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杨桥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调研报告(自荐优秀).doc
4页关于杨桥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调研报告(自荐优秀)关于杨桥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调研报告(自荐优秀)分宜县第 8 期青干班 钟升(杨桥)党的十七大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市化为主线,坚持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之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用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具体作为来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有力地推进了分宜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如今,随着我县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断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根据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的部署安排,我重点围绕杨桥镇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开展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杨桥镇杨桥镇的基本情况:的基本情况:杨桥镇位于分宜县城西北部,北接操场乡和高岚乡,东临双林镇,南接凤阳乡和洋江镇,西靠宜春市,是江西省第一个状元——卢肇的故乡,是一个历史悠久、颇有名气的古镇。
镇区域位置优越,上分线和杨三线穿境而过,交通运输方便快捷,是分宜、上高、宜春三地交汇之地,南距分宜县城 20 公里,西距宜春 40 公里,北距上高 56 公里,东距新余 45 公里杨桥镇自古即为边贸重镇,农贸市场交易非常活跃,历来商贾云集,为商家必争之地,可辐射周边人口达10 万人以上全镇共辖 19 个村,1 个居委会,240 个村民小组,152 个自然村,总人口 4.5 万人,其中仅集镇人口达 7356 人,驻镇机关单位 18 个全镇总面积 145.1 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域面积 2.1 平方公里近三年来,杨桥镇财政总收入突飞猛进,连年翻番,2009 年该镇财政总收入 7050 万元,GDP 达 7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590 元杨桥镇境内地表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全镇山地面积 8166.7 公顷,其中有林地 3500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43.38%,活立木蓄积量 4 万立方米,煤、金、铁、石灰石等地下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多,且品位高据勘察资料提供,煤储量约4000 万吨,铁储量达 22 万吨,石灰石储量为 7000 万吨杨桥镇盛产油茶、苎麻、绿色果蔬、蛋鸭、观赏鱼等农副产品,有广大的山地林木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生产要素成本低,具有发展矿产品和农副产品等资源导向型产业和轻纺业、加工制造业等市场导向型产业的良好条件,是典型的“矿产之乡、边贸重镇”。
杨桥镇杨桥镇城城乡乡一体化建一体化建设设的基本的基本现现状:状:1、 、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视, ,认识认识水平明水平明显显提高调研中可以看出,该镇镇村两级干部认识明显提高,强化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理清了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的基本思路, 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着力点,在全镇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2、 、农农村村经济稳经济稳步步发发展,展,农农民收入持民收入持续续增增长长该镇积极倡导农业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公司加农户”、“一村一品”、“特色种养”,培植农业龙头企业2009 年,农业总产值完成 2.1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0 %,农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5.4 亿元 3、中心、中心镇镇建建设设如火如荼,基如火如荼,基础设础设施不断改善施不断改善为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杨桥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规划建镇、特色产业兴镇、二三产业居镇、农民进城造镇、生态环境美镇”的发展思路,将中心镇建设重点放在集镇老区三位一体改造、杨桥河治理、休闲广场建设、汽车站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并通过大力改善集镇基础设施,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想方设法引农进镇和招商建设等措施,使一大批民生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截至目前,杨桥镇已投资 1370 多万元完成对杨桥行政中心、杨桥中学校园、便民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医技大楼等一批民生工程的建设与此同时,杨桥镇在顺利完成集镇三位一体改造和街道沥青罩面工程后,投资 500 多万元、占地 26000 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广场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投资 2800 多万元的杨桥河治理工程也已进入工程招投标阶段届时“一江两岸,风光旖旎”的格局将极大地提升杨桥集镇的品位 4、 、农农村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村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进一步改善一步改善该镇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实行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该镇还通过开设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等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三、三、杨桥镇杨桥镇城城乡乡一体化建一体化建设设的一些的一些问题问题: :1、 、农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增收后民收入仍然偏低,增收后劲劲不足近年来,虽然该镇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都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传统的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大突破2、 、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化程度低,缺乏龙头龙头企企业带动业带动目前杨桥镇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3、村、村镇规镇规划建划建设设水平不高,存在水平不高,存在脏脏、乱、差、乱、差现现象该镇不少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或者规划编制不够完善,执行不严,管理水平低下村民环境意识淡薄,有些农户将生活、生产垃圾堆放在院内、大街上村中街巷缺乏硬化,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给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4、 、农农村社会事村社会事业业建建设设相相对对滞后该镇农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四、四、对杨桥镇对杨桥镇城城乡乡一体化建一体化建设设的的应对应对策略建策略建议议1、加大、加大农农村投入力度,村投入力度,强强化政府服化政府服务务功能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
2、加快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化,建立农农民收入持民收入持续续增增长长机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3、抓好村、抓好村镇镇建建设规设规划,加快推划,加快推进进新村新村镇镇建建设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有总体的规划,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4、加快促、加快促进农进农村教育、村教育、卫卫生、社会保障等各生、社会保障等各项项社会事社会事业业全面全面协调发协调发展展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积极贯彻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010 年 11 月 21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