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教育文档.doc
5页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为了进一步增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使大学生国防教 育更加系统和规范,笔者在部分高校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国防意识 状况的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12份, 问卷有效率为95. 60%o一、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状况调查1. 崇尚国防精神,但没有纳入社会公德范畴调查显示,大学 生积极弘扬国防精神,倡导牺牲、尚武和斗争精神,多数人却忽视 了国防精神和每一个公民的紧密联系只有21.08%的大学生认 为自己与国防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有74. 84%的大学生认为“与 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特别是有23. 74%的大学生认为,国 防精神就是“军队精神”,把具有强烈的国防精神看作是某一个 领域或某一个行业的职业道德这说明,有的大学生在国防活动 中的角色定位出现偏差,没有把国防精神奉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社 会公德2. 了解国防常识,但国防理论素养欠缺对大学生而言,国防 常识的积淀是树立强烈的国防意识的重要支撑大学生对国防常 识比较了解,尤其是“军队编制” “国防事件”和“岛屿争端” 位于前三项,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大学生比例 分别是64.45%、58. 87%和46. 36%。
许多大学生谈到对国防常识 的掌握是源于对某一方面知识的兴趣和爱好,调查显示,多数大 学生对国防理论掌握状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国防理论并没有深 入的理解3. 关心新军事变革,但对“文化侵略”缺少警觉在全球化 的趋势下,外来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比如,表现 在对西方大片的情有独钟、西方青年偶像剧的热衷和对“麦当劳 的热衷”等等共青团上海市委对360名青少年进行的抽样调查 显示,“流氓兔”、“哈” 一族、“哈禾U?波特”分列青少年追逐 的流行时尚前三位当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外来的各 种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多数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文化传递 或吸收的负面影响,他们只重视感受和直观的体会,而不愿意去 考虑外来文化对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没有进行“扬弃”,对“文化侵略”的形式警惕性不高4. 关注国防资讯,但参加国防社会实践活动自觉性较差国 防资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从关注媒体的层面上看,关注“体 育”的占35. 93%,关注“国防”的占21. 13%,关注“偶像”的占 20. 55%O这说明大学生对国防资讯是比较关注的,能从自身的角 度通过媒体了解国防的相关信息。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是国防 资讯来源于国防影视和国防刊物的,分别占50. 74%和27. 48%,而 国防网站的关注率比较低从国防实践的层面上看,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参加国防实践活动的主观愿望不太强烈,“比较想” 和“很想”加起来只有17. 57%二、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 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环境所呈现出的现实状况,一 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对某种客观存在的认识和判断自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没有明显的敌人,多数大学生看不到具体的威胁国 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建设的大局,经济效益 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焦点,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向 经济领域倾斜有的个别国防教育基地已经改装成盈利性、单一 的娱乐性场所,弱化或失去了国防教育的功能,有的逐步被娱乐 场所蚕食,这也影响了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巩固2•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处于对自身“有用”或“无用”以 及“有用”或“无用”程度大小的考虑,来确定国家利益是否是 最高利益,是否是个人利益结构排列中的最高利益随着改革开 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 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多数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 观、价值观,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对利益追求及社会对个 人正当利益的肯定,大学生价值取向中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对 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持消极态度,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的误区,造成了国防意识不同程度的弱化。
3.高校国防教育的不足首先,师资队伍薄弱近几年,随着 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军事师资队伍的质量、数量、结构已远远 不能满足现有大学生军训工作的需要,矛盾日益突出例如全国 157所试点高校中有教师编制的有109所,仅占试点高校总数的 69. 4%,这些高校共配备军事课教师488名,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 占0. 6%,副高级职称的占11.3%,中级职称的占46. 5%,初级职称 占27. 9%,尚未评定职称占13. 7%o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军事 理论课教师中高职称的比例相对偏低,而无职称上岗授课者的比 例又相对偏高其次,课程设置不够规范,教学形式单一高校国 防教育所设置的军事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课程设置不够规 范、不够系统有的高校对军事技能训练与军事理论教学没有合 理配置,多是“各自为战”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1•营造“爱军尚武”的社会风尚首先,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的舆论宣传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传播媒体的触角 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渠道其次, 发扬“爱军尚武”的优良传统,真正把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和 巩固置于良好的社会风尚之中把国防教育与征兵、双拥工作结 合起来,通过生动的案例或优秀的作品来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对国防的认识和理解。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军训工作质量一是在内容上要区分 层次,突出时代性增加军事高科技知识和信息化战争作战样式 的内容,使教学贴近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增强吸引力二是改进 教学方法要将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既要注重启发,用通 俗易懂、趣味性强的语言讲解内容,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争取良好教学效果三是在教学管理上要注重实效大学生军训 工作作为高校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将军事理论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纳入学生学籍管理体系3. 挖掘社会资源,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首先,发挥国防教 育基地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组织大学生参观 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和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纪念馆、 科技馆、文化宫等其次,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 些接触军人、了解军人的机会,能提高大学生爱军、拥军的自觉 性,增强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和支持国防建设的责任 感4. 占领网络阵地,拓展国防教育空间首先,高校要建立马克 思主义观点的国防站,突出覆盖面、信息量其次,要充分利用网 络传播速度快和交互式的特点,将国防理论、军事装备、国防法 规、国际安全局势等内容载到网上,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
同时 开展广泛的网上交流与讨论,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引导,及时 释疑解惑最后,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 监控,强化“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把正确的国防知识传递给 大学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