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题:2. 3. 1 水的组成.pdf
5页2.3.1 水的组成一、选择题1 .下列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A.水的净化 B.水的汽化C.水的电解 D.水的蒸储2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少量溶解的氧气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 :1D.电解水需要用直流电源3 .2 0 1 8 巴彦淖尔改编如图1 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B.左侧试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目前能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但成本高、效率低4 .小明在电解水时,测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略大于2 :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二、填空题5.如图2 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2)图中与a 管 相 连 的 是 电 源(填“正”或负”)极,电解水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o图 2(3)若 a 管收集到8 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 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 mL。
4)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6.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图 3(1)把水注入如图3 中甲所示的水电解装置中,接通直流电源,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检验b管 中 产 物 的 方 法 是(填“I ”“n”或“H I”)I .将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I I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I I I .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玻璃管尖嘴上方,慢慢打开活塞(3)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如果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的仪器c,在导管口 d 处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 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o【直击中考】2 0 1 8 北京电解水实验如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链接听7 例题方法点拨()图 4A.试管2中得到氢气B.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 :2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氧气1.c2.I)解析电解水所得到的氧气是由水分解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而非水中溶解的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C 解析观察图像可以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 :2,故左侧为氧气、右侧为氢气,a、b分别为电源的正极、负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用电解水的方法获得氢能,会消耗大量电能,成本高、效率低4.D5.(1)化学负 水 里 氢 气+氧气(或H z O -里-H2+0 i)(3)4(4)a、b两管内汇聚气体,气压变大,将水压入中间球形容器中6.(1)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a 管中的气体体积与b 管中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 :1 H(3)c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导管d 处有淡蓝色火焰占燃烧杯底部附着小水珠H2+02-H20 解析(2)b管中气体体积小于a 管中气体体积,说明b管中气体为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3)实验过程中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并除去气体中少量的水,然后点燃气体,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会在杯底凝结成小水珠直击中考D 解析可通过“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来记忆电解水时的生成物及其体积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