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剖学笔记资料6.大脑.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清晨86****784
  • 文档编号:224160892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65M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大脑外形▪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纵裂:分隔左右半球▪胼胝体:大脑纵裂内连接两个半球的横行纤维构成⌒大脑横裂:大脑与小脑的位于水平位的裂隙▪沟、回:脑表面发育不均等发育较快隆起叫回(占皮质1/3),发育滞缓叫沟(占皮质2/3)▪任何人的大脑外形不同→可做法医学鉴定◆外侧面⌒中央沟:背外侧上缘中点向前下6cm的弯曲的沟⌒外侧沟(裂):从背外侧前端向后外上方,末端分叉⌒顶枕沟:从大脑半球后极向前下伸出短沟▪根据以上三个沟分为4个叶 ①额叶:中央沟以前,外侧沟以上颅前窝上面 ②顶叶:中央沟后方,外侧沟后半部上方,顶枕沟前上方,对着顶骨 ③枕叶:顶枕沟往前下距枕极6cm远距离以后 ④颞叶:外侧沟以下,顶枕沟前下部,颅中窝外侧部撑托▪岛叶:外侧沟深面▪颞横回:在外侧沟下壁(视觉中枢)①额叶⌒中央前沟:中央沟前方与中央沟平行⌒额上沟、额下沟:中央前沟以前,与额叶上缘平行▪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躯体运动中枢)▪额上回:额上沟以上▪额中回:额上下沟之间▪额下回:额下沟以下分为眶部(颅前窝眶板上面)、三角部、岛盖部②顶叶⌒中央后沟:中央沟后方与中央沟平行⌒顶内沟:中央后沟后方与顶叶上缘平行▪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感觉中枢)▪顶上小叶:顶内沟以上。

      ▪顶下小叶:顶内沟以下围绕在外侧沟末端的叫缘上回,围绕在颞上沟末端的叫角回,③颞叶⌒颞上沟、颞下沟:与外侧沟平行▪颞上回:颞上沟以上,外侧沟以下▪颞中回:颞上下沟之间▪颞下回:颞下沟以下◆内侧面⌒扣带沟:胼胝体上方,与大脑半球上缘平行⌒中央旁沟:扣带沟在中央沟前方发出分支 中央旁小叶⌒(边)缘支:扣带沟在中央沟后方发出分支 ⌒胼胝体沟:围绕在胼胝体上方⌒海马沟:胼胝体沟绕够胼胝体下部向前方伸展⌒距状沟:顶枕沟下方搭其中点处,与之垂直⌒侧副沟:海马沟下方,与海马沟平行⌒枕颞沟:侧副沟下方▪中央旁小叶:中央旁沟和缘支之间被中央沟分为前部(与中央前回相连:下肢运动) 后部(与中央后回相连:下肢感觉)▪扣带回:扣带沟与胼胝体沟之间与精神病有关▪楔叶:顶枕沟与距状沟之间(视觉中枢)▪楔前叶:楔叶以上▪舌回:楔叶以下(视觉中枢)▪海马旁回:海马沟与侧副沟之间前端肥大叫钩▪枕颞内侧回:侧副沟与枕颞沟之间▪枕颞外侧回:枕颞沟以下▪海马:海马旁回上面▪齿状回:海马与海马旁回之间◆底面⌒嗅沟:额叶下▪直回:嗅沟内侧⌒眶沟:H形,分为眶前回、眶后回、框内侧回、眶外侧回▪嗅球:嗅沟前方▪前穿质:上鼻甲和鼻中隔处的嗅黏膜内有嗅细胞发出15条嗅丝到达鸡冠上筛板上的筛孔进 入颅腔到嗅球发出嗅束,分叉为内外嗅纹,内外嗅纹之间叫前穿质,有血管穿过。

