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学规范软式内镜的消毒与监测.docx
5页带着问题学规范:软式内镜的消毒与监测国家卫计委颁布的10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卫生行业标准于 2017 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您在学习这些新标准、新规范的过程中,都 有哪些困惑呢?在5月份杭州已经圆满闭幕的SIFIC2017全国感控年 会上,首发的《基层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 500问》一书,您是否 还没拥有?或者已经拥有的你,是否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带着问题学规范”《软式内镜的消毒与监测》问题一:软式内镜需达到何种消毒水平? ( P311)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 507- 2016答:根据斯伯尔丁分类法,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 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 高度危险性物品指进入人??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 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米用灭菌方法处理;中度危险性物品指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 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达到中等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 方法不同的软式内镜应根据斯伯尔丁分类法进行分类,进而选择 是消毒或灭菌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指出:进入人体无菌组 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应进行灭菌;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 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所以,软式内镜中的胃镜、肠镜、气管镜等直接与患者的消化道或呼 吸道黏膜直接接触,应采用高水平消毒;而有些软式内镜如胆道镜、 膀胱镜等因进入人体无菌腔室需要达到灭菌水平问题二、如何对内镜进行消毒质量监测? ( P318)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 507— 2016答:消化内镜应每季度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 式每次按25%勺比例抽检,内镜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全部监 测,多于5条的,每次检测数量应不少于5条检测方法:取清洗 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 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从 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送检 实验室检测建议采用滤膜过滤法,合格标准:菌落总数W 20CFU件问题三:胃镜和肠镜的清洗消毒槽及诊疗间可以共用吗? ( P321)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 507— 2016答: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不同系统(如呼吸道和消化道)软式内镜的清洗槽及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应分开 设置;不同系统内镜诊疗应分室进行 但并未强调不同部位(如上、 下消化道)内镜必须分槽清洗、不同部位(如上、下消化道)诊疗必须同室进行。
因此,胃镜和肠镜检查不用分清洗槽和诊疗间,但应 分时段进行复习考核题】一、单选题1. 消毒内镜的监测频率()A. 每月B.每季度C.半年D. 一年2. 消毒内镜的质量监测说法错误的是()A. 每季度监测一次B.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中和剂的洗脱液C.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中和剂的洗脱液D. 监测标准W 20cfu/ml3. 消毒内镜清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要求是()A. 保证细菌总数<10 CFU/100 mLB. 保证细菌总数<10 CFU/mLC. 保证细菌总数<20 CFU/mLD. 保证细菌总数<100 CFU/100mL4. 消毒内镜关于测漏的要求错误的是()A. 宜每次清洗前测漏B. 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 1次C. 每周测漏D. 需配置测漏设备5. 不可以用于消毒内镜的消毒剂()A.碘伏B.戊二醛C.邻苯二甲醛D.过氧乙酸二、判断题1. 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2. 胃镜、肠镜等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清洗槽、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可以共用()答案:一、单选题:1. B 2.B 3.A 4.C 5.A 二、判断题:1. V 2.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