、谈话、手技、唱歌4.幼稚园①壬戍学制规定设立幼稚园②幼稚园设置:小学校下,设幼稚园③幼稚园教师:称教员,经幼稚师范培训而成l武昌蒙养院厦门集美幼稚园第二章学前教育革新运动§学前教育革新运动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实践活动及其特点1.必要性——传统学前教育之弊端:封建性、脱离生活、“害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2.指导思想:科学化、中国化、贫民化3.实践活动: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劳工幼儿团、大场农村托儿所、南京鼓楼幼稚园、北京香山慈幼院等4.特点:①招收对象为工农劳动子女;②就地取材,勤俭办园;③将孩子放在大自然大社会中接受教育;④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⑤强调儿童中心,做中学;⑥以点带面,探索规范化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第三章老解放区学前教育l老解放区保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孩子第四章学前教育家学前教育理论l陶行知幼儿教育观1.论幼儿教育重要性2.强调幼儿教育“下嫁”3.强调要解放孩子——“五个解放”l陈鹤琴“活教育”理论1.在做(活动)中教,在做中学;2.活的教师,活的学生,不断变化的教育内容;3.教育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学与教,从在自然大社会中学习学习的内容;4.培养目标:手脑并重,身心健全发展l陈鹤琴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内容——“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方法——整个教学法即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给儿童l理解张雪门“行为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张雪门“行为课程”理论:①行为课程涵义②课程组织原则和来源③课程特点④教材教法联系等第三编中国当代学前教育l中国当代学前教育发展历程(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第一编 古代学前教育第一章 原始社会及古代东方国家的幼儿教育l古代东方国家家庭教育的特点盛行家长制(父权制)、培养宗教信仰等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的学前教育l柏拉图学前教育观第三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l文艺复兴时期幼儿教育的一般特点第四章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l夸美纽斯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及对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第二编近代学前教育第五章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l奥柏林的编织学校第六章近代学前教育思想l卢梭幼儿自然教育理论掌握幼儿自然教育涵义及现实意义第七章福禄贝尔学前教育思想l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理论l对福禄贝尔的评价第三编 现代学前教育第八章 20世纪六国的学前教育l哈多报告l战后日本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第九章第九章杜威学前教育思想杜威学前教育思想l杜威论幼儿教育第十章第十章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l蒙台梭利教育法l儿童之家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l蒙台梭利对幼儿心理特点之揭示l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