      二.皮质分类 古皮质:齿状回+海马 旧皮质:嗅脑 新皮质:96%以上3. ★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1. 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两侧都有 特点:①大脑皮质中最厚,4.5mm ②上下倒置,从下到上:头-上肢-躯干-下肢但头部是正立位的(眼鼻嘴) ③运动越精细,在皮质区域越大,与肌肉大小无关(手中的大拇指占比大) ④一侧运动中枢管理对侧上下肢,但与联合运动有关(呼吸肌、咽喉肌、咀嚼肌等) 受双侧管理2. 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 特点:①上下倒置 ②包括深浅感觉 ③灵敏度越大,皮质所占区域越大(手和舌) ④实体感觉:中央后回的后部3. 视觉中枢:楔叶+舌回=距状沟周围皮质4. 听觉中枢:颞横回5. 语言中枢:在优势半球有4个语言中枢 ①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损伤后造成感觉性失语听力正常,但听不懂别人的意 思,自己也说错话 ②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损伤后造成失读症视力正常,但看不懂文字符号 ③书写性语言中枢:额中回后部。

      损伤后造成失写症手部运动正常,但不能写字 ④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损伤后造成运动性失语症语言器官正常,但说不出话 注:⑴一般都为联合性失语 ⑵颈内动脉打麻药来判定是否为优势半球(但一般不用) ⑶儿童5岁前若优势半球受损,语言中枢到10岁左右能重建 儿童10岁后受损,不能重建 ⑷优势半球:从事语言文字符号等的特化管理区,管理逻辑思维、分析运算、理解能 力、运用技巧等 非优势半球:从事音乐美术空间感觉形象思维,决定想象力创造力6. 记忆中枢:海马+颞叶前面储存终身记忆四:基底核1. 尾状核:环绕在背侧丘脑上,呈弓状分为头体尾三个部分2. 豆状核:与尾状核头相连,在背侧丘脑外侧呈双凸透镜状分内外两侧,其中有2个内髓 板将豆状核分为:外侧1/3叫壳,内侧2/3叫苍白球3. 屏状核:在豆状核的外侧,呈屏风状,正对岛叶4. 杏仁体:与尾状核尾连接,在钩里5. 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 新纹状体:尾状核+壳病变→舞蹈病:上肢头面部的不自主运动,手足徐动 旧纹状体:苍白球。

      病变在于纹状体本身和黑质的多巴胺减少,表现为震颤麻痹----------------------------------------------------------------------------------------------------------------------二.大脑内的白质1.联络系:一侧半球内回和回、叶和叶神经纤维联系 •叶与叶(长纤维联系) 背侧面:①上纵束:连接额顶枕叶 ②钩束:连接额顶颞叶 内侧面:①扣带索:连接额顶枕叶 ②下纵束:连接颞枕叶 •回与回(短纤维联系) 弓状纤维:如:连接中央旁小叶前后部(U字型) 2. 连合系:两侧半球皮质之间的纤维构成 ①胼胝体:两侧半球之间的横行纤维联系分为嘴、膝、干、压部 ②前连合:两侧嗅纹和颞叶之间有纤维联系 ③穹隆连合:海马后部离开海马的纤维叫海马伞,海马伞向后成穹隆脚-穹隆体-穹隆柱(跨 室间孔)-乳头体在穹隆脚和穹隆体相移行的部位一侧穹隆脚发出纤维到达 对侧,和对侧来的纤维形成交叉,叫穹隆连合,连接两侧海马。

      临床:海马病变 ①产生癫痫性抽搐 ②导致癫痫小发作 ③影响记忆 ④切除海马→近期记忆消失,新的记忆只保存数秒钟3. 投射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的纤维•大脑基底核水平切面:侧脑室前角、尾状核头、壳与苍白球、屏状核、背侧丘脑、尾状核尾、岛叶、颞横回、颞上回★内囊:尾状核、背侧丘脑、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带,由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下降的、上升 的、往返的神经纤维通过的地方呈横直的、尖对尖的V字形 •分为三个部分 内囊前角(肢):尾状与豆状核之间内囊膝:前后角之间通过皮质核束内囊后角(肢):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有 ①丘脑中央辐射:脊髓丘系、内侧丘系、三叉丘系止于丘脑腹后内外侧核,核发出 丘脑中央辐射 ②皮质脊髓束:管理上肢-躯干-下肢 ③视辐射:到达楔叶+舌回 ④听辐射:到达颞横回临床:内囊后肢受损→三偏综合征①受损→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②受损→对侧上下肢瘫痪 ③受损→对侧同向视野偏盲◆视野成像:颞侧半不交叉,鼻侧半交叉都到达视交叉。

      一侧眼球看到的视野向双侧传导 胼胝体将一侧信息传导到另一侧◆边缘系统:大脑皮质古老的皮质区域和它有联系的皮质下结构(杏仁核+隔核+下丘脑核+缰核+丘脑前核群+乳头体+部分基底核+部分中脑核团)•功能上有密切联系的皮质区和神经核团系统功能命名为:情感脑+内脏脑 功能:①个体生存:觅食+种族生存:生殖行为 ②内脏活动调节 ③情绪活动调节 ④记忆•★形成内外2个皮质环形区 ①外环: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旁回+钩 ②内环:海马+穹隆+隔区+终板旁回•边缘叶:外环+海马+齿状回加上皮质下结构就是边缘系统•损害后导致:情绪症状、记忆丧失、意识障碍、智能减退、行为异常、嗅味视觉出现幻觉•★情感学习记忆有个环路:海马→穹隆→乳头体→乳头体丘脑束→丘脑前核群→扣带回 ↑←←←←←←←←←←←←←←←←←←←←←←←↓★总结:一:感觉传导路(3级神经元)①躯干四肢的深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深感觉感受器→Ⅰ脊神经节→后外侧沟后根内侧部→脊髓→薄束楔束→Ⅱ延髓后薄束核楔束核→(麻花状往上)内弓状纤维→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Ⅲ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旁中央小叶后部②躯干四肢的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皮质和黏膜的浅感觉感受器→Ⅰ脊神经节→后根外侧部→上1-2节段→升脊髓后角固有核→脊髓丘脑侧束(交叉)、脊髓丘脑前束(双侧)→脊髓丘系(内侧丘系的外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旁中央小叶后部注:脑干内: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一个受损往往累及另一个。

      Q:深感觉障碍比浅感觉障碍维持的持久明显? A:脊髓丘脑前束受双侧管理③颜面部浅感觉传导路:•三叉神经节: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 眼神经(眶上裂)→眼裂以上皮肤 上颌神经(圆孔)→眼裂口裂之间的皮肤 下颌神经(软圆孔)→口裂以下皮肤○颜面部皮肤浅感觉→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根→脑桥结合臂入脑→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越过中线→三叉丘系(内侧丘系后面)→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三叉神经脊束核:上中下三份 ①上份:以口为中心内环的痛温觉 ②中份:中环的痛温觉 ③下份:外环的痛温觉④听觉传导路:○螺旋器→蜗神经节(内耳蜗轴内)→内耳门入颅→延桥沟入脑→脑桥蜗神经核→穿同侧内侧丘系组成斜方体→到达对侧和部分同侧来的蜗神经核发出纤维组成外侧丘系上升→止于内侧膝状体→听辐射→内囊后肢→颞横回⑤视觉传导路:•视野:两眼向前平视所能看见的所有视野,两眼视野有重叠区。

      •由于眼球折光装置的作用:颞侧半视野→鼻侧半视网膜•视网膜3层功能细胞:神经传导方向: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光线传导方向相反双极细胞周围突到达视锥视杆细胞,中枢突到达节细胞节细胞中枢突向后在眼球后极聚集成圆盘状的视乳头视乳头穿巩膜筛板组成视神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